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7)
2023(10380)
2022(8652)
2021(7940)
2020(6722)
2019(14796)
2018(14537)
2017(27394)
2016(15141)
2015(17088)
2014(17158)
2013(16247)
2012(15172)
2011(13562)
2010(14104)
2009(13894)
2008(13026)
2007(12248)
2006(10923)
2005(10267)
作者
(42575)
(35302)
(35043)
(33711)
(22272)
(16832)
(16045)
(13567)
(13498)
(12850)
(12049)
(12028)
(11436)
(11373)
(11308)
(10928)
(10465)
(10427)
(10231)
(9999)
(9036)
(8612)
(8551)
(8116)
(8010)
(7967)
(7958)
(7788)
(7246)
(7138)
学科
(51330)
经济(51228)
管理(50718)
(43373)
(38230)
企业(38230)
(27141)
金融(27134)
(25102)
银行(25078)
(24273)
(23461)
中国(23171)
(20833)
方法(18103)
数学(14850)
数学方法(14612)
(14516)
(14501)
业经(13782)
(13658)
财务(13611)
财务管理(13573)
企业财务(12954)
地方(12563)
(11739)
理论(11315)
体制(11256)
中国金融(11148)
(9872)
机构
大学(207641)
学院(207630)
(82424)
经济(80329)
管理(73880)
研究(70454)
理学(61749)
中国(61676)
理学院(61079)
管理学(59951)
管理学院(59564)
(47878)
(44093)
科学(40352)
财经(35580)
(35488)
中心(35059)
(33850)
(33434)
(32049)
研究所(31345)
业大(27875)
北京(27751)
(27283)
经济学(26606)
财经大学(26324)
农业(26008)
(25869)
师范(25524)
(25485)
基金
项目(130784)
科学(102122)
研究(98991)
基金(93707)
(80666)
国家(79946)
科学基金(68192)
社会(62836)
社会科(59516)
社会科学(59504)
(52001)
基金项目(48312)
教育(46049)
(42972)
自然(41528)
自然科(40585)
自然科学(40573)
编号(40572)
自然科学基金(39840)
资助(38470)
成果(35990)
(30119)
重点(29872)
课题(29454)
(29156)
(27754)
(27697)
(26990)
国家社会(26227)
创新(26029)
期刊
(97542)
经济(97542)
研究(67278)
中国(51480)
(41123)
(37207)
金融(37207)
学报(33095)
(31962)
管理(29956)
科学(28464)
教育(26875)
大学(25862)
学学(24347)
农业(20133)
财经(18979)
技术(17735)
(16230)
经济研究(15185)
业经(14444)
问题(11946)
理论(10716)
(10582)
财会(10424)
(9910)
(9782)
会计(9743)
实践(9496)
(9496)
国际(9222)
共检索到339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承惠  林莉  
投融资体制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再定位张承惠林莉一、改革中的认识误区及其后果我国现有投融资体制还存在很大缺陷,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些误区,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认识误区之一:行政性分权可以造就高效率的投资主体。到目前为止,动作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一项改革就是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洪海  韩秉勤  刘晓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变迁(一)拨改贷改革。改革时段为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的核心是,针对扭转财政拨款无偿使用带来的投资效益低下,对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无偿拨款改为银行有息贷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曹桂全  
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引起广泛关注,不少研究者从投融资体制进行分析,但倾向于认为是常规性问题,并从规范和加强管理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本文通过对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成因、运行机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是体制性的,需要重新构建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比如明确地方政府举债权、区分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建立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和资本预算、逐步放弃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这样才能使地方政府规范融资、可持续融资,实现政府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发挥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提高投资效率,控制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家凯  岳桂宁  何晓晶  范祚军  唐振达  邓小莲  靳友雯  陈思源  刘汉富  吴则实  罗强  陈婉霞  何安妮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通过资源整合,投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在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及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地方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投融资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因此,深入剖析地方政府投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丁兆君  
与其他一般性公共服务相比,由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具有经济发展先导性以及对地方经济明显的拉动效应,地方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资金规模与增长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对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投入。而单纯依靠政府的"卖地"收入以及政府债务来维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是难以持续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凸显已然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本文在对部分地区的地方融资平台调研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地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利用"市场化"理念建立"双主体"的地方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体制的具体构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龙  包先建  谢荣见  
传统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既给地方政府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同时也带来了公共产品商品化问题。基于复式预算无可比拟的优势,该文从复式预算视角出发,利用公共产品理论分类城市基础设施,并将其纳入不同的政府预算:纯公共产品属性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纳入公共预算;私人产品属性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既可以推向市场,不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也可以将其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纳入专门预算——财政投融资预算。通过以上制度设计,期望科学地改革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同时也为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艾菊  刘兴祥  陶旭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丹丹  
中小企业由于难以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往往会选择寻求民间金融为其提供资金融通,但民间金融存在不规范现象,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中小企业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损害。本文通过论述市场失灵与有限政府间的关系,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晓兰  曾小春  廖凯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其主要职能是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供给难题要求实行分权型财政管理体制;通过财政分权确保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优先权和自主性,地方公债用于提供具有资本品性质的公共产品是合理而有效的;公共财政体制中必须包含以公共产品提供为目的、并受到民主机制约束的地方政府公债融资权。但鉴于国情,我国地方政府公债融资权目前须受中央监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萧楠  孙向东  
地方政府因利益的独立化而产生的投资冲动 ,促使其在投融资活动中表现出非理性行为 ,对国有银行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 ,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必须对投融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增加制度约束 ,矫正地方政府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宏  王琪  
各类国家级或地方设立的新区开发遇到的投融资环节阻力明显,地方政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还要及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变得十分艰难。其中原因除了政策趋紧之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架构和运行机制不够专业化和市场化是更重要原因。应从多个治理角度来改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区开发建设,包括地方政府在债务链条中的定位与职能边界治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的重新定位和治理结构调整,以及其他主体参与建设项目中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如何处理。在投融资方式创新方面,以PPP为内核的产业基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牛文安  江月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投资融资体系的发展,对培育市场、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预算约束的底线,影响了地方财政的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地方政府投融资是站在宏观角度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弥补市场的不足、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引导社会投融资方向和保持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地方政府的投融资不仅具有企业投融资活动的重要作用,还关系到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相对于各种不同途径的地方政府隐性及或有负债而言,市政债应是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市场化、阳光化的路径选择最近,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又引起了各方面关注,包括对地方政府是否面临财政悬崖问题的探讨,也给银行业风险管理、资本市场和监管层带来了很大挑战。2012年底,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展改革委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要求停止违规采用集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琳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更加突出。本文就分别从融资机制、投资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及监管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