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03)
- 2023(23596)
- 2022(20004)
- 2021(18342)
- 2020(15431)
- 2019(34661)
- 2018(34290)
- 2017(64926)
- 2016(35593)
- 2015(39732)
- 2014(38941)
- 2013(38297)
- 2012(34919)
- 2011(31207)
- 2010(31095)
- 2009(28716)
- 2008(28127)
- 2007(24869)
- 2006(21896)
- 2005(19330)
- 学科
- 济(141322)
- 经济(141170)
- 业(113325)
- 管理(109239)
- 企(97869)
- 企业(97869)
- 方法(65128)
- 数学(53808)
- 数学方法(53118)
- 农(41997)
- 财(39673)
- 中国(38434)
- 业经(38162)
- 贸(30927)
- 贸易(30908)
- 易(29939)
- 学(29677)
- 农业(28602)
- 地方(27977)
- 制(26995)
- 务(26992)
- 财务(26901)
- 财务管理(26855)
- 技术(26484)
- 理论(26166)
- 企业财务(25431)
- 和(23589)
- 环境(22637)
- 划(21431)
- 银(21246)
- 机构
- 学院(500337)
- 大学(497864)
- 济(199475)
- 经济(195271)
- 管理(194704)
- 理学(168152)
- 研究(166310)
- 理学院(166291)
- 管理学(163151)
- 管理学院(162241)
- 中国(125575)
- 京(105773)
- 科学(105263)
- 财(90506)
- 农(89830)
- 所(84038)
- 业大(78812)
- 研究所(76607)
- 中心(75771)
- 江(75107)
- 财经(72550)
- 农业(70798)
- 经(66134)
- 北京(65847)
- 范(64060)
- 师范(63305)
- 院(60869)
- 州(60184)
- 经济学(59939)
- 技术(54901)
- 基金
- 项目(342200)
- 科学(268411)
- 基金(247572)
- 研究(245479)
- 家(218306)
- 国家(216457)
- 科学基金(185424)
- 社会(154969)
- 社会科(146879)
- 社会科学(146837)
- 省(134761)
- 基金项目(130426)
- 自然(122086)
- 自然科(119347)
- 自然科学(119314)
- 自然科学基金(117204)
- 划(113311)
- 教育(113197)
- 资助(101932)
- 编号(99170)
- 成果(79103)
- 重点(77442)
- 部(74051)
- 创(73143)
- 发(72982)
- 课题(68444)
- 创新(67975)
- 科研(65768)
- 国家社会(64035)
- 大学(63222)
- 期刊
- 济(217157)
- 经济(217157)
- 研究(140879)
- 中国(96692)
- 学报(84299)
- 农(81732)
- 科学(75302)
- 管理(74996)
- 财(71188)
- 大学(63652)
- 学学(60148)
- 农业(56296)
- 教育(54331)
- 技术(45808)
- 融(42524)
- 金融(42524)
- 业经(37411)
- 财经(35412)
- 经济研究(34892)
- 业(32422)
- 经(30537)
- 问题(28893)
- 图书(26134)
- 技术经济(25569)
- 贸(25150)
- 科技(25086)
- 版(24825)
- 商业(22938)
- 统计(22756)
- 现代(22454)
共检索到737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飞
本文在结合投入服务化技术创新的全域空间和局域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包含区域内要素相互作用技术进步因子在内的碳生产率空间格局演进再检验。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投入服务化创新存在显著的碳生产率提升关联增强趋势和路径依赖差异。目前,主要以产品的技术创新专利获取商贸流通业的碳生产率水平提升,对外部资本与低碳创新技术的依赖高于本土市场化,但外部经济创新对于商贸流通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这一过程中的投入服务化碳生产率改进刺激作用则弱于对外贸易增长拉动,研发人员投入、服务业增值成为投入服务化要素在局部空间域
关键词:
投入服务化 技术创新 碳生产率 时空演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玲 胡顺华
当前,长三角商贸流通产业聚集的特征逐渐模糊,产业协同发展的趋势不够明显,不利于市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战略部署。为了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本文在传统面板模型基础之上构建了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商贸流通产业空间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长三角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与聚集的关键因素,充分利用面板模型的空间关联性,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间商贸流通产业的溢出效应。经过LM检验和Husman检验的实证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影响因素对长三角地区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正向推动效果,周边城市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会对该地区城市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长三角地区更要把握产业聚集带来的经济效应,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商贸流通产业稳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支援 陈星宇
基于2004—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ESDA方法分析长三角地区碳生产率的空间结构与集聚特征,建立SDM模型探究长三角地区碳生产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集聚结构长期保持稳定。(2)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不仅促进了本地碳生产率增长,还间接提高了周边城市的碳生产率;产业结构则在阻碍本地碳生产率增长的同时抑制了周边城市碳生产率的提高。(3)碳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存在正“U”型的曲线关系,当前所有城市均已跨过曲线拐点,表明低碳经济已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支援 陈星宇
基于2004—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ESDA方法分析长三角地区碳生产率的空间结构与集聚特征,建立SDM模型探究长三角地区碳生产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集聚结构长期保持稳定。(2)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规制不仅促进了本地碳生产率增长,还间接提高了周边城市的碳生产率;产业结构则在阻碍本地碳生产率增长的同时抑制了周边城市碳生产率的提高。(3)碳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存在正“U”型的曲线关系,当前所有城市均已跨过曲线拐点,表明低碳经济已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雪冬 江可申
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将制造业按结构属性分组考察了生产率与能源、环境的关系及门限效应。研究发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能耗系数为正、环境系数为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能耗系数不稳定。结果表明,在密集型行业分类组别下,在资本和出口交货门限范围之内,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能源影响为正,环境影响为负,且影响程度大,超越门限范围则影响程度减小,在外资占比门限条件下,两类行业能耗、环境系数表现为超越门限后统计显著。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在一定门限范围内环境影响为正的情况。区域分组后,在行业出口交货值门限下上海和浙江表现为能源为正、环境为负,且小于门限时影响程度最大。外资比例江苏与上海在一定门限区间内,能源为正,环境为负向影响,且两个系数在整个区间内最大,浙江则表现为低于第一门限时,能耗和环境影响的显著且均为正的特点。资本额门限条件下,江苏表现为能耗为正、环境为负,且资本大于门限值时,影响最大;浙江在第一和第二门限之间时,仅能源影响显著系数为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施卫东 高雅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4-2010年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的历年均值的变动情况,并从城市层面进行了市际差异的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看,在分析期间长三角金融服务业集聚历年TFP增长率均为正,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TFP增长的速度则呈现下降的趋势,技术进步是金融业TFP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效率的变化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TFP的增长。长三角金融服务业集聚TFP变化与技术进步呈正相关,而与技术效率变化呈负相关,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下降并存。长三角金融服务业集聚技术效率的变化是纯技术效率变化与规模效率变化双重作用下的结果,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花 李烨 郭建杰 池长昀
文章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从邻近性理论出发,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Tobit随机效应面板模型,探讨区域间技术邻近对跨区域协同创新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同时考虑关系强度的中介作用和数字化水平邻近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技术邻近对跨区域协同创新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采用工具变量法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关系强度在技术邻近与跨区域协同创新质量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数字化水平邻近正向调节技术邻近与跨区域协同创新质量、技术邻近与关系强度间的关系,还调节了关系强度的中介效应。研究能够丰富邻近性的理论视角,为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提质增效提供新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瑞雪 司孟慧 张汉飞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金融集聚效应与区域工业绿色经济高效率发展的关系,对建立绿色高效工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选取2005—2019年长三角地区16个主要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及行业异质性。结果发现:金融集聚对长三角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保险业集聚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正相关关系,而银行业、证券业集聚水平较低和过高都会制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集聚都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门槛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寒松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回归下,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分地区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具有较大差异,并呈“自上而下”递增趋势;通过添加中介变量后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促进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加强各地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韧性战略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黄永春
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发现,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通过逐渐增加的经验、知识融合与知识编码,能够提高其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能力。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长三角地区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关联,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到越高的阶段,获取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对于升级到较高阶段的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政府部门应为其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主体性作用,推动其进行突破性创新,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
国际代工 制造业 技术创新 长三角地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书友 李建姝
基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机理,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SBM-GML模型测算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科技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集聚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每提高1%,GTFP就会增长0.104%;相邻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GTFP的提升有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若忽略这种影响,则会大大降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城市GTFP影响的提升作用。最后,为发挥科技服务业集聚对GTFP的促进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吴永慧 赵杨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随着竞争的加剧,协同创新成为中小企业提高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识别和归纳了影响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五类因素和九类协同模式,并基于长三角16个城市316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数据,诠释了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式、影响因素与其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揭示:影响企业协同创新的"企业主体"、"知识与技术"、"协同机制"、"协同网络"、"社会关系网络"五类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影响企业协同创新的"企业主体"、"知识与技术"、"协同机制"、"协同网络"四类因素对企业协同模式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然而,"社会关系网络"因素对企业协同模式作用不显著;此外,结果...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协同模式 影响因素 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姚先国 薛强军 黄先海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度了1999—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国民经济的技术效率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并研究了2005年各城市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经济效率所需要调整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数量。文章认为提高产业技术效率,优化投入要素的组合比例,加快技术引进和技术追赶步伐是推进长三角地区GDP增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技术效率 技术创新 GDP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勇 樊杰 刘汉初 赵腾宇
数字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的发展核心驱动力,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创新的区域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有助于推动地区数字经济布局及其高质量发展。基于数字经济与专利国际分类号的对应关系获取了2003—2018年数字经济的专利产出数据,并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创新规模和活力呈现明显空间分异特征,在上海市、江苏南部、浙江东北部、安徽中部形成集聚分布的格局,集聚程度呈降低趋势。(2)莫兰指数及空间计量的结果均显示长三角地区的数字技术创新规模和活力具有较为显著空间溢出效应。(3)结果证实经济发展、人力资本、资本富集、数字接入、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污染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字技术创新的技术经济范式转变为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赶超机会,未来相对落后地区高质量发展还要更多关注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诣遂 徐洪波
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基于2008-201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流通业效率及结构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流通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尽管一直处于提升的态势,但局部时段波动也是显著的。根据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指标的结果,技术进步指数不断趋好,但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表现得不容乐观,特别是2016年后表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成为影响流通业效率提升的重要瓶颈。根据细分产业结果,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趋势较为显著,而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却表现得较为逊色,且批发和零售业的变化态势与流通业总体是高度相似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集聚、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长三角20个制造行业的实证分析
长三角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动因分析
长三角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时空演化
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影响因素
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2003年-2011年)——基于Malmquist指数法
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分析
环境约束下长三角经济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分析
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展格局研究——基于要素生产率三重分解的视角
环境技术效率、绿色生产率与可持续发展: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