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9)
- 2023(10293)
- 2022(8503)
- 2021(7783)
- 2020(6531)
- 2019(14908)
- 2018(14122)
- 2017(27445)
- 2016(14748)
- 2015(16598)
- 2014(16439)
- 2013(16064)
- 2012(15168)
- 2011(13620)
- 2010(14151)
- 2009(13843)
- 2008(13226)
- 2007(12128)
- 2006(10965)
- 2005(10313)
- 学科
- 济(59490)
- 经济(59386)
- 管理(48021)
- 业(46302)
- 企(40080)
- 企业(40080)
- 融(28748)
- 金融(28745)
- 银(26027)
- 银行(26005)
- 行(25204)
- 方法(24330)
- 中国(22867)
- 财(21722)
- 数学(21059)
- 制(20886)
- 数学方法(20802)
- 农(15374)
- 业经(14538)
- 务(14469)
- 财务(14437)
- 财务管理(14408)
- 企业财务(13846)
- 体(13421)
- 贸(12909)
- 贸易(12895)
- 易(12494)
- 学(12098)
- 地方(11682)
- 体制(11573)
- 机构
- 大学(218493)
- 学院(214755)
- 济(95340)
- 经济(93432)
- 管理(79948)
- 研究(75764)
- 理学(67789)
- 理学院(67009)
- 管理学(65974)
- 中国(65596)
- 管理学院(65547)
- 财(50427)
- 京(45529)
- 科学(41185)
- 财经(39224)
- 所(38057)
- 中心(36361)
- 经(35606)
- 研究所(33937)
- 农(33550)
- 江(33213)
- 经济学(31731)
- 财经大学(29597)
- 北京(28927)
- 经济学院(28587)
- 业大(28060)
- 院(27074)
- 州(26484)
- 范(26276)
- 农业(26165)
- 基金
- 项目(137362)
- 科学(109462)
- 基金(103076)
- 研究(101251)
- 家(89440)
- 国家(88740)
- 科学基金(76281)
- 社会(67193)
- 社会科(63928)
- 社会科学(63910)
- 基金项目(53401)
- 省(51073)
- 自然(47771)
- 自然科(46736)
- 自然科学(46723)
- 教育(46395)
- 自然科学基金(45958)
- 划(43731)
- 资助(42832)
- 编号(38978)
- 成果(33807)
- 部(32219)
- 重点(31445)
- 制(31376)
- 创(29268)
- 发(29149)
- 国家社会(28983)
- 教育部(28334)
- 课题(27601)
- 创新(27583)
共检索到342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白云霞 邱穆青 李伟
资产期限与融资期限相匹配是公司金融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依赖于大规模投资,而金融系统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试图研究微观企业在中国滞后的金融系统下如何解决长期投资的资金问题,从而在总量上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于中国与美国的比较,本文发现,中国的长期投资速度高于美国,而中国金融市场提供的长期融资却较少,期限也更短,且大部分流向了资产期限较长的领域,导致中国在宏观上呈现严重的用短期融资支持长期投资的期限错配现象。以1998—2013年中美两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中国在企业层面同样存在期限错配问题,而且国有企业更为严重。进一步地,本文考察了中国企业期限错配与金融制度之间...
关键词:
期限错配 金融制度 长期融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孙凤娥
利用2010~2016年沪深交易所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制度缺陷和管理者非理性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度缺陷和管理者非理性(包括过度自信和羊群行为)均加剧了期限错配,但两者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不同,制度缺陷主要影响高融资约束企业的期限错配,管理者非理性主要影响低融资约束企业的期限错配。进一步研究表明,直接融资市场的完善能有效缓解由制度缺陷所导致的期限错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显著抑制由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的期限错配,而管理层权利的约束能有效遏制期限错配羊群行为。经过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保持不变。据此,建议秉承分类治理的思路,改善金融制度环境,适当降低直接融资门槛,抑制管理者非理性行为,解决期限错配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吉克作洛 张友棠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1~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会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短期信贷本期增量在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加剧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燕 赵增耀
投资环境作为FDI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是近几年FDI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在FDI的全球跨国经营活动中,其对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避免地受到东道国金融环境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市场因素对于FDI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中美两国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由于资本积累效应,FDI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对比美国而言,中国的金融市场未能有效发挥FDI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美国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FDI 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 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宏 贾秀彦 吴君凤
我国大部分企业面临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是我国实务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选取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越低,且该关系对于非国有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企业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信息与沟通对于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发挥决定性作用,内部控制通过改善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其投融资期限错配。从经济后果来看,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可以缓解投融资期限错配对企业业绩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熊家财 杨来峰
以地方设立城市商业银行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城商行为代表的地方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相比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地方金融发展对非国企和中小企业短贷长投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地方金融发展通过增加企业信贷可得性、降低贷款担保要求、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抑制企业的短贷长投。进一步分析表明,地方金融发展所缓解的短贷长投有助于提升企业业绩、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困境成本。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淑萍 韩贤 陈曦
以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有效抑制短贷长投,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获取长期资金面临的融资约束、抑制过度投资从而抑制企业短贷长投;数字金融覆盖的广度和使用深度均对企业短贷长投产生了缓解效应,而数字化程度的影响效应不显著。进一步从金融监管强度、银行业竞争、企业规模和企业技术特质视角探讨数字金融对企业短贷长投发挥效应的适用条件,结果显示,强金融监管是数字金融对企业短贷长投发挥抑制作用的重要基础;当银行业竞争激烈时,数字金融抑制企业短贷长投的效应更加显著;数字金融对小型企业和高技术行业企业短贷长投的抑制作用更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数字金融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不足,体现出较强的普惠特征。从数字金融视角探究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因素,丰富了数字金融微观视角经济后果的研究,同时也为我国规范发展数字金融、鼓励银行适度竞争、引导企业合理投融资决策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曲绍卫 韩晨光
本文立足于金融危机时期中美两国大学投融资能力依存度方面的分析,通过美国两所大学和我国两所大学投融资能力的比较,对我国大学的投融资能力现有结构现状的剖析,透析美国优秀大学投融资的价值判断、路径和方式的抉择,从而对我国大学的投融资能力做出一个现实而合理的评价,并从中反观我国大学投融资能力的缺失,为今后提升我国大学的投融资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 投融资能力 依存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琳 连怡臻
本文选取沪深A股923家上市企业2010—2017年的相关数据,在设定投资效率模型的基础上,实证探讨股票流动性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以及企业内部治理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关系。结果显示:提升企业的股票流动性能够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程度;股票流动性的提升同样能够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股票流动性可以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影响到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但企业内部控制并不是股票流动性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完全中介,股票流动性还能够直接或通过其他一些途径影响到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
关键词:
股票流动性 内部控制 投融资期限错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振 张萍 吴莹
美国退出QE会对其自身的金融市场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国际传导机制势必也会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动态影响。根据FAVAR模型的模拟分析可知,美国退出QE之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在短期内会受到抑制,但债券收益率的大幅上涨和美元的升值都将提高其对国际短期资本的吸引力。对于中国而言,股票市场在短期内将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但长期负面影响将趋于消失;房地产市场会在初期受到抑制,但不会大幅下跌;人民币汇率会上升且外汇储备会出现小幅减少,但人民币中长期贬值空间有限且双边波动加剧;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受到的冲击则不显著。因此,在短期内中国应该密切关注QE退出的影响,灵活地进行货币政策调节并加强流动性管理,在长期内中国则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欣 郭淑娟 常京萍
数字经济领航经济增长,而企业投融资期限匹配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微观保障。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优化信息环境并抑制金融错配,进而降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非产融结合企业以及非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而言,数字经济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效应更明显;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能强化该治理作用。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下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缓解能够降低财务风险并提升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风险防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辉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建立更加有效和多元的养老产品、工具和手段,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政策储备和选项。我国建设个人养老金制度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有效激发居民积极性以便在较短时间内动员起充足的养老专项储蓄,形成雄厚的养老财富储备。美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能够为我国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俊峰 刘惟煌 钟亚良
理论界对民间融资市场的关注,基本定性于“民间融资活动是金融制度缺陷下对正规金融的替代和补充”。本文研究得出另一视角结论,即金融制度缺陷对民间融资的派生现象是浅表性的,民间融资与金融制度的关联仅仅是部分相关,而作为无可替代的要素市场内生性特征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金融制度约束只能局部抑制其作用边界,但无法完全控制其命脉。
关键词:
民间融资 金融制度 内生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信东 巴雯新
投融资期限错配不仅阻碍了企业健康发展,还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实施、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均会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融资融券制度和融资交易通过提高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促进企业金融化行为加剧了投融资期限错配,融券交易通过提高企业融资约束加剧了投融资期限错配。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融券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企业中更突出。经济后果检验表明,融资融券通过加剧投融资期限错配降低了企业绩效,提高了企业财务和经营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