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8)
- 2023(9496)
- 2022(8096)
- 2021(7267)
- 2020(6229)
- 2019(13769)
- 2018(13689)
- 2017(26009)
- 2016(14272)
- 2015(16134)
- 2014(16328)
- 2013(16104)
- 2012(15570)
- 2011(14392)
- 2010(15085)
- 2009(14621)
- 2008(14497)
- 2007(13527)
- 2006(12552)
- 2005(12015)
- 学科
- 济(80061)
- 经济(79960)
- 管理(48159)
- 业(39866)
- 企(34409)
- 企业(34409)
- 方法(24702)
- 数学(21066)
- 数学方法(20798)
- 地方(19607)
- 财(19412)
- 制(19307)
- 中国(19139)
- 业经(15977)
- 学(15876)
- 农(15803)
- 体(14302)
- 地方经济(13455)
- 银(12446)
- 银行(12426)
- 融(12183)
- 金融(12181)
- 行(11903)
- 体制(11189)
- 务(11025)
- 财务(10995)
- 财务管理(10965)
- 环境(10793)
- 企业财务(10469)
- 农业(10059)
- 机构
- 大学(219817)
- 学院(217094)
- 济(100280)
- 经济(98178)
- 研究(78924)
- 管理(77476)
- 理学(64589)
- 理学院(63818)
- 管理学(62765)
- 管理学院(62331)
- 中国(61910)
- 财(50036)
- 京(46490)
- 科学(44110)
- 所(40033)
- 财经(38027)
- 江(36531)
- 中心(35821)
- 研究所(35291)
- 经(34091)
- 经济学(32691)
- 农(31488)
- 北京(29834)
- 经济学院(28889)
- 范(28341)
- 院(28069)
- 师范(28045)
- 州(28014)
- 财经大学(27691)
- 业大(26872)
- 基金
- 项目(129672)
- 科学(102514)
- 研究(96660)
- 基金(94943)
- 家(81395)
- 国家(80728)
- 科学基金(69250)
- 社会(64457)
- 社会科(61126)
- 社会科学(61113)
- 省(49571)
- 基金项目(48588)
- 教育(44558)
- 自然(41768)
- 划(41013)
- 自然科(40783)
- 自然科学(40773)
- 自然科学基金(40073)
- 资助(39888)
- 编号(37589)
- 成果(33344)
- 部(29700)
- 重点(29642)
- 制(28839)
- 发(28455)
- 课题(27501)
- 国家社会(27284)
- 教育部(26086)
- 创(25901)
- 性(25570)
- 期刊
- 济(127806)
- 经济(127806)
- 研究(75907)
- 中国(49291)
- 财(41049)
- 管理(33715)
- 学报(32124)
- 农(30086)
- 科学(29668)
- 大学(25568)
- 融(25231)
- 金融(25231)
- 学学(23916)
- 教育(23491)
- 财经(21223)
- 经济研究(20703)
- 技术(19526)
- 农业(19006)
- 经(18522)
- 业经(17145)
- 问题(16195)
- 贸(12763)
- 技术经济(12379)
- 世界(11226)
- 国际(11159)
- 统计(10931)
- 经济问题(10156)
- 版(10073)
- 理论(10020)
- 经济管理(10012)
共检索到361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晓亮
本文认为,对于私营经济和民营经济的研究,只有放在宏观经济背景下,放在新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中来,才能把相关的理论问题说清楚。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一朵鲜花,要用生产力标准来看待私营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股份制本身是中性的,既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可以成为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其具体形式都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集体所有制是一个产权主体不清晰的概念,改革严重滞后,还不能说它是民营经济;发展私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实现藏富于民的重要手段,重在落实政策;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基本经济制度应修改为“国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丽 马程程 张森林
"混合所有制经济"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认为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其地位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目前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基于非公有制经济视角,还有许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如思想顾虑较多、自身素质相对低下,投资主体权利不平等、政策和制度保障不力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晓亮
中国从50年代中期完成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即在大陆上消灭了私有制经济。1955年10月,毛泽东同志曾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①当时的基本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只能是公有制。既然我们要搞社会主义,就得赶快把私有制一扫...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海波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依据我国改革的五个阶段依次叙述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概括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就。依据改革过程在各个阶段的特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过程 成就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袁康 胡承统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最重要的是深化公有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本质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生产要素资本化的公有制经济,其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符合“三个有利于”要求的特殊的非公有制经济,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认定的资本主义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赵贺春
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秦华赵贺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大幅调整,在我国历史上消失了30多年的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新生和发展的契机。它从1982年党的政策鼓励发展个体工商户,并允许一两个帮手、带三五个徒弟逐渐发展为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晶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是党在企业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起帮促、监督和协调作用。本研究重点从确保生产经营正确方向、维护各方切身利益、推动人才优先发展和激发组织发展活力四个方面,对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作用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坚持问题导向,梳理出制约和影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作用发挥针对诸如在思想认识、建设水平等方面的主要问题。从强化责任意识、加大投入和加强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探索和研究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作用的具体对策,旨在切实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小林 唐海滨 张淑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文庆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各有其功能优势,彼此共存可实现功能互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协作与联合是相互取长补短、各自发展提高的需要;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销售市场、原材料市场、技术人才市场、资金市场等方面存在激烈竞争,竞争可取得“共长”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祖强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符合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过长期并存和共同发展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有制"生态,一方面,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经济既竞争又合作的大好局面;另一方面,逐步打破原有的所有制界限,形成了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和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两者之间竞争合作和融合转化,巩固、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综合基础,将共同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永秀
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其他经济成分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有望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希望。但目前受到了来自认识不到位、非公有制自身局限性、政府管理不规范等3个方面的制约。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是实行观念创新,树立与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二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上档次、上规模,实行二次创业;三是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加强宏观管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已经从1980年代初的“拾遗补缺”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回顾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政策环境改革,分析了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问题,提出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和建议。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改革 政策选择 制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和 靳子畅
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有利于国防工业基础和民用工业基础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缓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有利于国家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还面临着观念歧视、信息不对称、政策不平等等问题的困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给非公有制经济以平等的待遇;完善政策法规,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国防经济 国防科技工业 非公有制经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祖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