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
2023(8)
2022(7)
2021(6)
2020(5)
2019(15)
2018(7)
2017(31)
2016(13)
2015(14)
2014(8)
2013(13)
2012(18)
2011(7)
2010(12)
2009(11)
2008(6)
2007(10)
2006(6)
2005(8)
作者
(42)
(30)
(30)
(22)
(21)
(12)
(12)
(11)
(11)
(9)
(9)
(9)
(9)
(9)
(8)
(8)
(7)
(7)
(7)
(7)
(7)
(7)
(7)
(7)
(7)
(6)
(6)
(6)
(6)
(6)
学科
管理(40)
(24)
(21)
经济(21)
(20)
企业(20)
教育(18)
中国(13)
学校(13)
工作(12)
教学(11)
(10)
业经(9)
(9)
研究(9)
读者(8)
(7)
农业(7)
德育(7)
思想(7)
思想政治(7)
改革(7)
政治(7)
政治教育(7)
治教(7)
理论(7)
(7)
体制(6)
供销(6)
(6)
机构
大学(164)
学院(144)
管理(67)
理学(54)
理学院(54)
管理学(53)
管理学院(53)
(51)
经济(47)
研究(42)
(39)
中国(36)
教育(35)
业大(33)
(32)
经济管理(32)
师范(28)
(28)
(27)
(25)
中心(24)
农业(23)
北京(23)
(23)
科技(21)
农业大学(20)
图书(20)
师范大学(19)
技术(19)
科学(19)
基金
项目(91)
研究(80)
科学(74)
基金(72)
国家(56)
(56)
科学基金(56)
教育(51)
社会(44)
自然(42)
社会科(41)
社会科学(41)
编号(41)
自然科(40)
自然科学(40)
自然科学基金(40)
基金项目(38)
(33)
(31)
成果(28)
(27)
(26)
项目编号(26)
人文(25)
(25)
创新(24)
教育部(24)
规划(23)
大学(22)
课题(22)
期刊
中国(78)
教育(70)
研究(55)
(44)
经济(44)
高等(33)
(32)
高等教育(28)
图书(27)
大学(24)
农业(23)
学报(20)
管理(19)
科学(18)
(17)
书馆(16)
图书馆(16)
学学(16)
情报(16)
技术(15)
(14)
(13)
教研(13)
高教(13)
工作(11)
情报工作(11)
(11)
社会(11)
社会科(11)
社会科学(11)
共检索到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林  
今年是新中国民办高校恢复发展25年。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在近乎“一穷二白”基础上起步,历尽艰难坎坷不断发展,在自身成长壮大的同时,为满足广大群众子女升学需要,为把大批有志青年培养成为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实用人才,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着先天不足后天不利的缺陷,在长期发展中积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云彪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考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大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完成新使命,实现特色办学就成为必然选择。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水清  
在归纳总结人文计算的价值意义并简单回顾人文计算产生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比了人文计算与数字人文两个概念的异同,认为用人文计算表述更精准,数字人文一词有一定的歧义。分析了当前人文计算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人文计算的五阶段范式作为人文计算的规范化研究方法,并对其中的若干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蔡劲松  
科技创新实力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努力实现高校创新资源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结合,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前沿和经济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密切产学研结合为主线,以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为依托,以培养创新人才与产出创新成果为目标,以创新科技工作体制与机制为动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左鹏  
如果动摇了根本原则,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引领社会思潮也就成了隔山打牛、隔靴搔痒。针对各种思想势力竞相抢滩网络舆论新阵地和大学师生成为最主要上网群体的现实,高校社会思潮引领工作的重点也应实现战略转移。决不当开明绅士,搞"爱惜羽毛"那一套,而是把握好时、度、效,对于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欣  
城镇化过程是按照经济规律循序渐进的,拉美和欧美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与反思。建设城镇化应当把握关键,切实保障人民权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镇化进程中的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使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超  
我国人口众多,但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尤其是优质、较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长期以来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央的决策,我国高等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快速扩大招生规模,全国高校普通生在校生人数成倍增长。中国人以其特有的方式把高等教育这趟列车驶入高速轨道,并且比较平稳地运行了7年。在办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罗志尧  
本文对新建图书馆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介绍。这是设计单位设计的主要依据 ,也是保证新建图书馆较好地符合使用要求的关键环节。因此 ,在项目建议书中应当对此涉及到的各方面都进行详细的交待。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元忠  
图书馆人参与建筑施工,是对图书馆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的把握,应参与施工图会商,了解施工组织设计,重视施工过程中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参与电气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黑建敏  
被学校录取的张志刚没有到校报到,到校报到的张志刚又不是被录取的张志刚,在入学的张志刚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之际,这一阴差阳错的招生事故终于大白天下。受害者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事件经过,一时间包括国家级的报纸和电视台纷纷介入其中,河南师范大学瞬间被推入媒体焦点,面对突然而至的危机,学校管理层从容应对,通过反应速度到位、危机认识到位、应对措施到位和善后总结到位四个方面的步骤,紧紧抓住危机转化的主动权,成功化解了危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娟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然而由于对办学自主权的性质认识不清,导致落实无力。权力与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法理概念,办学自主权是高校的基本权利,厘清权利性质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关键。实现高校办学自主权利的回归,首先高校自身要把落实办学自主权看作是权利的回归而非权力的赋予;其次要积极主动地行使自己的基本权利;再次,政府部门、全社会法律制度等要对高校正确行使办学自主权予以支持和尊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杨钋  马玉洁  
以往研究表明大学期间的学习性和社会性投入与毕业生早期在劳动力市场的表现密切相关,它们是影响求职和就业结果的关键大学行为。为了解这些关键大学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尝试利用"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项目的本科生追踪调查数据来估计主观收入预期对大学生第一、第二和第三学年的学习性和社会性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预期不仅会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也会显著促进社会性投入,且对学习投入的作用更大。从影响机制来看,收入预期既可以直接调整关键大学行为,又可以作为个人能力对大学投入作用的中介变量来间接影响在校学生的投入水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雄文  
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要求高校必须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正确认识和处理四方面的相互关系更新观念是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前提;创新机制是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基础;科学决策是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关键;完善制度是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的保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中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同政府部门的行为不规范直接相关 :它是在政府分配政策导向下、在政府“角色”扭曲过程中、在体制转轨时期的“制度真空”状态下产生并拉大的。因此应当实行以规范政府行为为主要线索来解决收入分配矛盾的政策措施 :调整政策 ,积极地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 ;端正角色 ,坚持以公共利益的极大化为政府的唯一行为动机 ;健全制度 ,建立、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将政策重心放在消除初次分配层面的“分配不公”上 ,并启用再分配层面的各种调节手段 ,求得“差距过大”状况的缓解。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庞海燕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牢固树立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紧紧抓住内涵建设的主旋律,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围绕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如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应用性,学科专业设置紧扣产业要求,发展路径选择突出合作教育,服务面向定位强调地方特色等,在强化内涵建设中要紧扣"改革""合作""提升"三个关键词,即突出"改革",强调创新;突出"合作",强调协同;突出"提升",强调质量。同时,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强化应用学科专业特色建设,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