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0)
- 2023(14810)
- 2022(12333)
- 2021(11521)
- 2020(9958)
- 2019(22592)
- 2018(22412)
- 2017(43672)
- 2016(22826)
- 2015(25455)
- 2014(25122)
- 2013(24762)
- 2012(22374)
- 2011(19633)
- 2010(19730)
- 2009(18513)
- 2008(18670)
- 2007(16563)
- 2006(14472)
- 2005(13091)
- 学科
- 济(100831)
- 经济(100685)
- 业(97801)
- 企(89001)
- 企业(89001)
- 管理(87396)
- 方法(50876)
- 数学(42296)
- 数学方法(41893)
- 财(36526)
- 业经(31190)
- 农(30227)
- 制(28211)
- 务(26878)
- 财务(26828)
- 财务管理(26786)
- 企业财务(25549)
- 中国(22218)
- 农业(21615)
- 银(20790)
- 银行(20782)
- 行(19533)
- 技术(19353)
- 体(18339)
- 划(17264)
- 融(17091)
- 金融(17088)
- 理论(16750)
- 和(16634)
- 策(16392)
- 机构
- 学院(325038)
- 大学(321848)
- 济(141710)
- 经济(139194)
- 管理(138081)
- 理学(118918)
- 理学院(117933)
- 管理学(116365)
- 管理学院(115750)
- 研究(92871)
- 中国(80714)
- 财(72365)
- 京(64508)
- 财经(57255)
- 经(52143)
- 科学(50221)
- 江(48985)
- 农(47107)
- 中心(46230)
- 经济学(44168)
- 所(42786)
- 财经大学(42725)
- 业大(42581)
- 经济学院(40185)
- 北京(39685)
- 商学(39092)
- 商学院(38756)
- 州(38390)
- 研究所(37713)
- 经济管理(36699)
- 基金
- 项目(213381)
- 科学(172494)
- 基金(160500)
- 研究(159472)
- 家(135759)
- 国家(134593)
- 科学基金(120829)
- 社会(105646)
- 社会科(100492)
- 社会科学(100469)
- 基金项目(84974)
- 省(82384)
- 自然(77337)
- 自然科(75530)
- 自然科学(75511)
- 自然科学基金(74270)
- 教育(74150)
- 划(67554)
- 资助(65542)
- 编号(62964)
- 成果(49427)
- 部(49053)
- 创(47527)
- 重点(46548)
- 制(45794)
- 国家社会(44543)
- 发(43819)
- 教育部(43777)
- 创新(43719)
- 人文(43180)
- 期刊
- 济(152718)
- 经济(152718)
- 研究(94532)
- 财(62311)
- 中国(58383)
- 管理(57376)
- 农(43071)
- 融(42180)
- 金融(42180)
- 科学(39976)
- 学报(38803)
- 大学(32666)
- 技术(32313)
- 学学(31325)
- 财经(29896)
- 农业(28321)
- 业经(26282)
- 经(25462)
- 教育(25190)
- 经济研究(23525)
- 问题(20262)
- 财会(18646)
- 技术经济(18113)
- 业(16989)
- 会计(16191)
- 现代(15847)
- 理论(15804)
- 统计(15758)
- 商业(15518)
- 贸(15345)
共检索到481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焰朝 杨金凤
中小投资者保护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具有官方背景的投资者保护机构能否消除中小投资者在获取企业信息上的壁垒,达到监督企业行为的目的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以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渠道检验表明投服中心持股行权通过改善企业内部信息环境和抑制大股东掏空降低了企业的违规倾向。进一步分析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严重违规行为,对企业的一般违规行为影响并不明显;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的治理效应在内控质量较低的企业、国有企业及媒体监督较弱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投服中心持股行权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对企业产生威慑效应并发挥监督治理效果,已经成为行政监管等外部监管以外的有益补充。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卉 谭跃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数据,采取双重差分方法,探讨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产生抑制作用。相比非试点区域上市公司,投服中心行权试点区域的上市公司在试点之后的违规可能性及频次显著降低。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投服中心是通过约束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激励中小股东参加公司治理这两个作用渠道来抑制企业违规的。媒体关注与投服中心持股行权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形成互补,加强其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于信息披露违规和非信息披露违规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相比一般违规,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严重违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当投服中心行权范围扩大到全国之后,处理组(原试点区域上市公司)和控制组的违规行为不再具有显著差异;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于企业违规的抑制作用随时间推移有所减弱。研究结果为投服中心的投资者保护效果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同时是对近年来兴起的“中小股东积极主义”研究的有益补充,对于希望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新兴经济体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 持股行权 公司违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卉 谭跃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数据,采取双重差分方法,探讨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产生抑制作用。相比非试点区域上市公司,投服中心行权试点区域的上市公司在试点之后的违规可能性及频次显著降低。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投服中心是通过约束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激励中小股东参加公司治理这两个作用渠道来抑制企业违规的。媒体关注与投服中心持股行权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形成互补,加强其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于信息披露违规和非信息披露违规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相比一般违规,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严重违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当投服中心行权范围扩大到全国之后,处理组(原试点区域上市公司)和控制组的违规行为不再具有显著差异;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于企业违规的抑制作用随时间推移有所减弱。研究结果为投服中心的投资者保护效果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同时是对近年来兴起的“中小股东积极主义”研究的有益补充,对于希望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新兴经济体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 持股行权 公司违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纪亚方 梁日新 池亚楠
企业违规行为是阻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防范治理企业违规行为,对于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大数据税收征管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其能否以及如何抑制企业违规行为是一个急需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借助“金税三期”税务稽查系统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能显著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进而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夯实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数据基础,提高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数据整合能力;完善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提升大数据税收征管的精准治理作用;完善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提高企业违规行为成本。
关键词:
大数据 税收征管 企业违规行为 金税三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卫兵 王利霞
减税降费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企业经营策略有着重要影响。作为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政策,"营改增"可能通过两个方向相反的机制影响企业金融化,即增加企业经营性投资而抑制企业金融化的替代效应,以及缓解融资约束而增加金融资产配置的富余效应。本文基于我国 "营改增"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减税降费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机制及程度,结果表明:第一,"营改增"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第二,"营改增"主要通过刺激企业经营性投资的替代效应对企业金融化产生抑制作用,但并未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第三,"营改增"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强于国有企业,且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主要存在于存贷比较高的地区。上述研究结论表明,减税降费政策除了可直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外,对抑制企业金融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曾莲 施雯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抑制公司违规行为。本文基于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一事件,探究了纳入MSCI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结果发现:纳入MSCI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违规倾向和违规次数;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分析师预测存在显著信息治理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当两权分离度较低、审计机构为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能提高非四大所的审计质量,且抑制作用更明显。本文拓展了资本市场国际化研究的领域和视角,并为国际指数调整的经济影响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曾莲 施雯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抑制公司违规行为。本文基于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一事件,探究了纳入MSCI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结果发现:纳入MSCI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违规倾向和违规次数;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分析师预测存在显著信息治理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当两权分离度较低、审计机构为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能提高非四大所的审计质量,且抑制作用更明显。本文拓展了资本市场国际化研究的领域和视角,并为国际指数调整的经济影响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克兢 邢宝心 万清清 徐媛媛
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巡视监督的视角考察了国家治理体系完善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巡视监督能够有效的抑制企业盈余管理,降低24%的应计盈余管理和22%的真实盈余管理。采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和倾向得分法之后的结论依然稳健;相对于地方巡视监督而言,中央巡视监督对企业盈余管理治理的效果更为显著;巡视监督对于腐败地区企业盈余管理治理效应更强。本文丰富了国家治理体系发挥公司治理效应的文献体系,揭示了制度建设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范润 孙雪娇
本文基于避税代理观理论分析了企业金融化的动因,以“金税三期”刻画企业避税活动的减少并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减少避税活动可以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具体检验其影响机制发现,减少避税活动通过降低企业可支配现金流和代理成本两条路径抑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进一步证据显示,在税收征管强度较高、分析师关注度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高以及管理层持股激励较高的情境下,减少避税活动能够更为显著地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研究结论对政府部门进一步优化财税金融制度、引导企业“脱虚向实”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军 杜玲
基于证券违规视角,检验国有资本参股能否助力民营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利用手工搜集的2007~2020年A股民营上市公司10%以上股东的产权属性及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显著减少了民营企业的违规行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及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股东通过提高经济决策的稳健性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抑制民营企业违规行为。进一步地,在法制环境较差地区和经营业绩较差的企业这一效应更为明显。本文拓展了有关企业违规的研究,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学术认知,同时为国企国资改革及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武清 洪振瀚
革命文化与精神是中国人民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却鲜有研究探讨其将如何引导企业微观行为。本文聚焦长征精神这一代表性革命文化,利用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活动构建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方法检验发现,在2016年及后续期间,位于红军长征景点地区企业违规行为显著减少,表明长征精神抑制了企业违规行为。机制检验发现,长征精神从引导企业文化建设与提高外部利益相关者期望两条路径对违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违规类型、高管年龄、企业外部监督环境与产权性质均会对该效应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提供了长征精神这一革命文化影响企业行为的经验、微观证据,丰富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优秀范例。
关键词:
革命文化 长征精神 企业违规 内部控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彭涛 朱冠平 王俊 经菠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新时代我国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举措。利用我国首次试点注册制产生的准自然实验,本文从初创科技型企业估值定价视角评估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效果。双重差分模型显示:(1)注册制取代核准制后,风险投资对首轮融资的初创科技型企业的估值显著提升;(2)以专利数量和专利原创性作为创新能力的代理指标,发现注册制实施后创新能力更强的初创科技型企业估值提高更多;(3)相对于外资风险投资,本土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科技型企业在注册制改革后估值提高幅度更大;(4)企业所在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好时,注册制改革后初创科技型企业的估值提高更多;(5)注册制改革对初创科技型企业估值的提升作用持续并传导至首次公开发行,并最终实现风险投资成功退出。排除新企业创建、风险投资套利以及样本选择偏差等问题后,结论保持稳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艳 梁日新 李英
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加剧导致企业“脱实向虚”的现状越来越严重,进而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金税三期”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了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显著降低了企业金融化程度。机制检验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代理问题进而抑制企业金融化,有效发挥了“征税效应”和“治理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避税动机较强的企业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而在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中没有显著差异。本文丰富了企业金融化和税收征管的相关研究,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罗长远 李铮 智艳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走出去”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基准估计发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与未参与的企业相比,金融化程度有所削弱,表现出“脱虚返实”的倾向。针对传导机制所作的研究表明,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提升了实体获利能力,抑制了金融化动机。本文的结论为更有效地推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企业“脱虚返实”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企业金融化 双重差分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泽宇 孙凡
中小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证监会于2014年设立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简称投服中心)便是为此开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巧妙利用投服中心于2016年2月在沪湘粤三地所发起公益性持股这一准自然实验情境,通过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其持股行为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地区上市公司,投服中心进行公益性持股试点地区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更低,提升了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机制研究表明,投服中心持股主要通过改善信息环境与促进中小投资者积极主义来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关系在投资者保护程度较低、机构持股比例较高与媒体关注度较高的样本中更显著。本文不仅拓展了投服中心持股与股价同步性领域的研究视角,还为提升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提供了基于中小投资者保护层面的可行之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司法体制改革能否抑制公司违规——基于地方法院人财物省级统管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环境规制促进了企业贸易方式转型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员工持股计划能抑制高管违规行为吗
中国式融资融券制度能够抑制研发操纵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监管处罚能抑制上市公司违规吗?——一个反常规的经验证据
资本市场开放能抑制上市公司违规吗?——来自“沪港通”的经验证据
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够抑制企业违规风险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综合调查
“营改增”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碳排放权交易能提升高能耗企业韧性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否抑制企业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