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2)
2023(5484)
2022(4621)
2021(4161)
2020(3448)
2019(7756)
2018(7490)
2017(14356)
2016(7904)
2015(8903)
2014(8700)
2013(8603)
2012(8150)
2011(7677)
2010(7690)
2009(7021)
2008(6766)
2007(6383)
2006(5735)
2005(5249)
作者
(25090)
(20952)
(20874)
(19642)
(13343)
(10237)
(9334)
(8225)
(8028)
(7477)
(7216)
(7068)
(6963)
(6870)
(6804)
(6590)
(6578)
(6283)
(6271)
(5961)
(5428)
(5263)
(5194)
(4909)
(4847)
(4832)
(4611)
(4479)
(4314)
(4280)
学科
(38168)
经济(38141)
管理(21764)
(20717)
(17590)
企业(17590)
地方(12227)
方法(11877)
数学(10002)
数学方法(9858)
中国(9411)
(8680)
地方经济(8101)
(7820)
业经(7539)
(6600)
(6116)
贸易(6111)
农业(6064)
(5850)
(5782)
(5533)
(5499)
(5479)
技术(5417)
(5275)
环境(5159)
(5150)
金融(5149)
关系(5142)
机构
学院(114914)
大学(114423)
研究(46651)
(46047)
经济(44929)
管理(41001)
理学(34965)
理学院(34472)
管理学(33806)
管理学院(33594)
中国(33354)
科学(30263)
(25331)
(25000)
(24014)
研究所(22997)
中心(19960)
农业(19105)
(18826)
(18509)
业大(18499)
(17431)
(16184)
北京(15951)
师范(15942)
(14962)
(14742)
财经(14606)
科学院(14576)
技术(13981)
基金
项目(78444)
科学(61567)
基金(56176)
研究(54543)
(51422)
国家(51039)
科学基金(42149)
社会(33704)
社会科(31888)
社会科学(31879)
(31446)
基金项目(29072)
自然(28530)
自然科(27852)
自然科学(27840)
(27644)
自然科学基金(27365)
教育(25004)
资助(23291)
编号(21722)
重点(18923)
(18841)
成果(17759)
(16900)
课题(16470)
(16401)
计划(15852)
创新(15437)
科研(15095)
发展(14616)
期刊
(54626)
经济(54626)
研究(33256)
中国(25895)
(22090)
学报(21463)
科学(20069)
管理(17053)
大学(15336)
农业(15077)
学学(14480)
教育(14134)
(12806)
(10509)
金融(10509)
技术(9877)
业经(8950)
经济研究(8377)
(8230)
财经(7083)
问题(6830)
国际(6671)
(6362)
论坛(6362)
(6326)
(6180)
科技(5976)
资源(5862)
业大(5778)
(5751)
共检索到179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陆南泉  
从长远来看,把业已建立起来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到新的高度,需要积极与务实地发展两国经贸关系,不断提高两国之间经济利益的依存度,而加强中俄间的区域合作是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重要一环。这几年来,中俄区域合作有利因素在增加,突出表现在:两国相互战略依托关系不断强化;两国发展战略经济利益切合点在增多;确定了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因此,可以认为,中俄面临区域合作的战略机遇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简称《建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顾家騟  刘理才  
中国西北地区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的合作,在两国地方合作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中俄"两西"区域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富集,在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该区域合作当前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应充分认识其重要作用,建立务实、高效的合作机制,多途径、多方式地推进务实合作,尽快修建中俄喀纳斯直通公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  徐华  
中俄两国领导人面向未来已经达成边境区域合作开发共识,决定实现跨国战略对接,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之间合作关系,胡锦涛主席与梅德韦杰夫总统在2009年9月会晤中确认了这一重大战略导向,并以习近平副主席2010年3月访俄为标志进入了《合作规划纲要》的实施阶段。为此,必须明确认定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间实现跨国战略对接的现实价值,注重发挥跨国战略对接的综合优势,认真评估跨国战略对接的制约因素,进而正确做出跨国战略对接的对策创意。具体地说,中俄两国只有合作加快边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两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力度,协调实现贸易规范化和科技产业化,通过优化人才储备来发挥市场优势,注重加强各种形式的人文情感交流,特别是中国应当下工夫创建进入俄罗斯市场的知名品牌,才能推进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间实现跨国战略对接,才能创建中俄两国边境区域经济合作开发振兴带,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开发提供一个跨国战略对接范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清才  刘涛  
2014年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促使俄罗斯加快实施远东地区发展战略,更加积极地转向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俄罗斯制定了新的远东地区发展战略,加大远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远东地区首先建立了跨越式社会经济发展区,为吸引亚太地区国家投资创造更加优惠和更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俄罗斯新的远东地区发展战略为深化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平台,中俄两国将在能源资源、铁路和海港等基础设施建设、林业加工、金融和投资等各领域积极开展区域合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章豹  吴庆庆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文章剖析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尚未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原因;论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我国制造业的战略意义;提出了新世纪做大做强我国制造业的六点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必须深刻理解党中央对今后20年左右是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世界经济政治力量结构的巨大变化是战略机遇期的外部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国家制度建设是战略机遇期的基础和动力。战略危机和转机的并存与转化是把握战略机遇的关键。错失战略机遇期将导致极大的历史代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刚  
面向21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是中国展开战略性全方位经济外交的最佳时期,通过对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外交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经济外交的模式、力度、效果和目标,往往和一个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实际国力有很大关系,根据自身实际确定的经济外交战略才是有生命力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本文从总揽全局的高度探讨一些有时空跨度的重大问题,包括近10年来财政运行中的问题与矛盾分析、财政矛盾产生的体制性分析、战略机遇期财政在改革发展中需要承担的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财政自身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四个方面。文章认为,经济中的诸多矛盾正呈现向财政集中的趋势;财政矛盾成为考察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窗口,其解决也必须着眼于体制;未来财政运行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战略机遇期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财政职能总体上将进一步扩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于学军  
文章应用“人口机会窗口”理论,从人口转变的角度分析了“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战略机遇期的概念。文章认为,快速的人口转变将把中国带入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由于特殊的国情,特别是庞大的就业人口压力和老年人口负担,中国发挥“人口机会窗口”效应面临诸多的挑战。文章在介绍了东亚各国是如何借助“人口机会窗口”效应实现经济起飞的经验后指出,人口转变所带来的战略机遇期只是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要将潜在的机遇转换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必须辅之以及时而有效的发展战略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项义军  张金萍  
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等国共同构建的区域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则是中国实施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合作安排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目前,俄罗斯以欧亚经济联盟为依托的东移战略,与中国以"一带一路"为平台的向西战略对接的时机逐渐成熟。本文主要从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及与沿线第三国关系层面分析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对接可能面临的障碍和冲突,为破解中俄战略对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孙绪  
2013年,中俄两国元首和两国总理达成重要合作共识,将致力于将两国的政治互信转化为经济互动,将国家层面的合作转化为毗邻区域的地方合作,从而为全世界大国间和谐共处树立典范。两国最主要的毗邻区域——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前景广阔且意义重大。中俄已就改变传统的经济合作模式、打造创新性的合作模式,达成共识。中俄的经济合作已由简单的商品贸易发展到投资合作战略,2012年的中俄总理会晤期间,双方还签署协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