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29)
2023(2462)
2022(1825)
2021(1751)
2020(1312)
2019(3138)
2018(2966)
2017(5167)
2016(2903)
2015(3495)
2014(3477)
2013(3413)
2012(3231)
2011(2924)
2010(2930)
2009(2644)
2008(2709)
2007(2692)
2006(2438)
2005(1963)
作者
(8635)
(7110)
(6989)
(6644)
(4394)
(3343)
(3273)
(2751)
(2682)
(2617)
(2449)
(2363)
(2332)
(2331)
(2281)
(2190)
(2170)
(2076)
(2013)
(1965)
(1809)
(1808)
(1807)
(1697)
(1646)
(1613)
(1607)
(1602)
(1499)
(1437)
学科
(9984)
经济(9977)
管理(7620)
(5354)
(5070)
中国(4528)
地方(4278)
(3690)
企业(3690)
业经(3352)
农业(3157)
教育(2552)
(2414)
方法(2407)
理论(2183)
(2076)
(2008)
(1967)
建设(1944)
(1917)
环境(1868)
(1865)
(1668)
资源(1666)
及其(1607)
地方经济(1582)
教学(1560)
数学(1559)
数学方法(1529)
工作(1527)
机构
学院(37646)
大学(36411)
研究(15353)
(13504)
经济(13115)
管理(12710)
中国(12134)
(10151)
理学(10098)
理学院(9926)
管理学(9706)
管理学院(9625)
科学(9522)
(8956)
农业(7913)
(7752)
(7423)
中心(7418)
业大(6955)
研究所(6905)
(6192)
(6093)
师范(6016)
(5987)
技术(5933)
(5774)
北京(5747)
(5732)
职业(5173)
(4895)
基金
项目(23644)
研究(19591)
科学(17702)
基金(14592)
(13098)
国家(12931)
社会(10927)
科学基金(10279)
(10271)
社会科(10146)
社会科学(10143)
教育(9274)
编号(9182)
(8408)
成果(7829)
基金项目(7627)
课题(7117)
(6109)
自然(5995)
自然科(5782)
自然科学(5779)
重点(5707)
自然科学基金(5669)
(5635)
资助(5546)
建设(5452)
(4964)
项目编号(4925)
规划(4872)
(4814)
期刊
(19341)
经济(19341)
中国(14101)
研究(11891)
(10008)
教育(9703)
农业(7398)
学报(6142)
技术(5490)
管理(5361)
科学(5142)
大学(4810)
(4583)
图书(4560)
(4375)
学学(4086)
业经(3779)
书馆(3677)
图书馆(3677)
职业(3573)
(3507)
金融(3507)
(2667)
论坛(2667)
问题(2476)
技术教育(2331)
职业技术(2331)
职业技术教育(2331)
农业经济(2255)
经济研究(2190)
共检索到69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吕彤轩  
我国粮食已连续6年持续增产,但粮食安全的近忧和远虑始终存在,这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而不稳有着密切直接的关系。保证国家粮食长久安全,归根到底是要有稳定可靠的生产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健全财政支持粮食生产政策的"瞄准机制",进一步向具有资源优势、比较优势的粮食核心产区聚焦,从而提高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效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运连鸿  
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强调连片开发、集约经营,切实推进规模化开发;注重装备大型农业机械,加快机械化进程;突出科技化,着力提高科技化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立民  李大海  
建设"蓝色粮仓"是"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命题。本文在分析我国总体粮食安全形势的基础上,从海洋食物生产能力增长、居民营养供给、节约资源要素以及缓解陆域生态环境压力等方面阐述了"蓝色粮仓"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从创新养殖模式、发展远洋渔业和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深入论证了"蓝色粮仓"在食物供给方面所拥有的巨大潜力;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蓝色粮仓"的相关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Mac Margolis  房辉  周惠萍  
近年来,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而生物多样性的应用无疑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途径之一。由国际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云南农业大学的朱有勇校长提出的利用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理论与技术提供了植物病虫害生态防治的新途径和新技术,其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Bioscience、Phy-topathology等世界顶级刊物上,并已获多项国际、国内大奖。美国的《新闻周刊》(Newsweek)曾以CrisisintheCupboard:BigThreatstotheWorld’Crops为题发表了专题评论,呼吁世界各国重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应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立军  
粮食主产区建设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保证,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阐述了粮食主产区建设与粮食安全的密切关系,分析了当前粮食主产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实现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婧   宋茜   陆苗   查燕   吴文斌  
[目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和商品粮输出基地,被誉为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和“压舱石”。加强黑土地保护,夯实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一粮仓”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国家战略。[方法]文章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黑土粮仓”发展现状、科技支撑“黑土粮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支撑我国“黑土粮仓”建设的战略与对策。[结果]缺乏科技攻关目标顶层设计、黑土地资源底数和保护利用边界认识不清、耕地质量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不足等是我国“黑土粮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新形势下,以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平衡以及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提出了未来科技支撑“黑土粮仓”建设的技术发展路线和重大科技行动建议。[结论]应从顶层科学统筹布局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加大种质创制、退化阻控与耕地保育科技创新、强化技术先导对产业健康发展支撑,以点带面推动技术模式落地,力争为我国“黑土粮仓”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武琼   柳扬   刘孟晖  
长期以来,海洋核污染始终未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一个能够威胁蓝色粮仓的重要议题,这种现象需要扭转。本文首先梳理了公共卫生学界对于海洋核污染损伤海洋生物的文献研究,其次从时间维度、地区维度、食物链维度和营养维度四个层面揭示了海洋核污染导致海洋渔业衰退的严峻现状,再次分析了日本福岛开启核污水常态化排海可能使蓝色粮仓沦为“公地悲剧”的危机和挑战,最后提出在海洋核污染不断恶化背景下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应建立蓝色粮仓的评价机制、监测机制、应急机制和替代机制以确保粮食供给安全。本文认为,国际社会亟须提升海洋核污染在全球粮食安全研究议题中的层级,重视后福岛时代的海洋粮食安全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日光  
本文以详实的史料介绍了作为“天子外仓”的通州粮仓,及其自金代产生,经元、明、清几个不同时期的变化,重点介绍了“廒”的特点。文章反映了古代通州的粮食储运状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志国  胡太祥  李淑媛  
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自然条件优越,耕地集中连片,素有"粮仓"美誉。为保护"粮仓"优势,海伦市国土资源局近几年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加大土地占补平衡和整理力度,效果颇为显著。质量与数量占补双平衡。首先,一直坚持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耕地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书营  
[目的]调查研究河南省三大粮食核心产区(黄淮海平原、豫北豫西山前平原和南阳盆地)的生态重建状况,针对生态重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河南省粮食核心产区的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和生态重建工作提供支持。[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走访三大粮食核心产区的12个县的农业局和环保局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生态重建状况及面临的问题。采用统计分析法,了解20102016年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和旱灾面积、农用化肥和复合肥施用量,分析该区域生态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结果]河南省农业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济才  
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以粮食主产区为投入重点,强力打造全国粮食核心产区,明显改善了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为实现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有效促进了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财政投入"一股独大"的状况长期存在,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农资金多头管理、分散投入问题比较突出,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分户分散经营格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范子英  石慧  
本文发现1958年两个重要的政策变化导致了粮食主产区的饥荒:工业"大跃进"和粮食"包干制"。在大跃进的背景下,包干制诱导粮食主产区在正常年份通过高征购发展本地工业,当面临1959年和1960年粮食连续减产时,这些地区遭受饥荒的冲击也越大。本文利用历史数据证实了上述假说,工业化进程越快的地区的粮食销售也越多,对本地粮食的征购也越彻底,进而死亡率也越高,并且这些效应在饥荒年份更加明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锐  殷伟  王晨  韩立民  
在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食物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陆域食物生产局限难以突破的背景下,“蓝色粮仓”对保障中国食物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与头足类五类海产品,以及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两种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在计算2003—2019年中国居民食物营养需求量与海产品营养生产量的基础上,分析“蓝色粮仓”对中国食物营养贡献率的变化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中国居民食物营养需求量将保持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和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是需求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2003—2019年,中国海产品营养产量呈现4阶段波动变化,其中海水养殖能量、蛋白质与脂肪贡献率总体呈现阶梯式增长趋势,海洋捕捞贡献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各类海产品中鱼类营养生产量占比最高,其次是贝类与甲壳类,藻类、头足类占比都较小。(3)据预测,未来海产品能量、蛋白质与脂肪贡献率将稳步上升,到2030年将分别达到2.15%、11.71%与1.66%。因而,“蓝色粮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中国居民食物营养需求特别是动物蛋白需求有重要意义,未来中国应加快“蓝色粮仓”建设,强化其在中国食物营养中的贡献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黑龙江省垦区物价局成立于1983年11月,行使市(地)级物价管理职权。下辖九个副处级分局(行使县级物价管理职权),102个综合所,共有工作人员800余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