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9)
- 2023(12756)
- 2022(10872)
- 2021(9707)
- 2020(8175)
- 2019(18633)
- 2018(18290)
- 2017(35139)
- 2016(19064)
- 2015(21501)
- 2014(21936)
- 2013(21973)
- 2012(21162)
- 2011(19479)
- 2010(19887)
- 2009(18676)
- 2008(18432)
- 2007(16808)
- 2006(15166)
- 2005(14251)
- 学科
- 济(104883)
- 经济(104802)
- 管理(49701)
- 业(48078)
- 方法(36514)
- 企(35387)
- 企业(35387)
- 数学(31998)
- 数学方法(31739)
- 地方(29150)
- 中国(28692)
- 农(26248)
- 业经(20593)
- 学(20260)
- 财(19097)
- 农业(18301)
- 地方经济(17351)
- 贸(17066)
- 贸易(17056)
- 易(16391)
- 制(16192)
- 融(15422)
- 金融(15420)
- 银(15137)
- 银行(15105)
- 环境(14893)
- 行(14622)
- 发(14213)
- 和(13633)
- 技术(12243)
- 机构
- 学院(286080)
- 大学(284708)
- 济(129698)
- 经济(127044)
- 研究(108019)
- 管理(103604)
- 理学(87252)
- 理学院(86116)
- 管理学(84691)
- 管理学院(84127)
- 中国(82436)
- 科学(65157)
- 京(61835)
- 财(57309)
- 所(56830)
- 研究所(51132)
- 农(50424)
- 中心(48263)
- 江(45853)
- 财经(44554)
- 经济学(40873)
- 业大(40623)
- 经(40044)
- 北京(39813)
- 范(39406)
- 农业(39239)
- 师范(39042)
- 院(38240)
- 经济学院(36571)
- 州(36274)
- 基金
- 项目(179531)
- 科学(140587)
- 研究(132326)
- 基金(127905)
- 家(111324)
- 国家(110394)
- 科学基金(93026)
- 社会(84757)
- 社会科(80362)
- 社会科学(80340)
- 省(71520)
- 基金项目(66847)
- 划(59950)
- 教育(59470)
- 自然(57289)
- 自然科(55878)
- 自然科学(55861)
- 自然科学基金(54834)
- 编号(53610)
- 资助(52670)
- 发(45613)
- 成果(44401)
- 重点(41492)
- 部(39370)
- 课题(38456)
- 发展(37040)
- 创(36866)
- 展(36450)
- 国家社会(35134)
- 创新(34708)
- 期刊
- 济(155810)
- 经济(155810)
- 研究(92337)
- 中国(62629)
- 农(46814)
- 财(43429)
- 学报(43201)
- 科学(40349)
- 管理(38473)
- 大学(32014)
- 农业(31597)
- 学学(30129)
- 教育(30104)
- 融(29630)
- 金融(29630)
- 技术(26201)
- 经济研究(25793)
- 业经(24299)
- 财经(22411)
- 问题(20389)
- 经(19465)
- 统计(18004)
- 业(16938)
- 技术经济(16629)
- 贸(16515)
- 策(15372)
- 世界(14829)
- 国际(14790)
- 商业(14196)
- 决策(14083)
共检索到457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永科 郭红
文章基于30个省市的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投入系数的变异系数来分析各省经济发展的差异,同时利用广义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投入系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情况下的变动,并与OECD及东亚20个国家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主要投入系数相比,能源投入系数、运输投入系数、最初投入系数的差异性较大,不同的产业部门中的运输投入系数和能源投入系数随人均GDP的增加表现出的趋势并不相同,而最初投入系数在三次产业中随人均GDP的增加都表现出下降趋势。
关键词:
变异系数 投入系数 广义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虹 李蕾
文章通过选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17省市2008—2016年数据,在对区域物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的回归模型对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圈协调发展水平集中在[0.4,0.8]之间且总体呈下降趋势;物流业生产总值对协调发展水平有负向影响,企业R&D经费投入对协调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志刚 李小梦 胡宁宁
经济增长收敛是协调区域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基于经济增长收敛分析框架,使用全国267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探析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并加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改善资本要素错配情况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数字经济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时呈现明显的地理空间差异和政府财政能力差异,对西部、北方、非沿海城市和财政自给率较低的城市经济增长收敛效应更加显著。应继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增长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庶冰
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的关系是学术界和实践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三个区域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城镇化 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谢畅 马弘
本文运用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对中国各省1992~2022年的增长来源进行分解,发现中国区域人均GDP差距在缩小,这种收敛主要是人力资本差距缩小和全要素生产率差距缩小造成的。劳动力占比变化和资本投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各生产要素和生产力的跨国比较,本文发现中国已经从资本缺乏阶段走向资本富余阶段,资本回报率显著降低。和同阶段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的比较表明中国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基于国际贸易数据反推得到出口隐含生产力,发现人均GDP还有向出口隐含生产力收敛的潜力。最后,本文基于上述发现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主要在于:提高受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向出口复杂度高的产品和服务转型;降低国内贸易壁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丽萍 杨筠 陈习琼
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云南省金融活动的区域化运行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且两者之间的外延基本重合。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金融发展程度比较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因此政府应关注贫困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云南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经济差异 云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伟丽 覃成林
文章提出了区域间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定义,并以此定义为基础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政策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西部与东部及东北地区间均形成了良好的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关联性。同时,中部、东部及西部等三大地区之间也形成了较好的经济增长关联性。除此之外,其他区域组合之间不存在经济增长关联性。②西部经济增长是东部及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东部、东北及西部同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③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了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受到干扰后对其他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发现,发达的东部地区对欠发达的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然而,这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对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产生较强的推进作用,而且,欠发达区域之间也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继凤
缩小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内在机制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新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晓玲 张宝山 杨万平
潜在增长率的测算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紧密相连,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从现实情况看,潜在增长率的估算,在短期可以评估通货膨胀的压力;在中期可以反映出经济发展所处的状态,有利于决策者确认可持续实际经济增长的空间;在长期可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从而为政府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
潜在增长率 HP滤波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文仙 覃成林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一直以来,立足于"问题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收效甚微,归根结底在于忽视了不同区域的内在利益冲突。区域协调发展应该立足于"利益导向",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的三层协调网络中,通过各主体间的有序互动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环境,降低区际产权交易的成本,形成区域之间合理规范的内在秩序,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区域 区域协调发展 产权 交易成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秀清 白永平 白永亮
长江中游城市群行政、产业、基础设施等的协调发展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基础,在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包含了更广泛的含义。首先分析了城市集群经济增长与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的未来发展就是要促进区域内的协调发展,接下来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成就,以及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现状和不足,最后针对性提出了组建区域合作委员会、建立区域产业协作分工体系、加强功能区规划、全区域生态协调发展规划、政府规划与民间参与的协调以及三省人才交流机制等对策,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政策思考。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经济增长 区域协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玉鸣 张燕
如何协调高速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及资源耗竭的关系涉及到人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承载,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于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18项指标构成的"经济增长与环境"系统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熵值赋权法对1995年、2000年和200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尚处于低强度低协调的低水平耦合阶段;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区域耦合强度与协调程...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 耦合协调发展 中国区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 高彦彦
对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而言,国际和国内市场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中国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原因在于:市场分割所导致的狭小的内部市场规模不足以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但东部地区可以借助广阔的外部市场,在报酬递增机制作用下,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源集聚,政策难以扭转这种局面。金融危机改变了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国外市场需求的衰落凸现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这为中西部崛起进而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适当的政策措施无疑将会发挥关键性作用,加强地区间的合作,消除行政性阻隔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地区差距 市场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