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1)
- 2023(10402)
- 2022(8715)
- 2021(7778)
- 2020(6145)
- 2019(13803)
- 2018(13636)
- 2017(25000)
- 2016(12885)
- 2015(14137)
- 2014(14097)
- 2013(14052)
- 2012(13569)
- 2011(12642)
- 2010(13060)
- 2009(12071)
- 2008(11571)
- 2007(10633)
- 2006(9862)
- 2005(9264)
- 学科
- 济(78635)
- 经济(78581)
- 管理(40657)
- 业(39978)
- 企(32155)
- 企业(32155)
- 地方(25906)
- 中国(23599)
- 方法(19710)
- 技术(19346)
- 业经(17405)
- 农(17185)
- 数学(16422)
- 数学方法(16349)
- 地方经济(15851)
- 技术管理(13271)
- 融(12634)
- 金融(12634)
- 学(12574)
- 农业(12540)
- 财(12118)
- 银(12095)
- 银行(12087)
- 行(11887)
- 发(11812)
- 制(11706)
- 环境(10724)
- 产业(10018)
- 贸(9623)
- 贸易(9609)
- 机构
- 学院(192685)
- 大学(189375)
- 济(92704)
- 经济(90976)
- 研究(73426)
- 管理(72304)
- 理学(60524)
- 理学院(59826)
- 管理学(59146)
- 管理学院(58755)
- 中国(56215)
- 科学(41073)
- 财(40521)
- 京(40482)
- 所(36650)
- 研究所(32578)
- 中心(32329)
- 江(31175)
- 财经(30714)
- 经济学(29152)
- 经(27668)
- 农(26932)
- 北京(26584)
- 院(26287)
- 范(26119)
- 师范(25907)
- 经济学院(25755)
- 州(25162)
- 业大(22796)
- 财经大学(22322)
- 基金
- 项目(119092)
- 科学(95585)
- 研究(92922)
- 基金(84134)
- 家(71715)
- 国家(71042)
- 社会(61614)
- 科学基金(61595)
- 社会科(58605)
- 社会科学(58595)
- 省(49398)
- 基金项目(44133)
- 教育(40991)
- 划(39854)
- 编号(36202)
- 自然(35240)
- 自然科(34453)
- 自然科学(34444)
- 自然科学基金(33858)
- 发(33313)
- 资助(32661)
- 创(31213)
- 成果(29960)
- 创新(28175)
- 发展(27877)
- 展(27419)
- 课题(27198)
- 重点(27074)
- 国家社会(25733)
- 部(25517)
- 期刊
- 济(118882)
- 经济(118882)
- 研究(68699)
- 中国(48922)
- 管理(32929)
- 财(29738)
- 农(26322)
- 科学(24792)
- 教育(24297)
- 学报(22590)
- 融(22429)
- 金融(22429)
- 经济研究(19943)
- 技术(19940)
- 业经(18775)
- 大学(18101)
- 农业(18040)
- 学学(16829)
- 财经(16188)
- 问题(14453)
- 经(14223)
- 技术经济(13105)
- 科技(12943)
- 坛(10985)
- 论坛(10985)
- 世界(10786)
- 贸(10665)
- 商业(10146)
- 业(9868)
- 经济管理(9737)
共检索到322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胜龙
出版业的产业链优势,是出版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出版产业链的延伸,可以使出版业由业市场向边缘市场拓展,形成更多的产业支撑点。出版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拉动相关产业和地方济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为自身的发展开拓出新的市场空间。
关键词:
出版产业 产业链 拉动 地方经济 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云贤
应通过科学划分、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权限,构建符合实体经济和多层次金融体系发展需要的分层级金融监管体制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撑在中国,充满活力的地方经济发展需寻求金融支撑,地方金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和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地方金融发展对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如广东省佛山市地方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和支持中小微企业方面的信贷投放已经占到90%以上;地方金融发展在整个金融系统中占比越来越大,地方金融在中国银行业金融资产占比中达到了57%;地方金融发展成长性好、发展速度快、市场化程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庞瑞芝 范玉 李扬
借助拓展的网络化数据包络分析法,以系统观的视角实证考察2009~2012年我国省际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率以及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表明,全国各省份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普遍偏低。从整体看,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仅取决于创新生产阶段,更受制于创新支持下的经济发展阶段。创新成果未能有效转化是制约创新有效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因。创新成果未实现优化配置是普遍现象,53%省份创新成果不足。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多系统 网络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勇 陈霄 姜晓婧
近年来,科技产业园的发展成为我国地方经济飞速增长的新亮点,但随着发展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凸现。产业集群,指某一产业中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本文在研究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时,引入产业集群的相关理念,指出以集群为依托建立科技产业园是带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可行途径,并对西安市航空科技产业园的可行性和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聚集 竞争优势 科技产业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涛
本文认为,为了提高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发挥数学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中的作用,高职数学应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并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革,从而造就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 数学 人才培养 地方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海泉
实现“中部崛起”,使地方经济有所作为,加强金融服务创新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是一个关键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在经济相对落后、金融生态环境需要优化的中西部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金融服务创新战略应该有明确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约束,有明确的服务创新方向为指引,有地方政府的配套措施给予支持,这样金融服务创新才可能不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金融服务创新 地方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冬梅 杨洋 李哲
新质生产力兼具时代特殊性与历史一般性,与非新质生产力共同构成社会生产力体系。“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蕴含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突出表现在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基础、本质形态和最终目标三方面。发挥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作用:一要科学认识新质生产力各类理论基础的优劣势,避免落入固定单一的理论框架与思想体系而产生认识与实践误区;二要聚焦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与关键要素,强化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力建设,加速进入新的“技术-经济”轨道;三要把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科技创新规律,推进科研范式变革与深度技术创新创业,实现更为高效的知识生产与配置;四要以科研、创新、生产与个人发展四类良性预期为导向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形成科技创新与制度革新密切结合的“社会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保佑 李津燕
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依法管理一个区域内的公共事务,发挥中央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主体。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本文着重分析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更好地承担角色,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戈 胡伟 周立
通过分析省校合作模式,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实现产业化、促进产学研结合、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等进行探索,为大学与地方的合作发展探索有效的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省校合作 科技创新 产学研结合 大学资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葛丹
数字经济的不断创新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构建产业创新新业态,而且也有利于保持经济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全方面合作,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持续发展。本文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分析、驱动发展问题解析、国内外发展经验借鉴等研究基础上,根据温州实际情况,提出健全发展政策体系、加快信息基础建设、培育引进头部企业、强化资源要素配置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集聚发展 创新驱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丰 唐龙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在深化科技创新内涵与新动态理解的基础上,探讨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机制。"科技创新"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层面提出的一个新兴词汇,在继承理论经济学"科学"和"技术"基本内涵的同时,也呈现出将管理创新纳入科技创新的概念内涵、突出创新应用性用途、强调不同科技创新类型之间的协同演进的新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创新展现出网络化、全球化、系统化和协同性四项新动态。基于上述理解,科技创新通过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条途径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支撑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刚 赵志耘 许端阳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着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十八大给予了系统且明确的回答,即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文从科技创新驱动的要素重组、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优化三个视角,探讨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国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邓良基 张禧
农业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在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形势下,必须突出农业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人才支撑,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着力整合资源,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多元协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和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为建设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创新 科技 农业高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