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2)
2023(4452)
2022(3499)
2021(3289)
2020(2463)
2019(5554)
2018(5179)
2017(9882)
2016(5367)
2015(5947)
2014(5647)
2013(5562)
2012(5213)
2011(4708)
2010(4606)
2009(4221)
2008(4165)
2007(3863)
2006(3532)
2005(3232)
作者
(16816)
(14105)
(14024)
(13280)
(9048)
(6788)
(6239)
(5448)
(5411)
(4911)
(4852)
(4708)
(4652)
(4549)
(4451)
(4451)
(4252)
(4201)
(4189)
(4104)
(3666)
(3595)
(3457)
(3338)
(3325)
(3199)
(3082)
(3068)
(2940)
(2897)
学科
(21355)
经济(21332)
管理(14696)
(14481)
(11859)
企业(11859)
方法(8801)
数学(7639)
数学方法(7522)
(6739)
中国(6668)
(6235)
(5473)
业经(5340)
农业(4861)
(4522)
(4182)
金融(4181)
(4136)
财务(4133)
财务管理(4122)
企业财务(3994)
地方(3818)
(3818)
理论(3802)
银行(3796)
(3633)
(3296)
贸易(3294)
(3213)
机构
大学(77473)
学院(77394)
(30781)
经济(30141)
研究(30062)
管理(25988)
中国(22516)
理学(22199)
理学院(21943)
管理学(21469)
管理学院(21355)
科学(19558)
(16973)
(16891)
(16099)
研究所(14805)
(14646)
农业(13657)
业大(13252)
中心(13067)
(12005)
财经(11475)
(11201)
北京(10776)
(10524)
经济学(10030)
(9710)
(9539)
师范(9489)
(9393)
基金
项目(53473)
科学(41566)
基金(38436)
研究(36959)
(35369)
国家(35074)
科学基金(28766)
社会(23329)
社会科(21945)
社会科学(21938)
(21083)
基金项目(19489)
自然(19202)
自然科(18717)
自然科学(18708)
(18548)
自然科学基金(18391)
教育(17234)
资助(16203)
编号(14116)
重点(12764)
(12228)
成果(11745)
(11638)
(11488)
课题(10962)
计划(10880)
创新(10683)
科研(10417)
(9720)
期刊
(34975)
经济(34975)
研究(23308)
学报(16852)
中国(16666)
(16101)
科学(14212)
大学(12443)
学学(11891)
(11163)
农业(11009)
管理(10429)
教育(9050)
(8408)
金融(8408)
经济研究(6223)
财经(6168)
技术(5871)
业经(5605)
(5445)
(5342)
业大(4829)
(4539)
问题(4376)
农业大学(4042)
(3660)
科技(3656)
世界(3629)
国际(3465)
林业(3276)
共检索到117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裘骏峰  
本文分析了当投机资本内生性地受升值政策影响时央行的最优动态升值路径。文中分析了两种情况。在完全信息情况下,投机者知道央行的目标汇率水平。这时央行应该尽快升值,减慢升值速度只会吸引更多资本流入。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投机者不确定央行最终目标,他们根据央行每期的升值政策更新对最终目标的预期。模型显示不完全信息会使最优升值速度变慢。当升值目标较高时,央行可能会模仿低目标下的政策,从而暂时维持人们的低升值预期;而在升值目标较低时,央行可能会用更低的升值速度来揭示低目标的信息。本文的一个理论贡献是展示了当政策有传递信息的功能时,如何设计动态最优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玲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呈现持续升值的趋势,至2008年3月31日,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已升至7.0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仅2008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升值幅度就超过4.3%。导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因素很多,其中,投机性资本的流入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陶川  
本文以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的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着重考虑了这段时间以来国内普遍存在的两种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和资产升值预期,并以此为切入点建立了热钱流入与上述两种预期的适应性预期计量模型;根据汇率改革以来相关数据,在估算热钱流入量的基础上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定量分析了人民币升值预期、资产升值预期与热钱流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并阐述了两种预期形成过程中的特征和问题;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叶欣  周华  
在人民币存在持续升值预期的背景下,本文深入探讨了人民币升值预期与我国FDI流入的影响关系。理论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预期通过成本—收益效应和预期的自我实现效应,吸引FDI更多流入。在此基础上,以人民币境外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作为预期变量,采用2003.1~2009.9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基于E-G两步法的协整回归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与我国FDI流入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内人民币每预期升值1%,同期FDI流入增加约2.6%;短期内FDI流入波动性较大,但升值预期仍具显著的促进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成  
文章构建引入人民币升值预期和热钱流入的房地产市场均衡模型,基于中国2005年8月至2013年12月房地产市场相关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建立6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房地产需求、中美利差、房地产供给、人民币升值预期、货币供给和热钱流入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热钱流入对房地产需求和供给均具有显著正向冲击影响,房价上升在短期和长期对热钱流入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影响,构成热钱流入波动的原因中有超过85%归因于房地产需求和供给等房地产市场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自力  
日元升值的历史回眸1985年9月,五个发达国家(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签署协议,一致同意通过国际“协作干预”,稳步有序地推动日元、马克等非美元货币对美元升值。这次会议签署的协议,史称“广场协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雪军  王义中  
文章区分“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升值,在弹性价格货币主义理论框架基础上,采用动态优化方法,求解出汇率升值的最优路径以及相对应的最优货币政策。结果表明:“市场主导型”升值宜采用单一货币政策规则,若产出的预期汇率弹性小于资本可流动下产出的利率弹性,最优汇率升值路径为单一变动曲线。“政府主导型”升值下,若产出的预期汇率弹性大于(小于)产出的利率弹性,可采取扩张(紧缩)式货币政策,所对应的最优升值路径显现出阶段性特征,政府可选择“先贬后升”(“先升后贬”)的升值策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裘骏峰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如何选择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最优搭配,从而在防止通货膨胀和防止热钱流入之间取得最佳平衡。模型显示存款准备金率只对银行贷款起直接抑制作用,当人们通过非银行渠道融资时,可规避准备金率的限制,使其效果下降。而利率政策通过套利机制也对非银行融资起直接限制作用。而且利率政策可以避免对信贷资金分配的不对称限制,使资金分配更平衡有效,所以利率政策相对占优。但当利率吸引投机资本时,可搭配使用准备金率政策以减少利率需要提高的程度,以减少热钱流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然  苏治  
国际游资跨境频繁转移冲击经济稳定性问题是当前金融学研究的热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国际游资加速流人中国。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国际游资流人中国的趋势出现拐点。是什么决定了国际游资的跨境流动呢?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国际游资流入的影响真的如很多人预测的那样显著吗?论文构建了一个反映流入我国的游资规模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国内外利差及国内资产价格之间内生关系的四重套利模型,并利用边限协整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认为:利差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期和长期内均与国际游资流入有显著的关联性,且房地产市场对国际游资流入规模的影响程度最大;股票市场仅在短期内与国际游资流入存在瞬时关联性,长期关联性不显著;而人民币升值预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发  王秋红  
人民币升值压力、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和通货膨胀上涨是近期讨论最多的三个话题,从理论上可以证明,三个问题之间彼此相互联系,本文实证也证实了这一点:三个变量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和通胀率上涨不是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原因,但短期国际资本流入时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和通胀率上涨的原因,因此,如何控制短期国际资本流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谊浩  沈晓华  
本文基于CLR(1996)模型和多重套利模型(2007)这两个重要理论模型来解释国内人民币升值、股票价格上涨和热钱流入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并结合样本数据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对人民币升值、股票价格上涨和热钱流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和上证综合指数上涨是热钱流入中国大陆的原因,但热钱流入不是人民币升值和上证综合指数上涨的原因。对理论模型解释和实证检验结果之间出现的异同。本文做出分析和解释。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挺  罗国庆  
2007年以来,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关于人民币究竟应该采取渐进式升值方式还是一步到位升值方式的路径选择问题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使用2005年汇改以后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以及相关因素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升值的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人民币升值路径进行比较,得出了人民币升值必须坚持渐进式升值方式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2002年以来,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面临着升值和制度调整的两难选择。本文通过梳理人民币升值的制度扭曲因素,提出从制度上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合理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腾  
新汇率制度实施以来,尽管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的上升,然而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仍然很高。过高的升值预期诱使国际资本异常流入,导致消费品、住房和资本品价格上涨,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要消除价格上涨对收入分配的负效应,必须在提高利率的同时,稳定人民币汇率,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