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0)
2023(9156)
2022(7764)
2021(7354)
2020(6293)
2019(14494)
2018(14291)
2017(28758)
2016(15574)
2015(17539)
2014(17626)
2013(17418)
2012(16123)
2011(14727)
2010(15456)
2009(14700)
2008(13616)
2007(11612)
2006(9842)
2005(8756)
作者
(43957)
(36694)
(36596)
(34976)
(23757)
(17764)
(16581)
(14174)
(13985)
(13385)
(12672)
(12540)
(11785)
(11681)
(11656)
(11473)
(10800)
(10762)
(10594)
(10438)
(9199)
(9097)
(8982)
(8447)
(8330)
(8287)
(8261)
(7882)
(7546)
(7203)
学科
(72361)
经济(72289)
管理(44329)
(44076)
方法(41869)
数学(37825)
(37741)
企业(37741)
数学方法(37251)
(17397)
中国(15549)
(14724)
理论(13382)
业经(13207)
(13134)
贸易(13128)
(13123)
(12766)
(12682)
金融(12682)
(11566)
(11513)
财务(11479)
财务管理(11455)
(11202)
银行(11194)
企业财务(11030)
(10668)
地方(10214)
技术(9928)
机构
大学(228982)
学院(227004)
(98142)
经济(96342)
管理(88999)
理学(78054)
理学院(77312)
管理学(75722)
管理学院(75329)
研究(72577)
中国(56137)
(46056)
(45939)
科学(42034)
财经(37813)
(36080)
(34715)
(33576)
中心(33149)
研究所(32798)
经济学(32509)
业大(31654)
(31279)
经济学院(29564)
财经大学(28833)
北京(28700)
(27425)
师范(27136)
农业(26583)
(25712)
基金
项目(153025)
科学(122069)
基金(114643)
研究(109021)
(99693)
国家(98948)
科学基金(86107)
社会(71399)
社会科(68008)
社会科学(67992)
基金项目(59184)
(58112)
自然(56458)
自然科(55316)
自然科学(55303)
自然科学基金(54341)
教育(52976)
资助(50022)
(49536)
编号(42004)
(35591)
重点(34563)
成果(34338)
(32145)
教育部(31468)
(31070)
国家社会(30237)
创新(29950)
人文(29824)
科研(29735)
期刊
(96120)
经济(96120)
研究(65131)
中国(38322)
(35047)
学报(34425)
管理(32791)
科学(31267)
(29222)
大学(27001)
(26039)
金融(26039)
学学(25664)
教育(23482)
技术(19903)
农业(19902)
财经(19795)
经济研究(17128)
(16943)
统计(13759)
业经(13686)
问题(12690)
(12517)
(11529)
(11404)
技术经济(11292)
决策(11212)
商业(10443)
世界(10208)
国际(10114)
共检索到321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范小云  
8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货币危机激发起各国学者和决策者们对投机性冲击的极大兴趣。尤其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由前瞻性预期的运用促成的投机性冲击理论,对投机性冲击发生的原因、冲击的时间、数量等进行了颇受瞩目的分析,并允许经济学家将对固定汇率制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盛斌  
一、货币预期性冲击模型——理论框架90年代的货币危机(1992年的欧洲货币联盟、1994年的墨西哥和1997年的东南亚国家和韩国)引发了人们对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预期性冲击(speculativeatack)模型的关注。它的核心思想是用来解释外汇投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育宝  
由投机性货币冲击所引发的固定汇率制崩溃给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为此,本文运用国内外关于货币危机中货币投机性冲击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欧洲货币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投机冲击致胜的基本条件,进而提出了我国加入WTO后防范和化解人民币危机的相关措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范小云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这种发展至少无法简单地用实质经济增长因素来解释,尤其是大量基本不受各国管理当局和国际经济组织监控的“无国籍”私人资本熟练地运用各种最新的金融工具,凭借着高新技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自由移动,寻求获利机会,使国际金融的动荡成为常态,投机性冲击频繁发生,且冲击的潜在力度和持续时间不断增加,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本文针对货币投机性冲击这种现象,对其冲击加剧和扩散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投机性冲击一般是通过吸附效应和“羊群效应”得以加剧,通过溢出效应和传染效应得以扩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翀  
一、第一代投机性冲击模型 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多次金融危机,大都是在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冲击下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又开始重视对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冲击的研究。国际资本投机性冲击模型及其政策建议,就是这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 第一代投机性冲击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萨兰特(S.Salant)和汉德森(D.Henderson)于1978年提出,被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于1979年发展后,由美国经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卓琳  
本文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对2000年以来国际投机性资本冲击中国的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实际利差、实际汇率变动、房地产收益差、储备资产/M2等因素都能对国际投机性资本在中国的规模造成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就防范国际投机性资本冲击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航  李秉坤  
本文将汇率与股票价格波动纳入到基于理性预期的货币行为方程组而对新凯恩斯模型进行修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约束的设计构建NK-SVAR模型,以期考察货币政策方向上的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紧缩与扩张的货币政策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汇率与股票价格波动能够通过影响总需求、通胀率、货币数量缺口与利率水平,而对货币政策体系形成冲击。因此,我国应建立起包含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并强化流动性管理中的汇率波动管理与资产泡沫管理,以保证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金平  万志宏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政府声誉通过影响公众贬值预期 ,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固定汇率制度的稳定性。本文从两个方面研究了政府声誉的这种决定作用。一是假设基本经济状况不变、无外部冲击 ,政府声誉对政府主动性贬值行为的影响 ;二是基本经济状况发生变动后 ,政府声誉对货币冲击“自我实现”的决定影响 ,进而分析政府声誉动态变化对固定汇率制度维持的影响。结论是 ,对于一个试图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政府来说 ,树立和保持一个强政府的形象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预测  [作者] 安辉  赵清  
每次金融危机爆发都会引起人们对区域货币合作的高度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即以清迈倡议(CMI)为代表的区域救助机制,而此次危机后形成的标志性合作成果则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本文正是基于上述事实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比较东亚地区过去30年和近10年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差异,以考察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基础的新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小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一直很高,并继续呈上升趋势;而近年来,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以中日为代表的大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的显著提高,因而为东亚更深层次的货币合作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认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应适时调整为以"亚洲共同繁荣"为目标,由过去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用富  
外部投机冲击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理论与实证的考察冯用富[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成都610074]肇始于泰铢贬值而引发的东南亚各国金融动荡不是一种经济周期性的衰退,而是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风暴不仅使得低效率的企业被清洗出了市场,而且造成相当部分的健康...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梅波  熊爱宗  
经济冲击的对称性程度,是判断一组经济体是否可以进行货币合作的一个良好指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济冲击的分解变量进行了重新选择,将东亚9个经济体的经济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货币冲击。静态与动态实证结果都显示东亚目前的冲击对称性程度还不高。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方向,除了在整体上继续推动东亚各经济体在各领域的合作外,重点是要推进大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协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昌忠泽  
本文认为:(1)流动性冲击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来影响金融市场,正是这两种渠道才使得流动性在金融危机爆发及传导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导致损失螺旋和保证金螺旋的产生,造成资产的折价销售,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下跌和进一步的银根紧缩;(2)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失误、金融市场结构变化、"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等有关,房地产泡沫破灭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3)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通过调整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推出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工具,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有效地降低了金融市场崩溃的概率。论文最后从流动性管理的角度,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遵义  
东亚货币危机刘遵义为什么发生危机?自1997年7月份以来,东亚一些国家的货币相继发生危机,有的货币对美元的汇率贬值超过了50%。这是为什么?常规的解释是由于这些货币对美元相对购买力的变化,也就是由于通货膨胀的长期差异所导致。但这不能解释这些货币对美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江百灵  叶文娱  
本文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框架构建了本币升值通过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引起银行危机的模型。结论认为本币升值与银行及其客户存在相当多的净外币资产型货币错配的情况下,如果本币升值幅度很大,则可能引起银行部门的危机。实证检验表明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因债权型货币错配造成的净值损失与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货币错配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有不利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