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0)
2023(9263)
2022(7324)
2021(6589)
2020(5742)
2019(12590)
2018(12165)
2017(24359)
2016(12415)
2015(13619)
2014(13342)
2013(13388)
2012(12061)
2011(10424)
2010(10881)
2009(11000)
2008(10505)
2007(9699)
2006(8557)
2005(8374)
作者
(33496)
(27519)
(27481)
(25888)
(17902)
(13144)
(12659)
(10673)
(10456)
(10083)
(9406)
(9398)
(9050)
(8743)
(8585)
(8487)
(8252)
(8172)
(7709)
(7632)
(6871)
(6606)
(6559)
(6360)
(6222)
(6199)
(6161)
(6100)
(5369)
(5281)
学科
(77023)
(71764)
企业(71764)
(57792)
经济(57721)
管理(54492)
(27428)
金融(27428)
业经(26377)
方法(25772)
(25321)
银行(25321)
(24441)
(24371)
(20517)
财务(20505)
财务管理(20483)
(20380)
中国(20214)
企业财务(19480)
数学(18483)
数学方法(18419)
(18291)
农业(15820)
技术(14899)
(13297)
(12730)
理论(12430)
企业经济(11948)
体制(11748)
机构
学院(180000)
大学(172014)
(83816)
经济(82403)
管理(78078)
理学(65552)
理学院(65116)
管理学(64613)
管理学院(64283)
中国(53829)
研究(48796)
(45404)
财经(35270)
(34089)
(31990)
(27878)
财经大学(26244)
经济学(26094)
中心(25874)
(25825)
(25019)
金融(24516)
商学(24206)
(24105)
商学院(24015)
经济学院(23812)
科学(23502)
银行(23166)
(22966)
(22823)
基金
项目(107559)
科学(87741)
研究(82809)
基金(81352)
(67065)
国家(66363)
科学基金(61065)
社会(56585)
社会科(53869)
社会科学(53856)
(42787)
基金项目(42666)
自然(37664)
自然科(36876)
自然科学(36870)
自然科学基金(36343)
教育(35881)
资助(33428)
(33141)
编号(32625)
(29742)
(26818)
成果(24821)
(24204)
(24143)
创新(24045)
国家社会(23628)
重点(23150)
(23081)
(22710)
期刊
(95634)
经济(95634)
研究(57410)
(41713)
金融(41713)
(39970)
管理(34709)
中国(33805)
(25372)
科学(19044)
财经(18708)
业经(17354)
技术(16879)
学报(16415)
农业(16362)
(15903)
经济研究(14690)
大学(14379)
学学(14275)
财会(12655)
技术经济(12017)
问题(11508)
(10945)
现代(10481)
会计(9955)
商业(9529)
(9382)
世界(9375)
理论(9243)
国际(8868)
共检索到284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馨月  郝涛  
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债券违约的现状,结合期限匹配理论的基本原理,以2015—2020年中国债券市场公开发行债券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投融资期限错配对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运用"投资—短期借款"敏感性模型,分组检验了债券违约企业和债券非违约企业"短贷长投"这种投融资期限错配现象,这种现象在债券违约企业中表现得更显著。其次,利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投融资期限错配与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投融资期限错配会增加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可能。再次,利用二分类别变量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得出,投融资期限错配会通过加剧流动性风险而增大企业债券违约风险。最后,通过分组回归分析表明,当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程度和企业内部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较高时,投融资期限错配对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更显著。据此,应秉承分类治理的思路,不仅要改善当前的金融投资环境,还要加强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罗小伟  梁晨  
本文从债券违约的数量规模、行业分布、地域分布、企业属性、债券品种及违约率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特征趋势,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及其所呈现出来的融资特点,探讨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后的五种处置方式,认为我国债券违约风险处置机制还不完善,缺少独立法律制度、处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健全、对发行人缺乏硬性约束,影响了违约债券的整体兑付水平,投资人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建议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债券违约发生率、优化发行人融资结构、建立债券违约的市场化处置机制,以降低债券违约风险,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慧  别晓彬  
一、引言2011年4月,由恒丰银行担任主承销商,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海龙")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金额4亿元、期限1年、票面利率5.8%"的短期融资券"11海龙CP01"。当时,证券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对山东海龙的主体评级为A+级,对"11海龙CP01"的债券评级为A-1。当月,山东海龙即相继发布了2010年报业绩预亏、违规担保等公告;接下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财务状况恶化,山东海龙濒临破产。联合资信将其信用评级频频降级以警示风险,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公司的主体评级由A+被降至CCC级,债券评级也被降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继德  翟颖  
光伏行业供求失衡,产能过剩,成为债券违约的"重灾区"。本文介绍了超日太阳发行的"11超日债"违约全过程,对其因偿债能力不足,年收入下降、盈利能力差,盲目扩建、大肆海外投资,应收账款问题突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导致违约展开了具体分析,并从企业层面提出防范债券违约风险,应在事前建立健全企业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设立债券融资预算和偿债基金制度,事中自助协商修改债务条件、发挥企业债券担保机制的作用、建立企业债券保险制度,事后开发新市场区域、创新业务模式、开发新应用产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继德  翟颖  
光伏行业供求失衡,产能过剩,成为债券违约的"重灾区"。本文介绍了超日太阳发行的"11超日债"违约全过程,对其因偿债能力不足,年收入下降、盈利能力差,盲目扩建、大肆海外投资,应收账款问题突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导致违约展开了具体分析,并从企业层面提出防范债券违约风险,应在事前建立健全企业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设立债券融资预算和偿债基金制度,事中自助协商修改债务条件、发挥企业债券担保机制的作用、建立企业债券保险制度,事后开发新市场区域、创新业务模式、开发新应用产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艳丽  向有涛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债券市场不断发展,债券违约等风险事件频发。本文以上市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为研究样本,基于债券发行主体是否发生违约作为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变量,搭建了基于GWO-XGBoost的债券违约风险组合预警模型。通过引入多个基准模型和预测性能评估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其他方法相比,GWO-XGBoost模型具有更加优异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预测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意义,能够为金融部门防范和应对债券违约风险提供可操作性的应用方法。(2)Shapley值法可以展示不同特征变量对债券违约风险的贡献度,同时阈值效应的发现有利于提高对债券市场违约风险进行宏观审慎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田金华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零起步,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期刊] 征信  [作者] 贾婧  
以2017年上半年违约债券的债务主体为样本研究发现,违约主体的资产负债率并未长期高于行业均值。进一步研究发现,违约主体的短期负债增加额远高于当年长期负债增加额,存在显著的短贷长投融资错配现象。而融资错配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放大了偿债风险、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是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之一。融资错配会给企业带来违约信用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思阳  王明吉  
自2014年起我国债券市场陆续出现债券违约事件,2016年更有多家大型企业连续爆出违约,涉及数额巨大,在整个债券市场当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此次债券违约不同于以往的违约事件,国民经济处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违约涉及企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行业与产能过剩的周期性行业;加上我国债券市场越来越市场化,政府刚兑已经被打破。本文主要分析近期出现债券违约的原因,并对以往解决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应对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思阳  王明吉  
自2014年起我国债券市场陆续出现债券违约事件,2016年更有多家大型企业连续爆出违约,涉及数额巨大,在整个债券市场当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此次债券违约不同于以往的违约事件,国民经济处在经济新常态时期,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违约涉及企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行业与产能过剩的周期性行业;加上我国债券市场越来越市场化,政府刚兑已经被打破。本文主要分析近期出现债券违约的原因,并对以往解决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应对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庭强  施添文  王磊  戴斌  
在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和银企间业务关联愈加密切的背景下,银企关联网络成为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主要传播渠道。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和理论推演方式,剖析银企关联网络结构及其特征,并从流动性传导和信息传递两个视角探究企业债券违约风险的传染渠道与传染机制。研究发现:银企关联网络具有的多元异构特征、核心—外围特征以及小世界特征,是企业债券违约风险传染的内在条件;流动性渠道是企业债券违约风险传染的主要途径,信息传递渠道则拓宽了传染途径且形成了新的传染分支。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建华  张颖  王新军  
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企业债券违约风险自々判断。利用信息噪声的偏倚性捕获财务报告信息中对资产价值的故意扭曲,推导了信息偏误下资产价值的条件分布、违约概率和信用价差的解析表达式.数值分析表明当资产价值遭到不同方向的扭曲时,信息噪声与违约概率会表现出不同的变动关系。实证检验表明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刻画财务信息扭曲造成的债券违约风险和信用价差的变化规律。该模型为理解债券违约风险和财务报告信息扭曲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发,可以帮助债券投资者在信息披露问题比较严重的市场环境中评估违约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易卓睿  李振  
在信用事件“常态化”背景下,密切关注债券市场的风险传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债券违约背景下信用风险与流动性相互传导的现象。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信用债违约率与融资流动性风险正相关,与利率债的资产流动性负相关。广义基金会通过抛售利率债来降低资产流动性,而融资流动性风险在中小银行去杠杆中起到中介效应作用。第二,融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间存在相互传导的现象,融资流动性风险越高,利率债的资产流动性越低。第三,2017年严监管时期,表现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向信用风险的传导。第四,信用债的违约率与流动性分层指数正相关。流动性分层不仅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净融资额,扩大了产业债的信用利差,而且在民企和国企的债券市场产生了流动性迁移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铁强  
制度环境作为影响企业融资成本、投资者收益和风险的重要因素,成为各相关方融资期限选择的必要考虑。企业债券融资相较于信贷融资更加依赖公开信用评估和有效的投资者保护机制,考虑到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制度环境因素差异较大,制度环境的影响是否同样存在、其特点如何?本文利用2009-2015年30个省市企业发债数据探讨法律、政府治理等外部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债券融资期限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法律环境、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化水平和中介组织发育等制度因素与我国各地区企业发债期限呈显著负相关。这个特点与对我国银行贷款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铁强  
制度环境作为影响企业融资成本、投资者收益和风险的重要因素,成为各相关方融资期限选择的必要考虑。企业债券融资相较于信贷融资更加依赖公开信用评估和有效的投资者保护机制,考虑到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制度环境因素差异较大,制度环境的影响是否同样存在、其特点如何?本文利用2009-2015年30个省市企业发债数据探讨法律、政府治理等外部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债券融资期限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法律环境、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化水平和中介组织发育等制度因素与我国各地区企业发债期限呈显著负相关。这个特点与对我国银行贷款期限结果影响相同,与西方学者类似研究的结论相反,政府对企业提供直接支持和监管干预造成了我国企业发债期限结构的异化特征。该结论刻画了我国制度环境在企业债券融资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喻示着我国加强和完善市场经济相关法律建设对企业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