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5)
2023(8343)
2022(6696)
2021(6171)
2020(5260)
2019(11668)
2018(11408)
2017(22065)
2016(11828)
2015(13201)
2014(12989)
2013(12965)
2012(11472)
2011(9668)
2010(10027)
2009(9789)
2008(10410)
2007(9751)
2006(8788)
2005(8442)
作者
(32050)
(26699)
(26596)
(24872)
(17309)
(12477)
(12129)
(10122)
(10021)
(9881)
(9051)
(9018)
(8895)
(8330)
(8319)
(8031)
(7914)
(7800)
(7725)
(7681)
(6510)
(6476)
(6445)
(6277)
(6077)
(6068)
(5889)
(5789)
(5235)
(5182)
学科
(76642)
(74022)
企业(74022)
管理(62130)
(50428)
经济(50363)
业经(25146)
(24397)
方法(21611)
(21104)
财务(21083)
财务管理(21060)
企业财务(20003)
(19061)
(18407)
技术(14792)
农业(14689)
(14592)
银行(14592)
数学(13800)
数学方法(13746)
(13543)
(13522)
(12939)
经营(12386)
企业经济(12213)
理论(11588)
(11256)
(11231)
体制(10311)
机构
学院(168172)
大学(160101)
管理(75696)
(71678)
经济(70236)
理学(62336)
理学院(61850)
管理学(61435)
管理学院(61081)
中国(46293)
研究(44804)
(38797)
(33485)
财经(29197)
(28651)
(26420)
(26018)
科学(23580)
(22849)
商学(22848)
中心(22739)
商学院(22652)
(21641)
财经大学(21394)
北京(20909)
业大(20672)
(20575)
农业(20217)
经济学(20080)
银行(19878)
基金
项目(98417)
科学(79648)
研究(76105)
基金(72195)
(59958)
国家(59305)
科学基金(54478)
社会(49334)
社会科(46911)
社会科学(46894)
(40194)
基金项目(38420)
自然(34783)
自然科(34028)
自然科学(34022)
教育(33918)
自然科学基金(33509)
编号(31246)
(30972)
资助(28849)
(28715)
(24499)
成果(23377)
创新(21805)
(21479)
(21229)
重点(21067)
(20754)
课题(20380)
(20088)
期刊
(90377)
经济(90377)
研究(50930)
(37390)
管理(36685)
中国(34504)
(28761)
金融(28761)
(25185)
科学(19109)
技术(17648)
业经(17425)
农业(16466)
学报(16105)
财经(15421)
大学(13824)
(13291)
学学(13286)
财会(13174)
(12840)
经济研究(12796)
教育(11819)
会计(11496)
技术经济(11340)
问题(10649)
现代(10636)
商业(9336)
通讯(9006)
会通(8986)
世界(8926)
共检索到273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石阳  王明涛  李莎姗  
本文根据中国市场制度环境,以发审委审核通过率指标测度投行声誉,利用2009—2011年中小板与创业板IPO企业的数据,研究了投行声誉、PE背景对于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行声誉与PE机构入股比例均能抑制IPO企业盈余管理;PE背景对投行声誉抑制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具有一定替代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强化发审委对于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审核,不但能够直接提升企业质量,还有助于促进投行与PE机构进一步抑制企业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雅男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盈利预测报告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回归法实证考察了盈余管理对盈余意外信号的干扰,并研究了企业声誉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38.5%的样本存在盈余意外信号干扰,即正盈余意外未被解读为利好信号,负盈余意外未被解读为利空信号;盈余管理会对盈余意外信号产生干扰,但是干扰效应只存在于正盈余意外样本组中;企业声誉能够缓解盈余管理对盈余意外信号的干扰,但是缓解作用只存在于正盈余意外样本组中。本文的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会降低分析师盈利预测报告的有效性,这为监管部门出台规制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兰  李思奇  
重大盈余意外是妨碍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不正常现象,而企业声誉机制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管理层应重视企业声誉的构建和声誉机制的运用。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声誉与重大盈余意外发生可能性的关系,及其对重大盈余意外发生时市场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声誉越高发生重大盈余意外的可能性越小;具有高声誉的企业在发生重大正向盈余意外时将引起更加积极的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剑明  
本文选择沪深两市2000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CEO、CFO背景特征相似性对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EO、CFO在任职时间景特征上的相似性对企业盈余管理产生正向影响,教育水平上的相似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CEO、CFO在盈余管理活动决策过程中的合作关系,但这种影响受到管理者风险规避心理的影响而更多的表现在负向盈余管理方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万  林冰儿  郭思圻  
文章选取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基于声誉理论视角,研究CFO兼任董秘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CFO兼任董秘受声誉的激励约束会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而真实盈余管理不受CFO兼任董秘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CFO兼任董秘和董事强化了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与国有企业相比,CFO兼任董秘在非国有企业中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董事会规模越大,CFO兼任董秘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越弱。可见,我国资本市场应鼓励CFO兼任董秘的治理架构,并提高CFO及董秘在董事会中的地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俊杰  曹国华  
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CEO声誉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CEO声誉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机制,CEO声誉越高,其进行盈余管理的概率也越高;其次,以2007~2013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并验证了CEO声誉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正向影响机制,CEO声誉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也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盈余管理则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消极的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祺  胡国强  
绿色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绿色创新企业短期内却承担着投资者盈余预期偏低的压力,亟须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将创新质量及其盈利性及时、可靠地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以2010—2017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绿色创新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及其声誉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绿色创新的高成本和外部性降低了分析师对主营业务收入和每股盈利的预期,导致资本市场短期内的消极反应,从而降低了盈余信息含量;相比于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绿色发明专利的企业盈余信息含量更低;良好的声誉能够弱化这种消极反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声誉的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有效;绿色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可持续性。研究结论表明,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态度较为消极,利用企业声誉评价机制缓解资本市场对绿色创新成本的负面情绪有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上述经验证据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激励企业绿色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玉聪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渐深刻。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企业融资仍然主要依靠传统商业银行,导致在资本稀缺的背景下亟待资本抒困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本文就当前的资本市场现状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现实、财务状况的分析得出了中小企业应当更加倾向于选择PE/VC作为融资渠道的观点,介绍了风险投资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探索了企业应当通过什么样的信息披露从而更好地获得融资、维护资本市场效率以及在持续融资博弈下的声誉机制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聂建平  
选取我国2009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的172家样本企业为对象,研究其在我国控制大气污染的相关措施不断出台的背景下,是否会为规避政治成本而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结果发现:我国重污染企业会因为政治成本进行向下的真实盈余管理;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难以获取政府补贴,政治成本更高,向下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聂建平  
选取我国2009~2015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的172家样本企业为对象,研究其在我国控制大气污染的相关措施不断出台的背景下,是否会为规避政治成本而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结果发现:我国重污染企业会因为政治成本进行向下的真实盈余管理;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难以获取政府补贴,政治成本更高,向下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珞涵  郑建明  
文献研究表明,PE入股是企业盈余管理重要触发因素。本文选取了中国40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PE入股、背景、声誉、减持等变量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IPO前,PE入股会增加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额度,对应计盈余管理却没有显著影响。同样的,长期PE及PE声誉变量对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有显著作用,但这一作用在应计盈余管理上未能体现;IPO后,PE入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再显著,但长期PE与PE声誉变量仍然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晋均  
一、引言2010年12月2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10]25号)》(以下简称"25号文"),25号文中规定:"要正确对因发行权益性证券而发生的有关费用进行会计处理。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包括作为企业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交易费用,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进行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朱雅萍  
本文以20082014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202家有风险投资参与的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及其背景异质性对被投资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检验表明,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及向企业派出董事比例对风险企业IPO前盈余管理无显著影响,但是向风险企业派出专业董事比例与IPO前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区分不同背景风险投资的研究发现,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向企业派出董事、专业董事及其持股比例有助于减轻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程度,但是上述研究结果并未出现在独立背景风险投资和企业背景风险投资中。尽管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月明  孙宝庆  
本文研究了IPO定价制度的变迁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IPO过程中都存在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政化定价阶段相比于市场化定价阶段首发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同时发现IPO定价制度由行政化定价方式向市场化定价方式的转变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都起到了约束作用,但对非国有企业的约束效果更明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晶  
注册制下跟投制度是否能降低承销商机会主义行为、抑制IPO企业盈余管理,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以2019—2022年科创板和创业板实施跟投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跟投制度对IPO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并考察了承销费用在跟投制度对盈余管理抑制作用中的影响。研究发现,承销商跟投比例与IPO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但承销费用的提高削弱了跟投制度对IPO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此外,跟投制度对承销商市场份额较低、审计师声誉较高和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IPO企业上市前盈余管理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结论为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