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1)
- 2023(14439)
- 2022(12705)
- 2021(12099)
- 2020(10076)
- 2019(23384)
- 2018(23286)
- 2017(46313)
- 2016(25127)
- 2015(28373)
- 2014(28835)
- 2013(28331)
- 2012(26197)
- 2011(23881)
- 2010(24032)
- 2009(22560)
- 2008(22319)
- 2007(20128)
- 2006(18036)
- 2005(16464)
- 学科
- 济(101284)
- 经济(101138)
- 管理(80140)
- 业(73338)
- 企(61212)
- 企业(61212)
- 方法(44038)
- 数学(38274)
- 数学方法(37835)
- 财(29854)
- 中国(28287)
- 农(27731)
- 制(25413)
- 业经(22267)
- 贸(19535)
- 贸易(19524)
- 学(19436)
- 易(19018)
- 银(18837)
- 银行(18800)
- 地方(18161)
- 务(18115)
- 财务(18039)
- 财务管理(18000)
- 行(17975)
- 农业(17460)
- 融(17351)
- 金融(17348)
- 企业财务(17091)
- 体(16522)
- 机构
- 大学(365969)
- 学院(363828)
- 济(150564)
- 经济(147155)
- 管理(145550)
- 理学(124557)
- 理学院(123244)
- 管理学(121393)
- 研究(121210)
- 管理学院(120713)
- 中国(93932)
- 京(78197)
- 财(75876)
- 科学(70285)
- 所(60274)
- 财经(59160)
- 中心(54784)
- 江(54289)
- 研究所(53807)
- 经(53574)
- 农(53206)
- 北京(50266)
- 业大(49845)
- 范(46578)
- 师范(46237)
- 经济学(45266)
- 财经大学(43848)
- 院(43787)
- 州(43702)
- 农业(41325)
- 基金
- 项目(235554)
- 科学(185716)
- 研究(177432)
- 基金(171137)
- 家(146628)
- 国家(145398)
- 科学基金(125388)
- 社会(111421)
- 社会科(105598)
- 社会科学(105572)
- 省(90317)
- 基金项目(90276)
- 教育(81507)
- 自然(80154)
- 自然科(78218)
- 自然科学(78201)
- 自然科学基金(76784)
- 划(76009)
- 编号(73708)
- 资助(71332)
- 成果(61700)
- 部(53463)
- 重点(51884)
- 课题(50445)
- 发(49499)
- 创(48658)
- 制(46942)
- 教育部(46391)
- 项目编号(45822)
- 创新(45376)
- 期刊
- 济(171957)
- 经济(171957)
- 研究(116285)
- 中国(69886)
- 财(58118)
- 管理(55491)
- 学报(51140)
- 农(48648)
- 科学(48375)
- 教育(40372)
- 大学(39843)
- 融(39417)
- 金融(39417)
- 学学(37298)
- 农业(33079)
- 技术(30688)
- 财经(29796)
- 业经(27931)
- 经济研究(26952)
- 经(25369)
- 问题(22639)
- 理论(19876)
- 贸(18460)
- 实践(18000)
- 践(18000)
- 图书(17795)
- 技术经济(17631)
- 现代(17313)
- 商业(16418)
- 科技(16163)
共检索到551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霞
房价的过快上涨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抑制房价的过度波动成为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标。从中国房价的实际来看,很多研究者认为是投机推动了房价的较大波动。中国房价的上涨已经无法用价值规律和其他经济学原理来加以解释,很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和房屋租售比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如此离谱的涨幅背后,房地产投机炒作行为功不可没,抑制投机成为关键的手段。利用有关模型,本文分析了投机动力的产生机理,并且研究了房地产市场中过度投机产生的原因,包括投机的进入门槛低,地方政府、住宅房产的特性和不完善的租赁市场等对投机的影响等。根据这些诱因
关键词:
过度投机 政绩考核 税制结构 房地产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彧豪
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必须抑制投机性需求。投机性需求之所以长期抑而不制,投机行为可以见缝插针,关键是需求管制型的政策设计存在着缺陷,限购、限贷、限价不仅抑制不住投机性需求,反而拓展了投机空间,积累起新的投机欲望和动能。抑制投机性需求,就要从消除投机动因入手,以釜底抽薪的政策思维,根治房地产市场上的投机行为。收益管制型政策克服了传统需求管制型政策的弊端,从收益调控的角度进行政策体系和政策措施的系统设计。收益管制型政策选择了税收杠杆,运用收益调控机制,保护房地产市场正常的收益和投资活动
关键词:
投机性需求 需求管制 收益管制 抑制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彧豪
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必须抑制投机性需求。投机性需求之所以长期抑而不制,投机行为可以见缝插针,关键是需求管制型的政策设计存在着缺陷,限购、限贷、限价不仅抑制不住投机性需求,反而拓展了投机空间,积累起新的投机欲望和动能。抑制投机性需求,就要从消除投机动因入手,以釜底抽薪的政策思维,根治房地产市场上的投机行为。收益管制型政策克服了传统需求管制型政策的弊端,从收益调控的角度进行政策体系和政策措施的系统设计。收益管制型政策选择了税收杠杆,运用收益调控机制,保护房地产市场正常的收益和投资活动;运用超额收益全额征收方式,防止成本转嫁,确保多卖不能多得,把投机性需求挤出房地产市场。一个没有投机行为的市场,才是房价合理波动的市场,才是有可能平稳健康发展的市场。
关键词:
投机性需求 需求管制 收益管制 抑制政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咏馨
我国房地产流通环节税费多,负担重,却不能有效地调节房地产的生产和消费;住宅保有环节的税收形同虚设,助长了房地产投机。为有效抑制房地产投机,需要开征按差别比例税率征收的住宅保有税。为保证保有税的实施效果,需建立户籍与房籍合二为一的住宅信息数据库,建立住宅房地产市场价格比较审核体系。
关键词:
保有税 税收平台 房地产投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雷建 滕学珍
近几年来,我国房价一路飙升,过高的房价已经成为老百姓肩上沉重的负担,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发展也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威胁。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二者的现状和关系,探究了我国房价过高的原因,并以此提出了稳定房价的对策。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有效需求 有效供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雷 ,何少华 ,殷树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秀玲
近年来,受人民币未来升值预期和资本市场利差的吸引,海外资金前仆后继投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由此引发的“外资加速房地产过热”的呼声不绝于耳。2006年7月24日“限外新政”的出台,更使外资投资内地房产成为众矢之的。文章在解读限制外资政策内容和分析外资进入国内房产领域利弊的基础上,对限制外资政策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剖析。
关键词:
限制外资 房地产市场 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葛新锋 张飒
房地产的投资投机需求不仅挤占了住房消费需求,也容易引发房价大幅波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通过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严控投机购房来促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如何抑制市场的投机需求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总结了德国、瑞士、韩国等国家从房地产供给端和需求端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的主要经验,对近20年来我国抑制房地产投机政策进行梳理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曹映雪 张再金 廖理
本文利用理性泡沫模型分析了开征物业税可能对房地产市场形成的影响,发现,征收物业税在短期内会降低房地产的价格,但其长期影响则不显著。因此,不建议把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作为物业税改革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
物业税 房地产 投机 理性泡沫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颖哲 徐策
在世界范围内,德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最完善、制度最完备。与英美等国相比,德国政府更强调房地产市场的社会福利性质。1997年~2007年,德国房价每年平均上涨1%,而物价水平每年平均上涨2%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满银 肖瑛 张蕾 姚治国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刚需以及宽松的货币环境引致的投资、投机需求与紧张的城市土地供给形成的矛盾,注定会成为未来中国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焦点。了解宏观调控在房地产业中主要政策工具的机理和效应,有助于加深公众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认知,提高政府制定宏观经济决策的效率与科学性。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与行政政策等四个方面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加快推行房产税为主的财政政策、逐步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土地供应政策以及加快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应成为未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政策 房地产 中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易斌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实施了多轮房地产调控,调控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住房需求抑制和土地供给调节两种类型。对于这两类调控政策效果的优劣,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文章通过构建考虑信贷摩擦和房地产抵押担保效应的新凯恩斯模型,考察了住房需求抑制和土地供给调节这两类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抑制住房需求在促使房价下跌的同时,也会减少房地产投资和财政支出,进而降低总产出,但有利于增加私人消费和优化社会资本结构;而增加土地供给在抑制房价方面同样有效,且对宏观经济特别是非房地产部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从整体上看,在不考虑土地供给限制的情况下,相对于住房需求抑制,土...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岳树民
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中,要正确认识房地产课税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组合中的作用。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我国国情,应将商品房定位在满足居民自住需求而非投资,在此前提下可以运用税收政策手段配合其他调控政策手段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调控 房地产课税 房产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岳平
一、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成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隐患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过程中,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缺乏有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方兴
面对日益高涨的住宅价格,我国各城市陆续出台两轮住房限购令以控制房价。本文利用2010—2017年70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数据,基于DID模型考察房地产限购令在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发挥的作用,并检验两轮限购政策效果的相对大小。本文的实证结论发现,房地产限购令略微减低了新建住宅同比房价,但未能控制二手房房价的上涨,断点回归也支持这一结论。同时,从住宅建筑面积大小细分来看,限购政策控制新建住宅价格主要体现在建筑面积144平米以上的新建住宅上。进一步研究表明,第一轮限购政策主要抑制投机性需求,第二轮限购政策的效果则相
关键词:
房地产 限购政策 倍差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