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0)
- 2023(10563)
- 2022(8958)
- 2021(8541)
- 2020(7500)
- 2019(17348)
- 2018(16859)
- 2017(32851)
- 2016(16903)
- 2015(18254)
- 2014(17881)
- 2013(17461)
- 2012(15620)
- 2011(13641)
- 2010(13247)
- 2009(11794)
- 2008(11583)
- 2007(9711)
- 2006(8050)
- 2005(6904)
- 学科
- 济(67615)
- 经济(67540)
- 业(54095)
- 管理(53964)
- 企(47530)
- 企业(47530)
- 方法(36888)
- 数学(33329)
- 数学方法(32887)
- 财(24162)
- 务(18637)
- 财务(18588)
- 财务管理(18561)
- 企业财务(17953)
- 农(15151)
- 中国(14976)
- 业经(13210)
- 制(12993)
- 学(11550)
- 贸(10844)
- 贸易(10839)
- 易(10558)
- 技术(10551)
- 地方(10337)
- 农业(10287)
- 理论(10284)
- 融(9866)
- 金融(9865)
- 体(9723)
- 银(9395)
- 机构
- 大学(226967)
- 学院(224375)
- 济(93473)
- 管理(93119)
- 经济(91856)
- 理学(81753)
- 理学院(80979)
- 管理学(79515)
- 管理学院(79078)
- 研究(67460)
- 中国(52207)
- 财(46273)
- 京(45169)
- 科学(39279)
- 财经(37730)
- 经(34735)
- 中心(32973)
- 业大(31717)
- 农(31678)
- 所(31359)
- 江(30673)
- 经济学(29446)
- 财经大学(28950)
- 研究所(28348)
- 北京(27502)
- 经济学院(26805)
- 商学(26312)
- 范(26155)
- 商学院(26098)
- 师范(25769)
- 基金
- 项目(160237)
- 科学(128494)
- 基金(121151)
- 研究(114527)
- 家(105387)
- 国家(104573)
- 科学基金(92396)
- 社会(75046)
- 社会科(71477)
- 社会科学(71460)
- 基金项目(64489)
- 自然(61849)
- 省(60469)
- 自然科(60407)
- 自然科学(60385)
- 自然科学基金(59350)
- 教育(54305)
- 划(51264)
- 资助(49568)
- 编号(43735)
- 部(36746)
- 重点(35858)
- 创(34067)
- 成果(34046)
- 教育部(32442)
- 发(32173)
- 国家社会(32041)
- 创新(31860)
- 科研(31767)
- 大学(31457)
共检索到313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泽宇 孙凡
中小投资者保护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证监会于2014年设立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简称投服中心)便是为此开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巧妙利用投服中心于2016年2月在沪湘粤三地所发起公益性持股这一准自然实验情境,通过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其持股行为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地区上市公司,投服中心进行公益性持股试点地区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更低,提升了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机制研究表明,投服中心持股主要通过改善信息环境与促进中小投资者积极主义来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关系在投资者保护程度较低、机构持股比例较高与媒体关注度较高的样本中更显著。本文不仅拓展了投服中心持股与股价同步性领域的研究视角,还为提升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提供了基于中小投资者保护层面的可行之策。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焰朝 杨金凤
中小投资者保护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具有官方背景的投资者保护机构能否消除中小投资者在获取企业信息上的壁垒,达到监督企业行为的目的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以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渠道检验表明投服中心持股行权通过改善企业内部信息环境和抑制大股东掏空降低了企业的违规倾向。进一步分析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严重违规行为,对企业的一般违规行为影响并不明显;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的治理效应在内控质量较低的企业、国有企业及媒体监督较弱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投服中心持股行权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对企业产生威慑效应并发挥监督治理效果,已经成为行政监管等外部监管以外的有益补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官峰 王俊杰 章贵桥
关系型交易会影响分析师的信息传递效率,进而对企业的信息环境产生影响。文章基于腐败官员落马这一准自然实验对上述假说进行了检验。文章以2005-2011年与24位省部级以上落马高官有关联的企业为样本,研究了政商关系的外生变化对分析师行为和企业信息环境的影响。文章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发现腐败官员落马后,与之关联企业的分析师预测准确性提高,预测分歧度降低,分析师跟踪数量增加,企业股价同步性降低。进一步检验发现,在官员落马影响关联企业股价同步性的过程中,分析师发挥了中介作用。可见,反腐能够降低分析师获取信息的门槛,提高分析师传递信息的效率,进而改善企业信息环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林洁
本文旨在探讨在噪音交易较多的中国股票市场中,公司治理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以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之差度量的超额控制权和股价同步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机构持股加强了这种负向关系。进一步,本文采用南开治理指数和配对方法对公司治理综合指标和股价同步性进行研究,发现治理好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股价同步性和更好的未来盈余。本文研究表明,当噪音交易是股价同步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时,较差的公司治理,特别是较高的超额控制权,会增加基本面的不确定性,吸引较多的噪音交易,进而降低股价同步性。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价同步性 噪音交易 机构持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佩励
文章选取2006—2012年间中国股票市场数据,研究外资持股对信息传递效率和股价同步性的影响,验证了我国股市中股价同步性与市场信息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外资持股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的外资对我国股市信息传递效率的影响是存在显著差异的;(2)直接境外大股东提高了股价同步性,而直接境外中小股东降低了股价同步性。
关键词:
外资持股 市场信息传递 股价同步性 噪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玲 黄昊
基于沪深交易所交错发布上市公司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这一准自然实验,本文实证考察了分行业信息披露对公司股东结构的影响。双重差分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分行业信息披露政策的实施显著增加了公司股东户数,拓宽了公司股东分布的广度。从内部构成来看,分行业信息披露政策的实施主要增加了个人投资者和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境内机构投资者持股随之减少。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上述非对称性影响在业务复杂度较高的公司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些结论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和境外机构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和解读成本,进而建立公平的市场信息环境。本文的研究为深入理解我国上市公司股东结构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对正在进行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实践也具有良好的启迪。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汤晓建 杜东英 张俊生 林斌
健全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是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地方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治理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以2016年起各省级税务局陆续出台的《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为准自然实验场景,探究了税收征管规范化对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实施前,各地方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实施后,税收征管规范化显著降低了公司股价同步性,这种关系尤其体现在避税程度高、征纳合谋程度高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公司中。实证结果表明,随着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的实施,税收征管规范化显著降低了公司股价同步性,增加了公司股价信息含量。因此,税收征管体制规范化能够优化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对改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环境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伍琼 方军雄 褚剑
本文从股价同步性的视角研究客户集中度对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与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即客户集中度越高,公司股价包含的特质信息越多,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发现依然存在,这意味着客户集中度有助于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改善。进一步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与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关系在公司信息透明度较低、客户议价能力较高或公司供应链整合较好的情形下更显著。
关键词:
客户集中度 股价信息含量 股价同步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帅 邓梦静 张庆
在已经实施沪港通、尚未实施深港通的期间内,以沪港通实施前后各两年为研究区间,以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处理组,以深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控制组,度量各期间各样本的股价同步性,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沪港通的实施对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及其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沪港通对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存在显著为负的净影响,而且沪港通对AH双重上市公司在内地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与在香港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对前者的影响强于对后者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帅 邓梦静 张庆
在已经实施沪港通、尚未实施深港通的期间内,以沪港通实施前后各两年为研究区间,以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处理组,以深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控制组,度量各期间各样本的股价同步性,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沪港通的实施对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及其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沪港通对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存在显著为负的净影响,而且沪港通对AH双重上市公司在内地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与在香港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对前者的影响强于对后者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天雄 杨媚媚
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资本市场效率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信息透明度、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公司成长性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解释我国中小板市场股价同步性的成因,并对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提供改进思路。实证结果表明,公司信息透明度、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与股价同步性显著正相关,而公司成长性与股价同步性显著负相关。其中,公司成长性对股价同步性影响最大,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和信息透明度的影响次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海月 易智敏 W.H.Jack
本文以2000—2018年中国沪深1 520家上市公司的5 953项对外直接投资(OFDI)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PSM-DID方法检验了OFDI行为能否影响其股价同步性。研究结果显示,参与OFDI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同步性明显下降,表明参与OFDI的公司能更好地将公司特质信息释放在股价中,从而降低其股价同步性。在国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或内部代理问题较严重的公司,这种影响更为明显。进一步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当公司进入模式或东道国背景特征不同时,上市公司OFDI对其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公司内部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和外部信息中介关注度的提高,是上市公司OFDI后股价同步性降低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制。本文不仅为中国上市公司OFDI在资本市场的微观成效提供了实证证据,也为中国进一步引导公司OFDI行为提供了相应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锋森
2014-2015年,我国股市大涨大跌引起了人们对融资融券是否加剧股市波动的争议。本文基于我国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及逐步扩容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融资融券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融券显著降低了标的股票的股价波动幅度、收益率波动性和股价跳跃风险,在平抑股价异常波动方面的作用最为显著;融资融券在股市剧烈波动时期没有助涨助跌,其平抑股价波动的效果反而比股市平稳震荡时期更加明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锋森
2014-2015年,我国股市大涨大跌引起了人们对融资融券是否加剧股市波动的争议。本文基于我国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及逐步扩容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融资融券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融券显著降低了标的股票的股价波动幅度、收益率波动性和股价跳跃风险,在平抑股价异常波动方面的作用最为显著;融资融券在股市剧烈波动时期没有助涨助跌,其平抑股价波动的效果反而比股市平稳震荡时期更加明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康 刘琦
本文利用2006-2015年间的数据研究了融资融券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利用融资融券作为股价信息含量的一个外生冲击变量,本文研究发现,我国A股市场确实存在反馈效应,融资融券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标的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这个结论在采用倾向得分模型(PSM)配对后依然成立,说明融资融券使股价融入了更多有利于管理层投资决策的信息。其次,融资融券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在机构投资者比例高、流动性高、处于新兴行业的这类管理层反馈效应更强的股票组中更显著。参照以往研究考虑了融资约束对反馈效应的调节作用,同样发现融资融券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组中更显著。最后,融资融券交易规模越大,投资对股价的敏感性越强。
关键词:
反馈效应 融资融券 股价信息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