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3)
- 2023(10672)
- 2022(8956)
- 2021(8019)
- 2020(6735)
- 2019(14749)
- 2018(14579)
- 2017(26948)
- 2016(15176)
- 2015(16600)
- 2014(16575)
- 2013(15787)
- 2012(14346)
- 2011(12914)
- 2010(12758)
- 2009(12064)
- 2008(11744)
- 2007(10560)
- 2006(9139)
- 2005(8215)
- 学科
- 济(51438)
- 经济(51335)
- 管理(47926)
- 业(43174)
- 企(35653)
- 企业(35653)
- 方法(20606)
- 财(18545)
- 数学(17788)
- 数学方法(17627)
- 农(16632)
- 制(16626)
- 中国(15064)
- 业经(13180)
- 学(13108)
- 体(12402)
- 务(11127)
- 财务(11095)
- 财务管理(11070)
- 银(11069)
- 银行(11015)
- 融(10520)
- 金融(10513)
- 企业财务(10511)
- 行(10476)
- 贸(10474)
- 农业(10471)
- 贸易(10470)
- 易(10212)
- 技术(9441)
- 机构
- 大学(211623)
- 学院(211339)
- 济(82857)
- 经济(81073)
- 管理(77576)
- 研究(73121)
- 理学(67261)
- 理学院(66488)
- 管理学(65275)
- 管理学院(64913)
- 中国(55301)
- 科学(46984)
- 农(46124)
- 京(44265)
- 财(41449)
- 所(37836)
- 业大(37812)
- 农业(36763)
- 研究所(34561)
- 中心(33755)
- 江(32654)
- 财经(32203)
- 经(29192)
- 北京(26890)
- 院(26614)
- 经济学(25484)
- 范(25281)
- 州(24969)
- 省(24888)
- 师范(24819)
- 基金
- 项目(148227)
- 科学(115720)
- 基金(108039)
- 研究(102506)
- 家(97384)
- 国家(96566)
- 科学基金(81431)
- 社会(66204)
- 社会科(62666)
- 社会科学(62654)
- 省(58927)
- 基金项目(57509)
- 自然(53966)
- 自然科(52756)
- 自然科学(52736)
- 自然科学基金(51841)
- 划(49892)
- 教育(47127)
- 资助(42538)
- 编号(39752)
- 重点(33922)
- 部(32321)
- 成果(32251)
- 创(31620)
- 制(31098)
- 发(30885)
- 创新(29702)
- 计划(29119)
- 科研(28827)
- 课题(28575)
共检索到312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海瑞 汪晶晶 李晓晓 张丹琛 邹康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猪支持细胞是否分泌外泌体,并利用体外模型检测支持细胞外泌体对猪精原干细胞(porcine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pSSCs)命运的影响。[方法]通过两步酶消化法分离猪支持细胞和pSSCs并建立猪支持细胞-pSSCs体外共培养模型,抑制猪支持细胞外泌体的分泌,检测pSSCs自我更新及分化指标,明确支持细胞外泌体对pSSCs命运的影响。[结果]分离得到的支持细胞WT1阳性率为87.1%±0.02,ITGB1阳性率为94.2%±0.01,分离得到的pSSCs PLZF阳性率为80.6%±0.02;通过蛋白印迹分析、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 IF)证实支持细胞外泌体的存在;证实了20μM GW4869可以抑制外泌体分离且不损害支持细胞;处理后的支持细胞与pSSCs共培养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pSSCs状态差异较为明显,且RT-PCR结果显示猪精原干细胞PLZF表达量显著升高;KIT、THY1、DDX4表达量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猪精原干细胞PGP9.5表达量升高,DDX4表达量降低。[结论]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时支持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pSSCs自我更新和分化都具有调控作用,暗示外泌体是支持细胞调控精原干细胞命运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为种公猪生殖力的改善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猪 支持细胞 精原干细胞 外泌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园 李名友 白孝明 屈锡梅 罗玉冰 王德寿 魏静
为探究视黄酸(RA)在鱼类精原干细胞(SSC)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实验首先以三色荧光报告载体pGRY [延伸因子1α启动子驱动组蛋白H2B-绿色荧光融合蛋白、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蛋白3(Scp3)启动子驱动嘌呤霉素红色荧光融合蛋白、精蛋白启动子驱动黄色荧光蛋白] 转染青鳉精原干细胞系SG3,获得稳转细胞SG3-pGRY,然后分别在2D与3D培养条件下检测RA信号对其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稳转细胞SG3-pGRY的红色荧光可监测细胞内源性Scp3的表达,且细胞仍保持干性及分化潜能,表明其可用于监测细胞分化状态。在2D培养条件下,即在细胞培养板中待细胞生长密度约90%就进行传代培养,RA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其受体α、β、γ泛抑制剂BMS493可促进细胞增殖;第48小时,RA处理可下调细胞多能性相关基因pou5f3、klf4表达,上调减数分裂相关基因dazl表达,但对其他减数分裂相关基因如scp3表达无明显影响;第8天,处理组及对照组均未能观察到红色荧光,这与已有报道RA处理体外培养小鼠SSC可显著促进Scp3表达,并进入减数分裂I期偶线期的研究结果明显不同。在3D培养条件下,即用96孔球形低吸附微量培养板进行培养,48小时后细胞成球状体聚集生长,RA、 BMS493处理组、对照组在48 h后均观察到明显红色荧光,减数分裂相关基因表达与2D相比显著上调;第8与第34天,RA处理组减数分裂相关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BMS493处理组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RA信号可抑制SG3增殖,促进其分化,但不是诱导细胞发生减数分裂的关键分子。本研究不仅为鱼类SSC分化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研究模型,而且促进了对于RA信号在鱼类SSC增殖与分化中作用的深入认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秀柱 朱艳娇 杜丽娟 王立强 康孟阳 王淑辉
为探索提高精原干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效率的技术方法,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动物精原干细胞培养体系,对动物精原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Spermatogonial stem cell,Isolation,Culture,Enrichment,in vitro"和"精原干细胞、分离、培养和体外扩增"为检索词,查阅精原干细胞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整理。精原干细胞分离主要有机械分离法和酶消化法,纯化精原干细胞的方法有差速贴壁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免疫磁珠法、流式细胞法等,目前大动物精原干细胞的富集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索丽娟 胡建宏 王鹏 洪洁赟 王春伟 李青旺 史怀平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小鼠精原干细胞(SSCs)体外增殖的影响,为后续SSCs的诱导分化、转基因动物生产、基因治疗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收集6~8日龄小鼠睾丸,采用机械法和2步酶消化法获得细胞悬液。通过多次差异贴壁法分离纯化SSCs和支持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AP)染色和RT-PCR检测Ngn3和Oct4基因2种方法对SSCs进行鉴定。采用单独添加GDNF(添加量为0,10,20,40ng/mL)或LIF(添加量为0,500,1 000,1 500U/mL)的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SSCs,于培养第3,5,7天取样,同时用添加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月茂 赵雪 贺小英 权富生 刘军 张涌
【目的】获得转EGFP基因神经干细胞并监测其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通过用EGFP对神经干细胞进行标记和体外追踪实验,为EGFP作为示踪标记对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内移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技术体系,从胎龄30d猪胎儿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EGFP基因导入神经干细胞,诱导转基因神经干细胞贴壁分化,观察其体外增殖、分化特点。采用RT-PCR技术检测干细胞和分化细胞表面标志或相关基因。【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获得转EGFP基因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在表达EGFP的同时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神经干细胞中Nestin表达强阳性,NogoA、D...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振华 刘国世 史建民 王梁 田秀芝 王永彬 侯保民 田见晖 曾申明 朱士恩
对达兰仔猪睾丸精原细胞及精原干细胞进行了体外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对8 d达兰仔猪的睾丸实质组织,采用Ⅳ型胶原酶、透明质酸酶和胰酶组合消化法分离精细管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11%、19%、27%、35%和43%)梯度法纯化精原细胞;对纯化后的细胞培养12 h,细胞贴壁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KP)染色鉴定,初步确定精原干细胞及其比例。结果表明:所获精细管细胞悬液中活细胞和死细胞所占的比率分别为92.65%和7.35%,平均每克睾丸可获得4.17×107个细胞;精原细胞主要分布于19%~27%的Percoll梯度带中,经纯化后其纯度为47.62%,精原干细胞占该带细胞的比...
关键词:
达兰猪 精原干细胞 分离 纯化 精原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辛颖 张涛 张优优 张智英
【目的】用慢病毒在体内感染精原干细胞,建立转基因动物生产技术平台。【方法】用三质粒慢病毒载体系统转染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转染后裂解细胞,收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慢病毒。将慢病毒液注射到小鼠曲细精管,获得F0代小鼠,制备小鼠睾丸组织切片,进行免疫双荧光检测。将F0代小鼠与野生型母鼠交配,获得F1代小鼠,PCR检测F1代是否为转基因小鼠。【结果】通过裂解细胞的方法成功制得慢病毒,将其注射到小鼠曲细精管,获得了10只F0代小鼠,经免疫双荧光检测,发现慢病毒可在活体上感染精原干细胞。8只F0代小鼠与野生型母鼠交配后共获得了41只F1代小鼠,经PCR检测,21只携带慢病毒基因片段,转基...
关键词:
慢病毒 活体 精原干细胞 转基因小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荣蓉 丁世杰 郭赟 朱浩哲 陈益春 刘政 丁希 唐长波 周光宏
【目的】探究抗氧化剂-水溶性维生素E的类似物(Trolox)通过调控活性氧对猪肌肉干细胞增殖及分化过程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培养肉种子细胞在体外增殖及分化过程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首先在猪肌肉干细胞增殖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0、50、100和200μmol·L~(-1))的Trolox培养3 d,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统计细胞增殖倍数,同时利用CCK8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Trolox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RT-qPC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Trolox处理后表征干性的PAX7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AX7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CellROX荧光染料对细胞内活性氧进行染色并通过高通量高内涵活细胞共聚焦成像系统检测Trolox对活性氧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在猪肌肉干细胞体外成肌分化进程中添加Trolox处理,利用RT-qPCR技术检测分化早期标志基因MYOG、CAV-3及终末分化标志基因肌球蛋白重链(MyHC)的表达水平,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MyHC蛋白的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MyHC进行染色并统计MyHC阳性细胞比例。【结果】细胞增殖倍数统计显示,50和100μmol·L~(-1)的Trolox处理组猪肌肉干细胞增殖倍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和200μmol·L~(-1)的Trolox显著上调了PAX7的表达(P0.05);添加Trolox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被极显著降低(P<0.001);在分化进程中添加Trolox后,预分化阶段的MYOG和CAV-3及终末分化阶段的MyHC均显著上调(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yHC阳性细胞比例有增多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rolox通过降低细胞内的活性氧,促进猪肌肉干细胞的增殖以及分化进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振 张松 王力 王晓宇 Rajwali Khan 成功 昝林森
【目的】探究bta-miR-33b对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并对此过程中潜在的靶基因进行验证。【方法】分离培养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并进行诱导分化,PCR检测bta-miR-33b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时序表达。对牛前体脂肪细胞体外转染bta-miR-33b的mimic、mimic negative control (mimic NC)、inhibitor、inhibitor negative control (inhibitor NC)进行诱导分化培养,于分化培养的不同时间取样,检测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基因、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基因)的mRNA表达量及甘油三酯和脂滴含量。预测bta-miR-33b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靶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在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bta-miR-33b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bta-miR-33b mimic可抑制脂肪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中甘油三酯和脂滴的含量; bta-miR-33b inhibitor可促进脂肪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提高甘油三酯和脂滴的含量。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AT-hook 2,HMGA2)基因、扭曲相关蛋白(Twist family bHLH transcription factor 1,TWIST1)基因是bta-miR-33b的靶基因;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bta-miR-33b能够调控HMGA2和TWIST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bta-miR-33b对秦川牛前体脂肪细胞体外分化具有抑制作用;HMGA2和TWIST1是bta-miR-33b的靶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彩云 张运海 王菊花 王尚 朱飞 赵男 程建波
为探讨HH信号通路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为材料,应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ADSCS成脂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HH通路Gli1及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的时序表达。通过嘌呤衍生物2,6,9-三元取代嘌呤(PuRmORPHAmine,Pm)激活猪ADSCS细胞中HH信号通路,探讨体外激活HH信号通路对猪AD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在成脂诱导分化的过程中,经5μmOl/ml的Pm持续处理,细胞中Gli1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增加;猪AD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数目减少、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微 吴添文 黄雷 赵为民 夏颖 唐芳 牟玉莲 李奎
【目的】通过碱性调宁蛋白(h1-calponin)基因与五指山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 MSCs)成骨分化关系的研究,探讨成骨分化机制。【方法】添加成骨分化液对BM MSCs进行成骨分化诱导,采用茜素红染色的方法鉴定细胞成骨分化的程度;通过定量PCR分析h1-calponin基因及成骨相关基因骨桥蛋白(osteopotin,OPN)、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 a1,Cbfα1)及核心结合因子β(core binding factor beta,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军慧 曹文广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是借助基因导入技术将某些转录因子导入人或动物的体细胞,使体细胞重编程而得到的多能性细胞。iPS细胞来源丰富,研究表明利用不同的载体诱导系统或不同的转录因子组合,多种体细胞都可被重编程为iPS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肝细胞、角质细胞及脐带血细胞等。作为干细胞中新的一员,iPS细胞在克隆形态、基因表达模式、表面标志物、拟胚体形成、畸胎瘤及嵌合体形成(小鼠)、分化能力等方面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非常相似。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iPS细胞在体外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晓平 窦忠英
胚胎干细胞是由早期内细胞团分离的一种多潜能细胞 ,在体外分化抑制培养时 ,可保持未分化状态而无限增殖。一旦撤除分化抑制因素 ,或添加适当的诱导剂 ,ES细胞可分化为内胚层、中胚层和外胚层的多种类型的特化细胞。文章综述了体外定向诱导 ES细胞分化为造血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细胞、胰岛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黑素细胞等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定向诱导分化 生物工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嘉伟 杜鑫泽 杨昕冉 宋贵兵 赵慧 昝林森 王洪宝
【背景】肌肉可以维持哺乳动物运动功能并调节机体代谢,它的数量和分布对肉质有重要影响,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及其遗传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家畜的产肉量和肉品质,研究骨骼肌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TP53INP2对自噬的调控作用以及对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已有研究,而对于牛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尚未报道。【目的】探究TP53INP2对秦川牛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为肉牛肉用性状分子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技术检测了TP53INP2在24月龄秦川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同时分析了其在体外培养的牛骨骼肌成肌细胞不同分化时期的表达规律;合成TP53INP2基因siRNA并转染秦川牛成肌细胞,转染后12h进行诱导分化,观察成肌细胞表型变化,并利用RT-q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其在诱导分化第四天时分化标志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RT-qPCR结果显示,TP53INP2在成年秦川牛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小肠组织中表达量最低。TP53INP2在成年牛心脏、肝脏、肾脏、网胃、瘤胃中表达量较高,在其余组织中表达量较低(与背最长肌相比)。2.随着成肌细胞的分化,该基因在第0—4天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且在第4天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呈下降趋势。3.在成肌细胞中干扰TP53INP2后,试验组肌管的数量和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干扰TP53INP2并提取细胞总RNA,RT-qPCR结果显示,成肌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肌球重链蛋白3(MYH3)相对于对照组表达量显著降低。5.干扰TP53INP2并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试验组MYOG、MYH3、MYOD的蛋白表达量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结论】干扰TP53INP2对牛成肌细胞的分化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该基因可能对秦川牛肌肉组织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可对其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以期用于肉牛的分子育种实践中。
关键词:
TP53INP2 分化 成肌细胞 秦川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如雪 郝海生 赵学明 杜卫华 朱化彬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 PSC)是指对体细胞实施特定的诱导方法,将体细胞重编程获得的多潜能干细胞。最常用的诱导方法是利用基因导入技术,将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多潜能性相关基因的转录因子导入体细胞,激活内源多能性基因的表达,实现体细胞重编程。除转基因外,使用某些小分子物质或蛋白质等也可以实现体细胞重编程。i PSC与ESC在形态学、表观遗传学和分化能力上高度相似。由于i PSC来源于普通成体细胞,避免了胚胎干细胞面临的伦理道德和免疫排斥问题,使得这一技术在再生医学和畜牧生产上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