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71)
2023(2484)
2022(2199)
2021(2037)
2020(1685)
2019(3927)
2018(3872)
2017(7977)
2016(4252)
2015(4710)
2014(4732)
2013(4650)
2012(4416)
2011(4112)
2010(4272)
2009(3768)
2008(3789)
2007(3491)
2006(3193)
2005(2968)
作者
(12668)
(10647)
(10464)
(9932)
(6846)
(5097)
(4670)
(4045)
(4032)
(3850)
(3711)
(3636)
(3538)
(3485)
(3467)
(3178)
(3076)
(3063)
(3059)
(3024)
(2627)
(2605)
(2530)
(2402)
(2399)
(2384)
(2346)
(2311)
(2079)
(2052)
学科
(18704)
经济(18696)
(14126)
管理(13356)
(12307)
企业(12307)
土地(8936)
(5596)
(5192)
方法(4944)
中国(4573)
经济学(4251)
(4078)
业经(4011)
地方(3907)
问题(3875)
数学(3840)
(3812)
数学方法(3772)
(3741)
农业(3510)
(3407)
(3364)
技术(3077)
经营(3045)
(2906)
贸易(2903)
(2840)
(2666)
计划(2640)
机构
学院(61389)
大学(60649)
管理(24536)
(23368)
经济(22695)
研究(22151)
理学(20494)
理学院(20226)
管理学(19909)
管理学院(19780)
中国(17417)
(14159)
科学(13457)
(11773)
(11279)
(10497)
(10275)
研究所(10206)
中心(10111)
业大(9675)
农业(9397)
北京(8692)
(8602)
师范(8541)
(8430)
财经(8222)
(8153)
(7784)
(7416)
科学院(6877)
基金
项目(38898)
科学(30585)
基金(28008)
研究(28007)
(24994)
国家(24799)
科学基金(20817)
社会(17339)
社会科(16468)
社会科学(16458)
(14882)
基金项目(14452)
自然(13998)
自然科(13641)
自然科学(13639)
自然科学基金(13386)
(13260)
教育(12920)
编号(11942)
资助(11162)
成果(9634)
(8874)
重点(8773)
课题(8709)
(8681)
(7806)
创新(7294)
教育部(7181)
科研(7151)
计划(7046)
期刊
(29747)
经济(29747)
中国(17770)
研究(16888)
(11140)
科学(10551)
管理(10149)
学报(8808)
(7642)
农业(7572)
教育(6711)
大学(6321)
学学(5873)
国土(5659)
业经(5606)
土地(5279)
(5045)
金融(5045)
技术(4960)
资源(4847)
财经(4037)
经济研究(3904)
(3883)
问题(3861)
图书(3683)
(3580)
现代(3558)
(3515)
(3141)
论坛(3141)
共检索到98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郑振源  
研究目的:探讨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战略重点。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改革开放前,中国采取依靠资源投入的增长方式,土地利用效率很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改革开放后,人口快速增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增强,中国实行了"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战略,虽然降低了建设用地—GDP弹性系数,但是并没有解决上地资源的供需矛盾:研究结论:新时期,人口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渐趋增强,上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亟需把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集约用地置于土地利用战略首位,在此基础上保发展、保资源、保环境,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士杰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事来抓,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重申和强调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从体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秀彬  朱会义  谈明洪  辛良杰  
针对土地利用集约度测度混乱的状况,文章从投入指标还是产出指标、实物指标还是价值指标、综合测度还是分项测度、单纯测度还是复合测度以及初级集约度还是次级集约度测度等五个方面,辨析了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概念,评价了各种测度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认为土地集约利用或粗放利用,本身不是土地利用的目标,是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两种基本途径。其本质是资源的替代。把土地集约利用定义为用资本和劳动来替代土地资源的现象,使集约度变化与用途转换这两种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联系起来。提出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基本测度指标应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的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数量,产出指标只可以作为代用指标。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需求的角度,对土地集约度指标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彭德福  
土地产出率与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国家土地管理局规划司副司长彭德福我国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重点是以保护耕地为中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综合效益,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下的土地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道林  林瑞瑞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探讨基于低碳经济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措施。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外向型的经济结构导致了高额的碳排放;(2)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转变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念,重新构建政绩考核体系,逐步建立区域人居环境评价和公民福利指数评价体系;(3)现实中受强大的土地经济属性冲击,加之缺乏健全的产权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制约,土地的公共资源属性被全面抛弃。研究结论:建立以提高居民福祉、保护资源与环境为前提的发展观念,强化土地资源的公共属性,实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指标评价,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罡辉  李贵才  
本文基于城市社会学的视角,通过理论假设、调查问卷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等方法,研究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城市新移民的自身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移入城市生活的居民其自身价值观会有所改变,价值观的改变对生活方式、城市土地利用行为产生了正向的影响,生活方式与城市土地利用密切关联。因此,本文认为增加公共政策的人本关怀和正向引导积极的城市生活方式,对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静  郑振源  黄晓宇  邵晓梅  
研究目的:系统回顾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利用战略,预测分析当前土地资源现状及未来的利用趋势,指出现行土地利用战略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建议。研究方法:调研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研究结果: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乃是当前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满足各部门的土地需求乃是当前主要的土地问题。现行的土地资源利用战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研究结论:解决新阶段土地问题的关键是全面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应实现"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基础上,保发展,保资源,保环境"(三保一基础)的土地资源利用战略转变;要多管齐下,提高农用地质量,实现"农用地数量保护与农用地生产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维新  
苏南土地利用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维新苏南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变革,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经济诸方面都产生了强烈影响。这一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代表了一种方向。苏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特点有三条:一是以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龙花楼  
研究目的:科学解释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及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现状,厘清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冲突—协调”理论模式,并从三个维度对土地利用转型进行了科学解释: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引起土地系统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土地系统功能的变化,辅以基于格局与过程耦合的土地利用转型调控最终促使土地利用转型的完成。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自引入中国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有力支撑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理论化;基于土地系统科学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理论创新可有效解决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所面临的复杂关联及多重因果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牧  
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性的土地概查及详查工作,对于结束我国千百年来各类土地面积不清的状况和制订远期和近期的国民经济计划以及加强土地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查清土地资源毕竟还是一项基础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本文试图从土地合理利用的角度,谈一下土地利用区划问题。一、土地利用区划是合理利用土地的战略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秀彬  
用途转移和集约度变化构成土地利用变化的两种基本类型。土地特性自身的变化、土地使用者个体经济行为分析及社会群体土地管理行为分析 ,构成土地利用变化解释的理论框架。从土地特性考察 ,多宜性和限制性是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基本条件。人类对土地利用的结果 ,总是趋向于使土地的多宜性降低和功能类型减少。竞租曲线、转移边际点以及打破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条件分析 ,是土地利用变化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 ;“土地利用 -环境效应 -体制响应”反馈环的作用机制 ,构成社会群体土地管理行为分析的理论框架。土地利用变化的机理模型 ,目前主要以新古典经济学和地租理论为基础。多视角的探索可能是土地利用变化机理综合分析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张凤荣土地作为最基本的资源,是人口和环境依托的空间基础,是社会生产的三大要素之一,它在可持续发展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也就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1991年在泰国举行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忠振  宫之光  董夏丹  
针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新区开发问题,基于劳瑞模型的思想,以勤务者生活质量(QOL)和服务设施效率最优为目标,优化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首先,分析勤务者对生活基础设施的需求,研究各种因素对其选择居住地点的影响。其次,基于QOL指标研究勤务者的居住选址行为,建立勤务者居住选址模型。第三,以勤务者QOL最大和新区单位生活设施所服务的人口最多为目标,构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型,通过合理布置土地利用来控制居民的出行距离。最后,以大连机场新区建设为例实施计算,为控制新区开发所诱发的交通需求提供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方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苑韶峰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城市土地,是我国土地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术理论界和土地管理相关部门都给予了高度关注。通常在成熟的土地市场中,土地资源的配置直接受到价格的影响,理论上表现为土地价格与集约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本文选取全国10个主要大城市2000-2008年的数据,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价格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