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4)
- 2023(7781)
- 2022(6586)
- 2021(5907)
- 2020(4905)
- 2019(11062)
- 2018(10615)
- 2017(20902)
- 2016(11155)
- 2015(11703)
- 2014(11173)
- 2013(11150)
- 2012(10236)
- 2011(9033)
- 2010(8897)
- 2009(7982)
- 2008(7582)
- 2007(6560)
- 2006(5692)
- 2005(5010)
- 学科
- 济(51145)
- 经济(51101)
- 业(32434)
- 管理(30707)
- 方法(25428)
- 企(23922)
- 企业(23922)
- 数学(23733)
- 数学方法(23614)
- 贸(14912)
- 贸易(14910)
- 易(14670)
- 财(14526)
- 农(14066)
- 中国(12276)
- 出(12160)
- 农业(9878)
- 学(9817)
- 业经(9741)
- 地方(9669)
- 口(8543)
- 出口(8540)
- 出口贸易(8540)
- 制(8301)
- 技术(7983)
- 务(7874)
- 产业(7873)
- 财务(7871)
- 财务管理(7860)
- 企业财务(7488)
- 机构
- 大学(158224)
- 学院(156891)
- 济(74450)
- 经济(73516)
- 管理(60635)
- 研究(55185)
- 理学(54116)
- 理学院(53529)
- 管理学(52702)
- 管理学院(52436)
- 中国(40767)
- 科学(34470)
- 农(34353)
- 京(31911)
- 财(31386)
- 业大(28364)
- 所(28157)
- 农业(27486)
- 研究所(26111)
- 财经(25927)
- 经济学(25056)
- 中心(24592)
- 经(23944)
- 经济学院(23142)
- 江(21718)
- 院(19828)
- 财经大学(19587)
- 北京(19123)
- 农业大学(18552)
- 经济管理(18273)
- 基金
- 项目(115276)
- 科学(91741)
- 基金(88130)
- 家(80240)
- 国家(79642)
- 研究(75983)
- 科学基金(67739)
- 社会(53333)
- 社会科(50984)
- 社会科学(50975)
- 基金项目(46779)
- 自然(45132)
- 自然科(44215)
- 自然科学(44201)
- 省(43590)
- 自然科学基金(43493)
- 划(37197)
- 资助(35815)
- 教育(33952)
- 编号(26434)
- 重点(26418)
- 部(26206)
- 发(25008)
- 创(24413)
- 国家社会(23976)
- 创新(23063)
- 科研(22814)
- 计划(22636)
- 教育部(22274)
- 业(21756)
共检索到217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莉 周方
本文以投入产出表为框架,建立经济系统的数学模型,探讨投入产出结构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对于经济系统中任何一个部门,当产出的部门结构与投入的部门结构相同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只取决于实物型投入系数的变动,而与部门产出的变动无关。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投入结构 产出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红瑞,冉圣宏
1投入产出模型简介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应用,人们可以深入地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来研究各种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通常是把投入产出模型加以扩展,在原有的投入产出模型中增加m行和m列,m个行表示污染物的种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田旭
文章基于2004—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生猪养殖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变系数生产函数估计生猪养殖的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并利用新增长核算法测算生猪养殖TFP的增长率及其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生猪养殖的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均呈现动态变化特征。其中,资本产出弹性在4种生猪养殖模式中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劳动产出弹性在散养模式中呈现下降趋势,但在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模式中趋于稳定。(2)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TFP增长率的均值依次为0.338%、0.378%、0.636%、0.719%,其中,与要素无关的TFP是生猪养殖TFP增长的首要来源。(3)在4种生猪养殖模式中,投入要素和TFP均能驱动生猪养殖产出增长,但投入要素的驱动效应要大于TFP的驱动效应。在投入要素内部,资本投入是驱动生猪养殖产出增长的第一要素。在TFP内部,与要素无关的TFP对产出增长的贡献最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剑平 程时雄
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以中国工业行业(1993~2006年)为研究对象,在将R&D资本存量分为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对它们对生产率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总体行业样本下除了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影响不确定外,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在不同时段、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产权结构等约束条件下,虽然一些R&D投入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抑制,但大多数R&D投入仍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关键词:
R&D资本存量 技术溢出效应 生产率增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亮 余康
基于1978—2017年粮食主产区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和O’Donnell提出的加总数量框架,采用Hicks—Moorsteen指数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彻底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混合效率,通过测度混合效率对主产区粮食TFP增长的贡献,进而评估要素投入结构对主产区粮食TFP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主产区粮食TFP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而要素投入结构对主产区粮食TFP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异质性。1978—2004年内蒙古、河南、辽宁和吉林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化促进了粮食TFP的增长,而其余省份则阻碍了粮食TFP的增长;2005—2017年黑龙江、吉林、河北和安徽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化推动了粮食TFP的增长,而其余省份则相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云霞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基础构造创新产出变量,并结合资本存量、工业化水平和出口规模等变量,分区域考察了我国创新产出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结果发现,发明专利对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有反作用,而实用新型专利则有不太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此外,工业化水平和出口规模均显示出不同的影响。这说明,在国内产业结构尚不够优化的条件下,短期内创新产出的增加并不一定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专利 创新 劳动生产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武彦民 杨峥
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大量出让、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考量城市面积的快速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高低具有重要意义。土地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生产要素,由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使得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土地财政政策,这致使城市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Solow模型进行扩展,使用我国1999—2009年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城市产出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虽都呈现出上涨的趋势,但每个省市都存在土地使用效率不高问题。通过区域划分估算全国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并使用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各地区不同的增长方式,并针对土地财政、城市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卫平
运用T orngv ist-T he il指数法和增长账户法测算了1985~2003年期间我国TFP的变动及其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85~2003年我国玉米TFP的年均增长率为2.23%,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66.13%。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玉米TFP增长还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粮食生产和流通制度的变革,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玉米市场价格变动可能是产生玉米TFP生产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产出增长源泉 中国玉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兵
通过构建劳动生产率和TFP增长的分解方程,强调了结构转变通过劳动在不同部门间的重新配置以及不同部门间资本深化的效率差别对生产率的影响,重新考察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结构转变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以劳动生产率还是TFP作为生产率的度量指标,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转变并没有导致显著的"结构红利假说"现象,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产业内部的资本深化;要素再配置效率的下降,尤其是差别资本深化效应为负是造成结构转变效应逐期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生产率 结构转变 结构红利 资本深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程大中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在生产者服务的本来意义上,而不是从具体的带有生产者服务特性的服务部门出发,对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进行经验研究,由此得出一些基本结论:1981年以来,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服务业的生产者服务功能逐渐显现,但与英、美等国相比,中国生产者服务占国民总产出比重偏低;中国服务业及其有关分部门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或部门的前后向联系效应相对较弱,说明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不仅不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应有的带动作用,而且其本身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也不大。
关键词:
服务业 生产者服务(业) 投入—产出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晶晶 黄繁华
本文从分工角度出发,应用投入产出表分析方法将技术因素、最终需求因素以及进出口因素统一在一个框架内,考察几种因素作用下的中国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是中国近年来总产出增长最快的部门,是制造业经济发展、技术变迁的最大受益部门,1997~2002年间,生产性服务业总产出增加了约151.13%,其中有约1/4的产出增长是由制造业部门来推动的,制造业部门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巨大。
关键词:
分工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有为 徐康宁
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PIM)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资本和物质资本存量,并利用扩展 Cobb-Douglas 生产函数模型对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本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研发资本产出弹性的行业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研发资本累积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贡献,其贡献水平有提高趋势。就细分行业而言,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和电子类制造业的研发资本产出弹性相对较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对我国改革以来技术结构及生产率结构与产出结构的变动关系作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1984年以来产出结构失衡的发展,是与技术结构以及综合生产率结构的失衡状态密切相关的,其基本表现是技术结构过多地向第二次产业倾斜,导致第一次产业的技术进步过于缓慢。因此,在90年代要使产业结构关系趋于协调,必须促进技术结构的协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新刚 袁晓波 宋建学
0.引言 静态投入产出模型反映的是一个确定时期国民经济中社会总产品的分配的使用情况、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量来源以及劳动力资源分配与使用情况等。实际上,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扩大再生产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