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0)
- 2023(10221)
- 2022(8131)
- 2021(7314)
- 2020(5940)
- 2019(13409)
- 2018(13222)
- 2017(23644)
- 2016(12277)
- 2015(13304)
- 2014(13117)
- 2013(12904)
- 2012(11665)
- 2011(9964)
- 2010(10509)
- 2009(9798)
- 2008(10037)
- 2007(9667)
- 2006(8528)
- 2005(7617)
- 学科
- 业(72048)
- 企(67886)
- 企业(67886)
- 管理(56875)
- 济(53822)
- 经济(53759)
- 业经(25716)
- 农(21028)
- 财(20504)
- 方法(19536)
- 技术(19127)
- 务(16489)
- 财务(16469)
- 财务管理(16461)
- 农业(15692)
- 中国(15667)
- 企业财务(15544)
- 技术管理(13274)
- 理论(12774)
- 策(12624)
- 制(12570)
- 和(12141)
- 划(12068)
- 数学(11906)
- 数学方法(11845)
- 地方(10822)
- 企业经济(10818)
- 经营(10433)
- 体(9860)
- 体制(8727)
- 机构
- 学院(175077)
- 大学(167311)
- 管理(74947)
- 济(74507)
- 经济(73104)
- 理学(63305)
- 理学院(62766)
- 管理学(62209)
- 管理学院(61856)
- 研究(50465)
- 中国(43189)
- 财(36231)
- 京(34728)
- 江(29411)
- 财经(27498)
- 科学(27086)
- 农(25416)
- 经(24879)
- 中心(24385)
- 州(23065)
- 所(23059)
- 商学(21944)
- 商学院(21761)
- 北京(21665)
- 业大(21621)
- 经济学(21225)
- 范(20608)
- 师范(20457)
- 研究所(20053)
- 经济管理(19999)
- 基金
- 项目(108858)
- 科学(88581)
- 研究(87998)
- 基金(77683)
- 家(64605)
- 国家(63879)
- 科学基金(58115)
- 社会(57670)
- 社会科(54617)
- 社会科学(54606)
- 省(46012)
- 基金项目(41298)
- 教育(39326)
- 编号(35990)
- 划(35560)
- 自然(34507)
- 自然科(33770)
- 自然科学(33765)
- 自然科学基金(33281)
- 创(30390)
- 业(29813)
- 资助(28696)
- 成果(28405)
- 创新(27131)
- 课题(25159)
- 发(24983)
- 制(24006)
- 重点(23929)
- 部(23371)
- 国家社会(23332)
共检索到279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庄建军 张志俭 葛中芹 施毅 徐骏 郑兴福 董婷 崔萌
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通过转变培养理念、改变工作思路、调整运行模式、完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式、突出创新创业、加强条件保障、注重文化建设等手段,不断探索和持续改革,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引入了"互联网+"时代下全天候的实验教学新方式,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实施了"前沿引领、突出创新、以人为本"的卓越本科人才培养新方法。实践结果表明,在校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获得了显著提升。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创客空间 示范中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莉莉 侯彦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升就业能力的需要,现阶段各高校不应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更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构建创新创业体系,要从优化政府职能、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加强意识培养、完善课程建设、加强实践训练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体系构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吕汝金 魏德强 刘建伟 王喜社
为了发挥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助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一种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范式。该文重点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内涵、教育平台搭建、培养体系构筑和管理运行机制的完善进行了研究,同时阐述了新范式在平台搭建模式、多层次能力培养途径和各训练环节有机衔接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表明,新范式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氛围,为示范中心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条参考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丹中
教育部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成为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热点。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概念的辨析入手,基于高等教育自身规律,通过对基本概念内涵的分析,阐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起点、节点和重点,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创新创业载体的功能等进行了探讨,提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内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胜男 方法林
中国当前经济增长压力加大,社会产业整体转型,就业之难已成常态,可见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大量培养是时代所需。"创新创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产生的。"创新创业+"为我国高校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了较为具体的推进模型与行为方式,解决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互为孤岛"的问题,适应了学生和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机。然而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一个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就是如何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测量,如果不能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测量,则创新创业教育就失去了有效凭据。要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测量就必须首先对创新创业能力进行科学阐释,否则就难以突破。在遵循学术界关于创新创业能力基本共识的基础上,运用哲学透视方法,发现创新创业能力实质上是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展现,包括七个关键能力,反映了人才成长基本规律,可作为创新创业能力测量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 哲学透视 科学内涵 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贺胜兵 张倩
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是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年以来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采用边际处理效应方法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水平的影响。全样本估计结果显示,设立示范区平均而言促进了区域创业和创新水平的提升,边际处理效应随着设立示范区的潜在成本的增加而降低。分区域估计结果显示,设立示范区提高了中部和西部地区创业水平,对不同区域创业水平的边际处理效应具有异质性;设立示范区提高了中部地区的创新水平,对西部地区创新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寿其 王贵成 冯军
实验教学对培养工科学生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江苏大学组建以来,从大工程观、大人才观、大质量观着眼,始终把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放在突出位置。通过近10年的精心建设,创建了由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点,9个省级实验教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燕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具备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是当前时代的客观要求,从德育教育视角来看,将德育内容渗透至创新创业教育中,能够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构建系统的教育体系。文章分析了德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共通之处,探索具有德育内涵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方式。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共通点 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志华 周斌 蔡三发 许涛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创新创业教育应有所侧重,定位准确,目标合适,路径多样,策略各异。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和模式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主要"双一流"建设高校负责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的调研,梳理出这些机构的职能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珊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形势下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高校凸显出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不深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融合等问题。文章剖析了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社会环境、资金、师资队伍及学生个体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辅助体系、打造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有层级宽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多样化专门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理清创新创业工作机制等路径,以切实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斌
组织模式影响组织绩效。通过对首批23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从组织定位、职能定位、建设主体、组织目标、管理机制、组织文化等维度归纳首批示范高职院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特征,发现其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协作型和跨专业性。据此提出高职院校应实施独立建制内设机构的组织模式,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淑锋
2010年9月18日,武安市职教中心根据河北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申报2010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精神,积极参加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志刚
作为国家首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在"三位合一、三方联动"模式的创新,顶岗实习的精细化管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展现了示范院校建设的成效。
关键词:
示范院校建设 创新 三三模式 顶岗实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余忠彪
开曼群岛以企业注册成本低,不征收直接税,没有外汇管制,上市审批相对宽松,配套服务专业完善等优势吸引了大量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前往注册。受开曼群岛启发,要实现吸引海外优质创新创业资源集聚海南的目标,海南应该借助自贸港区和离岸示范区的双重优势,构建便捷高效的上市融资通道,放宽外汇管制,推出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措施,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