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4)
2023(10614)
2022(8878)
2021(8194)
2020(7273)
2019(16552)
2018(15938)
2017(31810)
2016(17118)
2015(19088)
2014(19205)
2013(19226)
2012(18025)
2011(16215)
2010(16469)
2009(16020)
2008(15500)
2007(14184)
2006(12057)
2005(11110)
作者
(50010)
(41891)
(41548)
(39955)
(26629)
(20171)
(19431)
(16255)
(15803)
(14965)
(14181)
(14034)
(13286)
(13198)
(13183)
(13072)
(12831)
(12299)
(12232)
(11912)
(10349)
(10227)
(10205)
(9618)
(9496)
(9440)
(9363)
(9240)
(8506)
(8423)
学科
(69594)
经济(69522)
(53215)
管理(48111)
(41966)
企业(41966)
方法(35417)
数学(31769)
数学方法(31499)
(28924)
金融(28922)
(27426)
银行(27400)
(26359)
中国(25993)
(23616)
(18733)
(18500)
(16927)
财务(16900)
财务管理(16864)
企业财务(16185)
业经(14496)
地方(14415)
(14210)
(13279)
贸易(13271)
(12951)
农业(12846)
中国金融(11562)
机构
大学(246467)
学院(245064)
(104762)
经济(102526)
管理(92830)
研究(80860)
理学(79300)
理学院(78442)
管理学(77109)
管理学院(76651)
中国(71733)
(52885)
(50799)
科学(48556)
(43784)
财经(42073)
(41528)
中心(40608)
(38156)
研究所(37718)
(36451)
业大(36430)
农业(34766)
经济学(34454)
北京(31928)
财经大学(31639)
经济学院(31500)
(29846)
(28740)
(28735)
基金
项目(160124)
科学(125590)
基金(118037)
研究(114494)
(102652)
国家(101797)
科学基金(86991)
社会(73725)
社会科(69941)
社会科学(69921)
基金项目(62310)
(62171)
自然(56424)
自然科(55134)
自然科学(55113)
自然科学基金(54194)
教育(52331)
(52211)
资助(49670)
编号(45470)
成果(37249)
重点(36330)
(36217)
(33971)
(33486)
科研(31627)
创新(31395)
(31385)
教育部(31162)
课题(31004)
期刊
(107545)
经济(107545)
研究(73252)
中国(46026)
(44206)
金融(44206)
(42630)
学报(39857)
(39159)
科学(35231)
管理(30764)
大学(29896)
学学(28631)
农业(24938)
财经(21593)
教育(18760)
技术(18725)
(18291)
经济研究(17860)
业经(16145)
问题(14383)
理论(13324)
(13313)
技术经济(12235)
统计(12223)
实践(12067)
(12067)
(11945)
财会(11836)
(11774)
共检索到365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柏宝春  
随着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的日益提高,国际投机资本在我国大规模频繁流动,给国内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对短期投机资本流动的监管,加快构建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谨慎推进资本账户开放,采取各种措施预防金融风险传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良  
把国际投机资本嵌入传统的哈罗德—多马模型,构建了国际投资资本流动对国民经济和金融市场影响的数理模型,使用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国际投机资本和金融风险的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性越强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越大,金融市场风险也会影响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性,金融风险一旦发生便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德旭  苗文龙  闫娟娟  沈悦  
在金融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连接形成复杂的金融网络。其中一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或金融危机,必然通过该网络传染到其他国家,并且在传染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放大机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本文在分析中、美等6国经济事实的基础上,以2007—2019年日频数据为基础,测度全球14个主要国家(地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跨市场金融网络,计算这一时段国际重大风险事件冲击下的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结果表明: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各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进行交叉传染,资本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大于货币市场,但货币市场通过对本国资本市场的影响进而对其他国家金融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不容忽视;美国、英国是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输出国家,且美国的风险输出效应大于英国;中国和欧元区国家是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净输入国家,中国的净输入效应小于欧元区国家;美国等国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风险波动会显著影响到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状况。因此,根据主要国家金融市场风险波动幅度及时监测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实施精准货币政策、改进宏观审慎监管、加强国际政策协调非常必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丁述军  庄须娟  李文君  
采用2005—2016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区域金融风险四部门间的传染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区域金融风险部门间传染的过程中,四部门之间存在着多条风险传染路径,金融部门在传染机理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部门受其他部门的风险传染并且也影响其他部门;近年,家庭部门面临的风险增大,对其他部门风险传染的效应也较强,且家庭部门最易受其他部门的风险传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屠光宇  胡艳平  
文章从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涵义入手,首先分析了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表现,然后分析了二者相关性的原因,接着又分析了二者之间的传导途径,最后从微观的三个方面对二者做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冰  邹伟  
铸币税作为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与通货膨胀税有着紧密联系 ,是金融风险的诱因之一。为消除潜在的金融风险 ,保持最优铸币税的有效性 ,必须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先明  孙利  
金融创新与发展使得民间金融风险能够便利地向正规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渗透,而投资受限、通胀以及资产泡沫预期下,民间资本的求利动机和脱实体化倾向正使民间金融风险不断累积。笔者在对民间金融风险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认为利率差异、金融要素交叉流动和信息交叉传播是民间金融风险传染至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主要渠道;民间金融风险演化的结果不仅是风险在民间金融市场中不断累积,而且向正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渗透,危及正规金融市场安全。因此,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打破现有不合理的信用担保体系并建立"大监管"体系,从而在民间金融风险传染与演化过程中抑制风险的扩散,将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延婷  栾昕  黄凤  
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日益复杂的当下,研究中美两国股市之间的传染效应也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01年1月—2020年7月上证综合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日收盘价数据,运用分块混合Copula模型,对不同市场行情下中美股市之间的相关性结构进行分解并识别了风险传染方向。研究发现:中美股市之间风险传染效应在低迷与繁荣两种极端市场行情下具有非对称性;在两种极端市场行情的更迭过程中,风险传染效应以较大概率伴随出现。传染强度上,2005年以后能够检测到中美股市之间存在显著的风险传染效应,而2012—2019年传染效应达到最强。传染方向上,次贷危机之前,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存在单向风险传染;次贷危机之后,美国股市的主导地位有所减弱,中国A股一度表现出对美股的单向传染效应。因此,挖掘更多的相关性结构信息,有助于全球投资者制定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方案。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营  曹廷求  
利用20052014年数据,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于区域性金融风险空间关联即传染效应的刻画,研究发现,省际间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高度关联的特点。具体而言,越处于网络中心的省份,其风险越高;与其他省份距离越短的省份,其风险越高;处于中介位置的省份因具有风险输出的优势,其风险仅微弱上升;引入同群效应后,随着省份间距离的增加,风险传染性存在递减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更强,这归因于强财政政策刺激引致的投资过剩和产能过剩进而风险暴露。总之,省际间区域性金融风险呈现高度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营  曹廷求  
利用2005~2014年数据,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于区域性金融风险空间关联即传染效应的刻画,研究发现,省际间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高度关联的特点。具体而言,越处于网络中心的省份,其风险越高;与其他省份距离越短的省份,其风险越高;处于中介位置的省份因具有风险输出的优势,其风险仅微弱上升;引入同群效应后,随着省份间距离的增加,风险传染性存在递减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更强,这归因于强财政政策刺激引致的投资过剩和产能过剩进而风险暴露。总之,省际间区域性金融风险呈现高度关联的网络结构形态,并且具有较强传染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虎林  
文章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特点,从市场波动状况、资产流动性状况、投资者情绪及资产泡沫化程度四个维度,选取相应的基础性指标,分别合成我国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及银行部门的压力指数,用来测度各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水平。然后运用DY溢出指数法测算各市场间的压力溢出水平及方向性溢出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压力溢出网络,以分析系统性风险跨市场传染的静态和动态机制。结果显示:从静态视角看,股票市场的压力净溢出水平最高,是我国金融网络的核心;从动态视角看,我国金融市场总体的压力溢出指数呈现较为平稳的变动趋势,但重大经济金融事件会导致其发生异常波动;通过对金融市场四个异常波动时期压力溢出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网络核心会因重大经济金融事件的冲击而发生变动,并且单一市场在金融网络中的绝对核心地位出现下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靳玉英  周兵  
本文选取12个新兴市场国家1997年至2009年的月度数据,运用金融压力指数和面板VAR模型研究主要金融领域风险的传染性及其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含义。主要结论是:新兴市场国家各金融市场间普遍存在金融压力的传染性;金融压力的传染性突出体现在危机阶段,稳定期则不显著;外汇市场压力的溢出效应最普遍,银行系统压力的溢出效应最弱。最后,本文就主要研究结论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含义进行了阐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妮  
本文构建了包含外生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引入了外生变量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并利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测算了我国各省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采取空间溢出效应对该风险的生成机理与传染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具备较强非对称性质,风险的传染源主要来自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单一的省份受风险传染的可能性更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党印  苗子清  孙晨童  
识别和化解区域层面的金融风险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基于网络分析方法和SIRS传染模型考察2011—2020年中国各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联关系、相对差异和传染情况发现,各省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表现为明显的网络形态,金融风险的省份关联愈加密切。地理位置较偏远、经济发展较慢、金融监管较宽松的省份是风险溢入的集中区域,地理位置较优越、经济发展较快、金融监管较严格的省份是风险溢出的主要区域。各省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网络中可以聚类成“净溢出”板块、“经纪人”板块、“双向溢出”板块和“净溢入”板块等,各板块在风险传染网络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各省需提前制定预案并加强定向管控和监测,采取区域差别化的风险防控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改革和发展,以更好地防范化解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