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1)
- 2023(1734)
- 2022(1554)
- 2021(1470)
- 2020(1172)
- 2019(2953)
- 2018(2994)
- 2017(5792)
- 2016(3227)
- 2015(3653)
- 2014(3627)
- 2013(3488)
- 2012(3310)
- 2011(3044)
- 2010(3101)
- 2009(2778)
- 2008(2815)
- 2007(2793)
- 2006(2485)
- 2005(2375)
- 学科
- 济(14523)
- 经济(14514)
- 业(11206)
- 管理(10738)
- 企(10433)
- 企业(10433)
- 方法(5355)
- 农(4764)
- 贸(4541)
- 贸易(4538)
- 易(4427)
- 数学(4404)
- 数学方法(4348)
- 业经(3461)
- 策(3337)
- 中国(3220)
- 产品(3158)
- 市场(3138)
- 地方(2967)
- 划(2833)
- 经营(2794)
- 制(2634)
- 物价(2571)
- 销(2468)
- 供销(2463)
- 价格(2420)
- 决策(2399)
- 计划(2370)
- 技术(2344)
- 农产(2218)
- 机构
- 学院(44696)
- 大学(43256)
- 济(19956)
- 经济(19491)
- 管理(18927)
- 理学(16137)
- 理学院(15977)
- 管理学(15808)
- 管理学院(15699)
- 研究(14567)
- 中国(11728)
- 京(9097)
- 财(8280)
- 江(7380)
- 科学(7310)
- 所(6875)
- 财经(6715)
- 中心(6594)
- 经(6043)
- 研究所(6040)
- 北京(5864)
- 州(5734)
- 范(5506)
- 师范(5475)
- 农(5400)
- 院(5389)
- 商学(5282)
- 经济学(5260)
- 商学院(5227)
- 财经大学(4995)
共检索到72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为我国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目前窗口仍在敞开,但时间已经非常有限。"建议立足大国的角度高瞻远瞩,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一是深入发达国家大量购买油田矿山,或相关企业股票;二是加快建设我国的国家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加大原油储备力度,以备在下一轮价格上涨到来之时,有充足的库存进行逆周期调节。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出乎多数人的预料。而关于下跌及其影响,市场亦有各种解读。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郑辉 周栎伟
由于长期发展面临资源瓶颈,中国对大宗商品的进口依赖程度与日俱增。随着世界经济衰退,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下跌,这对中国长期以来扩大世界资源份额的诉求是个机会。但是,中国作为一个资源进口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太大,其行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能力,可以通过改变当期及未来的供求关系,甚至通过影响市场整体的预期来改变市场的均衡价格,因而在中国政府不行动或拉长操作时段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完全可能处于一个更低的水平。因此,在价格刚开始下跌的阶段,中国就大举入市维持价格,其理由并不充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钫
2015年7月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新一波快速下跌形成了对国内经济领域的深刻影响。本文认为,此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受供给偏多,矛盾加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我国经济总体利大于弊。为此,国内应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趋利避害,着眼长期推动国内经济平稳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季剑军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在短期内享受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带来的红利,但本轮下跌行情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也日益明显。近期,各主要经济体为克服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不利影响业采取了多种措施,为我国未来防范输入性通缩以及经济下行风险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大宗商品 价格下跌 政策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继源 陈璋 龙少波 周晓波
本文使用名义增加值变化来表示成本红利大小,通过Ghosh价格变动模型推导了成本红利的计算公式。依据WIoD中国非竞争投入产出表,实证测算了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我国各行业增加值的影响幅度。结果发现,国内28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的增加值得到了提升,建筑业、交通运输、水电气供应等行业明显受益,增加值分别提高了5.61%、2.70%和2.20%,金属冶炼和非金融冶炼等产能过剩行业的成本红利弱于预期,行业增加值提升度仅为0.65%和0.21%,而采掘业、原油加工、废品回收行业受到了较大负面冲击,增加值降幅高达16.22%、14.98%和8.36%。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近日有媒体报道,美联储正酝酿货币政策转向,欲结束其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直使用的量化宽松政策。由此,主流观点认为,美联储一旦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将致使美元指数长期趋势由弱转强,不断走高,进而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一些研究报告根据这一逻辑推论,认为大宗商品价格将进入漫漫熊市。由于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企业界大多关注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所以我们就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继源 陈 璋 龙少波 周晓波
本文使用名义增加值变化来表示成本红利大小,通过Ghosh价格变动模型推导了成本红利的计算公式。依据WIOD中国非竞争投入产出表,实证测算了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我国各行业增加值的影响幅度。结果发现,国内28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的增加值得到了提升,建筑业、交通运输、水电气供应等行业明显受益,增加值分别提高了5.61%、2.70%和2.20%,金属冶炼和非金融冶炼等产能过剩行业的成本红利弱于预期,行业增加值提升度仅为0.65%和0.21%,而采掘业、原油加工、废品回收行业受到了较大负面冲击,增加值降幅高达16.22%、14.98%和8.36%。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石宇
开始于2007年的次级债危机在最近几个月全面爆发,先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华尔街巨头们纷纷倒下;接着受此影响,美股与去年同期最高点相比下跌幅度超过40%,欧洲主要国家如英、法、德、意等国家的股票市场也相继下跌超过30%,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香港的股市也遭受重大下挫,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全球各个行业全面衰退的导火索。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瑞庭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投资活动低迷、商品市场需求疲软以及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长期下跌,既源于全球供给持续过剩等供给侧因素和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放缓等需求侧因素,更和美元持续走强、气候风险逐渐消退等因素紧密相关。对此,我国应着力完善大宗商品风险预警机制,积极争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逐步扩大大宗商品战略储备并继续推动能源供应体系多元化,以最大限度上减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体系的负面冲击。
关键词:
国家大宗商品价格 供给侧 需求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文寅 李丹丹
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涨的大行情,原油、铁矿石、铜、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创下了近年来新高。虽然2021年底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但在进入2022年后,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以及俄乌冲突的爆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位震荡的态势,这将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应密切关注俄乌局势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同时加强大宗商品贸易组织协调,进一步保障中国大宗商品进口贸易开展,积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保障中国经济安全。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 走势对策 经济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明 陆军
本文重点参照了中价国际指数的商品构成,利用主成分分析在数据降维处理方面的优势,通过商品价格数据自动生成权重的方式,构建了基于主成分方法的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CPI)。运用ARMA模型对CBCPI进行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领先工业企业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一期,领先工业品出场价格指数两期。
关键词:
大宗商品 价格指数 主成分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克新
2012年8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8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大宗商品价格形势与影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经济师陈克新认为,2012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先扬后抑的原因:一是欧债危机引发外需急剧萎缩;二是此前宏观调控对欧债危机的负面冲击估计不足,紧缩力度过大。从中长期看,大宗商品价格还将呈现向上趋势,只是暂时因欧债危机和经济减速被抑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新湖期货研究所课题组
资本周期也称朱格拉周期,主要是资本支出波动引起的经济波动。随着经济周期四个阶段的演变,大宗商品价格也呈现周期性波动。根据美国的经济周期和大宗商品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国际大宗商品的周期性波动较为明显,在过热、滞胀阶段,能源类大宗商品和工业品的走势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即能源类的收益明显优于工业品。根据中国资本周期和国内大宗商品的波动研究,发现国内大宗商品沪铜和沪胶的周期性较为明显,而大豆的周期性不明显。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耀青 孙泽生
本文基于中国日度大宗商品金融市场货币流动数据,纳入货币市场和商品金融市场的流量和存量渠道以及周末、节假日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因素,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首次实证研究在引入国际市场不确定性条件下中国利率、货币流动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利率和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均对货币和商品金融市场间的均衡产生显著影响,并且从流量和存量两个渠道证明投机行为并不推升大宗商品价格,在大宗商品金融市场上存在周末效应和节假日效应。政策当局在应对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时应将注意力集中于大宗商品市场外影响实体供需及价格预期变化的风险因素以及因商品金融市场一体化带来的国际风险传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江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CPI变化的影响显而易见,在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以石油、农产品及金属矿产资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进口量不断攀升,已经对我国CPI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应采取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进口依赖、积极参与国际大宗商品定价、建立大宗商品战略储备等策略,不断提高我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能力。
关键词:
国际大宗商品 价格波动 CPI 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