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3)
2023(7633)
2022(6489)
2021(5918)
2020(5052)
2019(11506)
2018(11099)
2017(21125)
2016(11249)
2015(12754)
2014(12555)
2013(12520)
2012(12020)
2011(10535)
2010(11084)
2009(10765)
2008(9729)
2007(8976)
2006(8147)
2005(7616)
作者
(34337)
(28325)
(28289)
(26949)
(18225)
(13823)
(13083)
(10929)
(10809)
(10420)
(9596)
(9565)
(9184)
(9104)
(9064)
(8861)
(8498)
(8399)
(8367)
(8086)
(7124)
(6864)
(6860)
(6469)
(6364)
(6349)
(6337)
(6327)
(6010)
(5881)
学科
(40596)
经济(40546)
(33934)
管理(31155)
(26071)
企业(26071)
(25536)
金融(25535)
(23039)
银行(23017)
(22361)
中国(19546)
方法(18880)
数学(16257)
(16140)
数学方法(15868)
(15310)
贸易(15297)
(15116)
(13460)
(11812)
(11095)
中国金融(11023)
(10681)
(9807)
财务(9774)
财务管理(9743)
业经(9513)
地方(9436)
企业财务(9250)
机构
大学(159171)
学院(156449)
(63498)
经济(61807)
管理(55554)
研究(54851)
中国(50112)
理学(46387)
理学院(45836)
管理学(44716)
管理学院(44448)
(34768)
科学(34636)
(33030)
(29319)
(28997)
中心(28183)
研究所(25998)
(25547)
财经(25219)
业大(24000)
农业(22981)
(22750)
北京(22262)
(20895)
经济学(20888)
(20070)
(19098)
(18969)
经济学院(18915)
基金
项目(101639)
科学(78627)
基金(73969)
研究(71208)
(65523)
国家(65008)
科学基金(54890)
社会(44621)
社会科(42467)
社会科学(42455)
(39297)
基金项目(37824)
自然(35913)
自然科(35202)
自然科学(35195)
自然科学基金(34556)
(33099)
资助(31893)
教育(31602)
编号(28199)
成果(24348)
重点(23176)
(21638)
(21616)
(20962)
科研(20095)
创新(19809)
课题(19307)
计划(19245)
国家社会(19081)
期刊
(68851)
经济(68851)
研究(48196)
中国(36830)
(31387)
金融(31387)
学报(30341)
(26979)
(26384)
科学(24441)
大学(22727)
学学(21234)
管理(21134)
农业(16590)
教育(14792)
技术(13268)
财经(12943)
图书(12824)
经济研究(11582)
(11163)
(10839)
国际(9799)
统计(9553)
业经(9326)
书馆(9272)
图书馆(9272)
理论(8988)
问题(8800)
(8420)
实践(8237)
共检索到259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宪春  
编制物质产品和劳务投入产出表,必然会遇到如何在各个部门之间分摊金融部门的总产出的问题。 金融部门的营业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经营汇、兑、结算、代办等业务获得的手续费收入,一部分为运用存款(包括发行金融债券等吸收的资金)所获得的利息、红利与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利息的差额。SNA建设,前一部分为金融部门的真实服务费用,后一部分为金融部门的虚拟服务费用。真实服务费用应当分配到接受这种服务的各个部门,分别作为相应部门的中间消耗或最终消费,对此,没有什么异议。但对于虚拟服务费用的分摊,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野  胡聃  
居民在消费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即在消费隐含其中的虚拟水,并且虚拟水的消费量远大于实物形态的水的消耗。不同消费模式对水资源的需求差异很大。文章借助投入产出方法计算了2002年中国各省及城乡居民的虚拟水消费情况,并分析了造成虚拟水消费差距的原因。结果表明,人均虚拟水消费量省际间及城乡间差异显著,基本是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城镇高于农村;每万元消费的虚拟水含量省际间及城乡间也有所不同,基本是欠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农村高于城镇。分析认为,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圣林  邱国玉  熊育久  
虚拟水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一种途径。投入产出法是研究虚拟水的主要方法之一,可分为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SRIO)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鉴于SRIO和MRIO单独应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论文提出同时运用单区域投入产出表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研究虚拟水,即:利用SRIO计算完全用水系数,并直接利用单区域投入产出表区分本地水足迹与外来水足迹,再根据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分析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广东省的案例研究显示:①2007年广东省水足迹为333.9×108m3,其中本地水足迹223.6×108m3,外来水足迹110.3×108m3;②广东省同年虚拟水输出量445.4×108m3,输入量454.1×1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忠  张继良  
虚拟水战略是水资源社会化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应用地区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剔出外地调入品影响,通过本地完全需水系数,以及完全需水量与直接用水量比较,计算了张掖市产业间虚拟水的净转移以及区域虚拟水的调入调出,进一步构造了产业间虚拟水转移矩阵,清晰量化各产业间虚拟水的转移去向。结果表明,种植业及其他农业是虚拟水最大的净转移和输出部门,利用的水实际向制造业和畜牧业大量转移,畜牧业又将种植业转移来的水大部分输出外地。通过量化经济部门之间对水资源需求的数量关联效应,从投入产出分析视角为张掖市水需求管理提供新的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玉桃  蒋璐  
本文引入了虚拟水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虚拟水贸易的计算模型。在《2007年投入产出表》基础上,依据投入产出分析原理,计算分析了中国17个行业的各种用水系数和虚拟水进出口量。结果表明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是虚拟水净出口最大的三个行业。其中食品制造业间接用水较高,这启示我们对于这类行业,应从整个生产过程中去寻找用水源头,抓住重点,降低其用水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苑清敏  张枭  李健  
文章针对京津冀伴随产业链和产品消费转移而引起的生态环境补偿问题,基于投入产出表模型核算京津冀三地虚拟碳足迹和虚拟固废足迹,进而明确区域间土地资源面积合作补偿和量化补偿额度关系,进行区域补偿方式差异性的合作生态补偿研究。在此基础上,给出京津冀针对大气、土地资源合作补偿机制,为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双英  陆文聪  
分析各产业虚拟水消费与贸易状况对建立江西特色的水资源利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并结合水资源公报、中国环境年鉴等统计资料,对2007年江西省各经济部门虚拟水消费与贸易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计算出各产业部门的用水量及相应的用水系数,并分析了各部门之间用水相关关系;编制了2007年各部门虚拟水转移矩阵。江西省水资源消耗较大的部门为种植业、畜牧业部门,水资源出口结构不够合理,需优化农、畜产品输出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同时设定防止水质型缺水的政策保障;适度发展耗水量大的第三产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旭  杨志峰  陈彬  
虚拟水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费的水资源量,其贸易和消费的研究是这一概念应用的两个主要方向。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总结出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的虚拟水贸易及消费的计算模型,并同时提出水足迹的计算模型。利用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了当年中国的直接用水系数、虚拟水含量、最终消费的虚拟水量、水足迹以及虚拟水的进出口贸易量等指标。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及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是虚拟水直接系数和虚拟水含量最大的两个部门,其它部门的虚拟水含量均以间接系数为主,尤以轻工业的5个部门较大;农业最终需求相对较小而虚拟水消费相对较大,服务业则相反,而工业因为最终需求较大导致虚拟水消费较大;我国城镇居民的水足迹明显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干无涉  
金融部门增加值及虚拟服务费用的计算,是个比较特殊的问题,在SNA体系中,金融部门收入分为两部分:一是利息收入,二是手续费收入。利息收入只是作为财产收入,而不作为生产服务成果来处理。但由于手续费收入不能弥补业务开支,使营业盈余及增加值出现负值。因此还要加上一笔虚拟服务费(利息收入净额)。而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为避免财产收入计入,又需要把这笔虚拟服务费用加以扣除。同时,SNA体系没有划分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利息收入才是本企业的收入,把利息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计入增加值。而MPS体系利息的计算了方法正好相反,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值构成中利息是指扣除利息收入的净支出利息。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利息核算方法。目前,国家统计局颁发的《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计算方案》),金融部门增加值及虚拟服务费用,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振源  
纯部门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基于产品工艺假定或部门工艺假定。现有统计学教材只是基于上述假定直接给出结论,既未指出假定的具体含义,也未详细推导其过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阐述了这两个假定的具体含义,并基于这两个假定推导了纯部门投入产出表编制的全过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檀勤良  韩健  刘源  
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核算了我国各省份间的净虚拟水流量,并通过关联分析及量化的风险指标表征了虚拟水流动对输入地区的风险缓解与输出地区的风险增加作用。结果表明:净虚拟水流动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明显差异,与虚拟水输入地区相比,输出地区集中于新疆、黑龙江、安徽等个别省份,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净虚拟水高达1.92×10~(10)吨。地区间通过虚拟水的流动实现了水资源短缺风险的传递,虚拟水输出与输入双方增加或减少的风险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新疆地区输出虚拟水增加的风险明显大于其输入对象降低的风险。从风险传递价值的角度出发,可通过调整行业税收、刺激跨区域消费或生产结构优化等方式适当鼓励黑龙江省与安徽省的虚拟水输出,减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虚拟水输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启荣  高敬峰  
本文首先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了2002-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的虚拟水量,然后,从节约水资源的角度,实证分析了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向国外输出的虚拟水量大于进口贸易从国外输入虚拟水量,而且由于前者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后者,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净输出水资源量迅速增长;研究还表明,我国出口贸易中的高耗水产品所占比重较大,而进口贸易中高耗水产品所占比重较小,这说明,我国的外贸结构不利于节约水资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雪妮  
我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加剧了水危机的可能,将虚拟水战略运用在我国区域间贸易为缓解贫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提供了理论思路。本文以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研究2002-2007年我国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以论证我国现有的区域间贸易是否真正起到了缓解贫水压力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由于用水效率的不同及部门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同,各地区不同部门直接用水系数、间接用水系数和拉动系数各不相同;部分贫水地区更多的输出用水系数大的产品,而富水地区更多的输出用水系数较低的商品;区域间虚拟水贸易仅缓解我国部分贫水地区水资源短缺情况,部分贫水地区大量净输出虚拟水,富水地区虚拟水大量净流入或仅仅保持了当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梅燕  沈浩军  
基于"虚拟水"理论,利用2005年和2007年浙江省的投入产出表(延长表)和各产业部门的用水数据,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构建价值型-实物型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并分析了2005年和2007年浙江省各产业部门的虚拟水贸易量。结果表明:浙江省通过商品贸易向他省和国外输出的虚拟水主要集中在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通过商品贸易向省内输入的虚拟水集中在农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加工制造业、采掘业和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从虚拟水贸易结构来看,农业和重工业为净输入虚拟水贸易行业,轻工业为净输出虚拟水贸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才志  杜杭成  刘淑彬  
运用水资源扩展型的投入产出法计算并分析了辽宁省2012年各产业部门的用水系数、最终消费、内部转移和外部贸易情况。结果显示:(1)辽宁省农业部门的直接、完全用水系数最大,各部门用水放大系数变化存在差异;(2)虚拟水消耗量和经济价值不匹配,产业用水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3)农业是最大的虚拟水净输出部门,部门间主要的流出-流入组合包括农业-轻工业,采选业-重工业,重工业-建筑业;(4)辽宁省是虚拟水净输出地区,重工业部门的虚拟水贸易量最大且以虚拟水输出为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