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06)
2023(4618)
2022(4199)
2021(3831)
2020(3567)
2019(8517)
2018(8486)
2017(16949)
2016(9452)
2015(10962)
2014(11307)
2013(11458)
2012(10983)
2011(9964)
2010(10133)
2009(9607)
2008(9705)
2007(9112)
2006(7660)
2005(6877)
作者
(29055)
(24628)
(24438)
(23516)
(15438)
(11830)
(11390)
(9713)
(9041)
(8717)
(8255)
(8165)
(7985)
(7705)
(7695)
(7694)
(7684)
(7293)
(7107)
(7046)
(6219)
(6038)
(6028)
(5629)
(5608)
(5534)
(5492)
(5454)
(5027)
(4939)
学科
(42393)
经济(42355)
管理(25540)
(25375)
方法(22500)
数学(20286)
数学方法(20136)
(19582)
企业(19582)
(12077)
(10962)
中国(9684)
(8994)
(8481)
贸易(8479)
(8224)
地方(8008)
农业(7867)
业经(7621)
(7596)
(6727)
财务(6714)
财务管理(6691)
(6502)
(6346)
金融(6344)
(6256)
银行(6234)
企业财务(6224)
(5867)
机构
大学(144399)
学院(143011)
(59036)
经济(57746)
管理(53479)
研究(47447)
理学(45858)
理学院(45332)
管理学(44549)
管理学院(44279)
中国(36482)
(30275)
科学(30255)
(27922)
(27091)
(25445)
业大(23180)
研究所(23063)
中心(22650)
农业(22278)
(22039)
财经(21732)
(19606)
北京(19114)
经济学(18526)
(18316)
师范(18121)
(17318)
经济学院(16970)
(16451)
基金
项目(92005)
科学(70678)
研究(65983)
基金(65540)
(57175)
国家(56706)
科学基金(47260)
社会(40500)
社会科(38296)
社会科学(38280)
(36280)
基金项目(35041)
(30742)
自然(30704)
教育(30552)
自然科(29931)
自然科学(29919)
自然科学基金(29393)
编号(27621)
资助(27505)
成果(22915)
(20888)
重点(20805)
(19726)
课题(18737)
(18518)
科研(18143)
教育部(17520)
创新(17388)
计划(17338)
期刊
(63618)
经济(63618)
研究(39364)
中国(25627)
(24983)
学报(24515)
(22063)
科学(21067)
大学(17731)
学学(16769)
管理(16540)
农业(16492)
(13096)
金融(13096)
教育(12871)
技术(12165)
财经(11019)
业经(10586)
经济研究(9970)
(9352)
问题(9131)
(9066)
技术经济(7887)
理论(7753)
(7506)
(7483)
统计(7351)
实践(7110)
(7110)
商业(7085)
共检索到206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宿辉  
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是我国建设市场管理体制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工程担保的规定不尽相同,导致工程担保法律性质不明,适用法律困难。本文从法律视角对投标担保进行分析,认为我国投标担保包括了保证、质押和保证金三种模式,其中保证担保应该是我国工程担保的主导模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艳春  
可交换公司债券的持有人除可以向发行人(上市公司股东)请求还本付息外,也可以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发行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为控制违约风险,保障交易安全,保护债券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有关规则明确应将被用于交换的股票设定为本次发行的公司债券的担保物。但债权证券化和证券流动化过程中,先有担保安排、后有证券发行、再产生债权人(当事人)等特点,在担保权设立、实现等环节对传统担保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在初步分析代理质权、担保权信托、信托让与担保三种担保方式特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信托让与担保更契合可交换公司债券发行和交易的需求,并提出相关的立法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郜诗戎  
本文就建设工程投标担保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展开论述,并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剖析了投标担保的性质,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祥健  
让与担保的法律构造如何,直接关系到让与担保的内外效力。因此,要对让与担保进行立法,不能不先对其法律构造进行辨析。我国立法界一方面已开始了让与担保的立法活动,另一方面却未对让与担保的法律构造进行有力的论证,以至在让与担保效力的认定上出现偏差,从而不利于规范让与担保的立法活动。我们认为,从让与担保设定目的和让与担保发展趋势看,应将让与担保定性为“担保物权法律构造”。基于此,对其效力的规定,应当有别于“所有权法律构造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荣文  
让与担保,是一种以所有权让渡为形式特征的担保形式。担保权与所有权的重合以及设定人对担保物的使用收益构成让与担保的两个鲜明的特征。以平衡当事人各方利益,实现社会正义为目的,合乎法理地对这两个特征进行阐释便成为众多让与担保法律构成理论的追求。在设计让与担保的法律构成及以此为支点构建让与担保的法律制度时,应顺应让与担保担保物权化的发展趋势,将其规定为一种独立的担保物权,并根据让与担保的自身特征,兼顾形式与目的,以维系各方权益为杠杆,制定出一套简明、适用、灵活、公平的法律规则。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古小东  
独立担保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担保方式的不足与缺陷,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独立担保借鉴了信用证的运作机制,即独立性原则和欺诈例外原则,在运作机制良好的情形下,其能够实现债权人、担保人和债务人的“三方共赢”。提高经济效率和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要求,也使得大多数国家都认可了独立担保在国际和国内经济贸易中的效力。我国对独立担保在国际和国内的法律效力均应予以承认,并加强研究和立法规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旭红  
《物权法》第四编规定了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等三种担保物权,由于《物权法》本身规定了法律适用的多元化,如何准确界定适用法律就成为担保物权运用的首要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慧琴  
最高额抵押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项重要的抵押担保制度。但是实践中,由于银行自身操作不当,或者登记主管机关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最高额抵押登记手续,致使最高额抵押担保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对最高额抵押担保的认识及法律审查工作经验,拟从内外部因素分析最高额抵押担保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以期对最高额抵押担保法律风险的事先预防有所益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立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艳春  
融资融券交易的法律构造十分复杂,客户因买卖证券而借贷(融资融券),因借贷而担保,因担保而信托。针对融资融券交易的特点和需求,设计高效、便捷的、符合融资融券交易运行规律的担保制度,对于确保融资融券交易健康、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以法制创新适应市场创新,规定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规则,奠定了证券用交易制度的法律基础,确认了信托让与担保这一非典型的担保制度。本文分析了在融资融券交易中引入信托让与担保制度的必要性,并对担保方式确立、授信账户设置、信托行为主体的合法性等问题进行了论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谷红  
小额信贷担保基金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融资贷款的重要增信资源,其设立也是包容性金融体系构建的重要一环。本文介绍了小额信贷担保基金现有法律制度的框架,重点分析了担保基金的运作方式、风险防范与分担机制,进而指出现有法律制度存在相关主体法律责任缺失、基金运作与监管行政化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制定统一高位阶的法律法规、设立专业独立的运作与监管机构、提取适当风险准备金、发展再担保与再保险等创新设计等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忠奎  
当前各地试行的"三权"抵押融资担保业务,对缓解农业生产经营者融资难的困境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相关顶层设计的缺失应依赖物权法定缓和理论之应用予以填补。"三权"抵押融资担保业务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充分推行,则需要与其相关的法律激励体系之构建予以保障,并以农村内生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目标。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补贴、片面强调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在"三权"抵押融资中的作用,无益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经营者融资难的困境,而且与农村内生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相背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素丽  
我国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加以限制,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之一的土地承包收益权,其在被用来担保的时候也应该被限制。然而土地承包收益权可以视作农业经营主体的未来收益,应将其归属与"应收账款"。这样一来,土地承包收益权担保就可以以应收账款质权论处,具有法律效益。当下,我国很多地区都推出了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运用土地承包收益权来作为担保和抵押,这在法律层面存在一定风险,应遵从应收账款质权的有关法律要求,对其进行重新梳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春梅  
由于境外企业担保跨越了两个国家(或地区),必将同时面临两种不同法律体系的管辖,也因此增加了操作上的难度和法律上的风险,需要从业人员谨慎对待,以最大限度降低可能的业务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