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7)
- 2023(1565)
- 2022(1326)
- 2021(1251)
- 2019(2388)
- 2018(2402)
- 2017(4049)
- 2016(2964)
- 2015(3725)
- 2014(3809)
- 2013(3299)
- 2012(3126)
- 2011(2941)
- 2010(3146)
- 2009(2867)
- 2008(2906)
- 2007(3018)
- 2006(2771)
- 2005(2523)
- 2004(2371)
- 学科
- 济(7671)
- 经济(7656)
- 管理(6771)
- 教育(5459)
- 业(5332)
- 企(4796)
- 企业(4796)
- 学(4458)
- 理论(3926)
- 中国(3065)
- 教学(2759)
- 财(2675)
- 思想(2595)
- 政治(2533)
- 思想政治(2383)
- 政治教育(2383)
- 治教(2383)
- 德育(2372)
- 制(2343)
- 方法(2261)
- 农(2064)
- 业经(2047)
- 和(2003)
- 融(1769)
- 金融(1768)
- 银(1753)
- 体(1751)
- 银行(1747)
- 法(1729)
- 行(1637)
- 机构
- 大学(46121)
- 学院(44780)
- 研究(15578)
- 济(12189)
- 经济(11806)
- 科学(11446)
- 中国(10799)
- 京(10446)
- 管理(10340)
- 范(9775)
- 师范(9680)
- 所(8985)
- 农(8389)
- 江(8342)
- 理学(8293)
- 理学院(8051)
- 研究所(8046)
- 教育(7971)
- 财(7960)
- 管理学(7610)
- 师范大学(7553)
- 管理学院(7531)
- 州(6895)
- 北京(6715)
- 中心(6649)
- 农业(6590)
- 业大(6411)
- 技术(6314)
- 财经(5965)
- 省(5398)
共检索到76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尊重学生的价值和需要是一个民族教育昌明的体现。对学生需要的曲解反映出根本的教学观及当前课程变革价值取向的分歧。本文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考证和批驳,在此基础上区分了教育中的两种需要。并进而探讨了不同需要的存在合理性。以及对待课程改革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谭斌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广泛展开,“学生的需要”这个口号被用来作为许多教育改革活动的依据甚至“旗号”。本文就此概念进行了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指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伦理性,并不能简化为其主观的“我想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时代中国教育理论对“学生需要”的建构过程和建构逻辑。最后,本文将“学生的需要”与“生活世界”、“学生的经验”等概念作了必要的区分,并简要梳理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需要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是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满足需要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教育与需要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满足学生需要,而且要引导学生需要,这是教师工作的特点也是难点。引导学生需要的路径,包括从价值反思需要,在满足现实需要中激发未来需要,营造良好校园环境以激励学生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需要,实施个性化教育以提升学生需要。
关键词:
大学生 需要 引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仲建维
学生观念体现智力成长的本质和学生精神生命的存在。因此,学生表达自身观念应该成为受到尊重的一种权利。但以传统认识论和知识观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机制却抑制了学生观念生成和表达的自由。因此,突破这种抑制,在当代认识论和知识观基础上思考一种新的教学机制——研究性教学——就成为必需。
关键词:
观念 传统教学机制 研究性教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谭斌
“学生的需要”是一种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的社会建构,基本方向就是将孩子自发的“我想要”纳入到符合一定社会规范的轨道。在教育过程中,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自由和控制的辩证法来表达。我们应在正确处理这对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合理表述以及合理建构“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
教育学 学生的需要 社会建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丽
学习的意义是探讨学习问题时不可回避的议题,对学习的理解与对学生的需要的理解总是息息相关的。在当今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探究学习的本质,需要超越传统的教学认识论,走向生存论,使学生的需要和教师需要的独特价值在教学中有所体现,走向"教学即相遇"的新的教学理解,让师生共享教与学的自由与快乐。
关键词:
学习 教学 学生的需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茅锐 范文
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宪法权利,学生享有表达自由权。本文首先探讨了表达自由权的概念及其必要性。其次,本文认为学生的表达自由具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言论自由、发型自由、着装自由、集会及结社自由。最后,本文强调指出,学校管理者应尊重并保护学生的表达自由,促进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学生 表达自由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庆昌
让教学适合学生正在成为当代教育的追求,初看起来,这像是因材施教的古老思想在今天新的表达形式,实际上却是教育者在人本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时代中发出的目的性的和本体性这呼唤。我们今天之所以追求"适合学生的教学",说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符合教育时代精神的,对"适合学生的教学"的呼唤、寻求和创造,实际上表达了时代对教育发展的呼唤。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姜雯 齐铭鑫
在和谐校园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和自我意识提高的情况下,更重视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自我权益的维护。高校必须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利益诉求渠道机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畅通学生利益诉求渠道,切实维护学生的权益。
关键词:
大学生 利益诉求 机制构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蔡卫平
读者对文献信息需要的无限性与馆藏文献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存在的根本原因。读者需要的社会性、历史性及其动态发展对文献资源共享产生巨大影响。读者需要的合理表达及其转化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读者需要的法律表达和非法律表达为文献资源共享提供法律保障和最新理念的指引。
关键词:
图书馆 文献资源共享 读者需要 读者表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建华
新时代呼吁高质量学校教育,需要学校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哲学。新时代的学校教育哲学思考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办学思想的提炼与表达进而建构学校教育哲学。从本质上看,办学思想和学校教育哲学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办学思想属于学校教育哲学的中国化称呼。目前中小学办学思想陷入困境,主要表现为概念界定不清、主体认识模糊、内容指向不明、提炼表达随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办学思想的价值引领作用。办学思想不会自动产生,必须经历一个提炼过程,才能从常识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办学思想提炼必须认真回答“为什么办学、办什么学校、培养什么人”的时代之问,围绕着追求好教育、建设好学校和培养好学生三个要素,通过立足学校实际、继承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未来趋势和明确责任主体五条原则加以提炼。只有办学思想提炼没有精彩的表达不行,只有学理性和概括性兼具艺术性和独特性并重的表达,才能提高办学思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范红霞 刘庆昌
本文针对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现状 ,从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入手 ,深入德育内部对这一事实进行研究 ,发现传统道德教育对人的内在需要的忽视 ,使道德教育中教育对象人的主体地位缺失 ,恰是目前道德教育问题众多的重要源头。文章还进一步论证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辩证统一 ,并提出走向引导和建构的道德教育的主张
关键词:
德育 主体性 发展 需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王倩 肖非
近年来"医教结合"模式的讨论与实践是特殊教育的热点话题,研究者们对其争议不断,在此基础上审视医教结合的理论基础是必要的。沈晓明发表《我为什么提出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理念》一文从对特殊教育对象是病童、生理对儿童学习能力的影响以及医学康复在特殊学校的必要性三个方面论述其对医教结合理论基础的认识,笔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特殊教育的特殊在于其教学设计;特殊儿童不等于病童;学习能力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要明确教育康复与医学康复的关系。本文对以上观点作了简要的分析和反思,以期明确医教结合中的一些观念,呼吁更多的研究者深入探讨医教结合的理念,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医教结合 理论基础 反思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涂京骞 涂龙力
目前,修改现行《税收征管法》已经进入了全国人大常委的立法规划,有关部门正在对《税收征管法》进行修改。本文首先明确了修改《税收征管法》的指导思想,之后,对《税收征管法》修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全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征管法 指导思想 明确定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柴小青
本文首先从WEF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出发,分析其竞争力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指出其在评价逻辑上存在的问题——忽视评价对象的规模属性;其次,指出WEF在基本条件、效率增强、创新和成熟度3个子指数基础上计算国家竞争力指数过程中,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采用不同的子指数权重分配方案,违背了系统评价的一般原则;最后,指出WEF在区间型量化指标转换处理方面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评价 竞争力指数 赋权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行政的归行政;民事的归民事”——与《论契约在远程教育的引入》作者商榷
论言论自由与人身权的权利冲突、制约和均衡(下)──兼与“《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作者苏力先生商榷
论言论自由与人身权的权利冲突、制约和均衡(上)──兼与“《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作者苏力先生商榷
“断奶断粮论”值得商榷
论图书馆学研究的技术性特征——与《图书馆学研究的技术化倾向》作者商榷
消费者议价的行为逻辑与权利表达
论用户信息需求的表达
也谈SWIFT信用证报文的阅读与理解——兼与相关作者商榷
再论是分类法史;还是书目史?——关于商榷的商榷
关于子夏的几个问题——与《中国教育通史》作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