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
- 2023(199)
- 2022(124)
- 2021(132)
- 2020(92)
- 2019(202)
- 2018(190)
- 2017(222)
- 2016(186)
- 2015(157)
- 2014(184)
- 2013(133)
- 2012(145)
- 2011(145)
- 2010(114)
- 2009(85)
- 2008(107)
- 2007(75)
- 2006(73)
- 2005(51)
- 学科
- 教育(383)
- 管理(316)
- 教学(291)
- 研究(280)
- 理论(271)
- 中国(247)
- 济(234)
- 经济(234)
- 业(219)
- 生(218)
- 研究生(218)
- 学法(213)
- 教学法(213)
- 学理(177)
- 学理论(177)
- 企(170)
- 企业(170)
- 财(117)
- 制(115)
- 农(104)
- 学(92)
- 革(92)
- 学校(89)
- 体(88)
- 改革(84)
- 业经(83)
- 农业(80)
- 技术(77)
- 体制(76)
- 发(70)
- 机构
- 大学(1893)
- 学院(1756)
- 研究(828)
- 教育(574)
- 中国(503)
- 济(498)
- 管理(481)
- 经济(476)
- 京(444)
- 师范(435)
- 范(435)
- 职业(392)
- 院(390)
- 科学(388)
- 技术(379)
- 理学(371)
- 理学院(362)
- 管理学(358)
- 师范大学(356)
- 管理学院(353)
- 所(332)
- 江(331)
- 北京(327)
- 中心(323)
- 财(312)
- 研究所(297)
- 职业技术(283)
- 研究院(267)
- 技术学院(248)
- 业大(228)
共检索到3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义全 杨先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宗模 陈韫春
高等教育已经进入质量时代,质量话语的泛滥造成了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质量评估的盲目和混乱。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出源于经济社会的压力,它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不同主体有不同的理解和诉求。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至少包含外适标准和内适标准两个层面,其制定涉及到权力主体和合法性机制,应遵循多样统一、发展性和人本性等重要原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明 线福华 郭爱民
最近,《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指导意见"对在全国建立起全科医生制度的工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对加快培养全科人才,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翁伟斌 徐立清
人才培养标准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可从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为确保适切性和可实现性,必须遵循"多主体参与、倒推法路线、一体化设计"的思路。21世纪以来,世界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时代,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内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全面提高质量的历史新阶段,研究制定我国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孟辉
地方高校转型势在必行,但转型的方向以及转型的方式需要所有地方高校认真思考。文章认为,转型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应用型人才 质量标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中国教育报刊登记者唐景莉、实习生温小乐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尧学司长的采访文章,提出了高校新的“质量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炜 柯佑祥
从"质量发生"的视角来看,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相关的"教学支出"、"学生支出"、"教育科研支出"和"学术支持支出"四项成本,被界定为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按照"合格质量"、"良好质量"和"一流质量"的人才培养质量基准,对中美近年来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成本分层比较发现:与美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成本的"层次鲜明"不同,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成本方面更多体现出"科研至上"、"物质为先"的发展倾向;"后大众化"时代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理念和实践需要从"物质"向"人本"的原点转变。
关键词:
质量成本 人才培养 高校 分层比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学忠 余宏亮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是衡量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这一标准的核心内涵在于促进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融通,其价值取向在于树立科学的"全面观"和"适应观",促进人自由而富有个性、生动而又活泼地全面发展,培养支撑并引领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以重树大学的本体价值追求为导向的理念创新,以变革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关键的实践创新,以完善大学的质量观测体系为保障的评价创新,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质量标准的基本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君煊
近年,响应国家倡导,部分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开始步入转型发展的轨道。为了有效地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需的多元化人才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成为教学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在产教融合语境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仍然面临种种困难,可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坚持国际视野与服务地方相结合等方面探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晓敏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从质量本身出发,结合多年高职教学管理实践,参照国际经验,构建了"1413"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1"即一种理念——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出发点与归宿是让顾客满意,统筹兼顾政府、用人单位、学生等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占君
"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灵魂,"培养什么人"是教育核心,"怎样培养人"是教育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干洪 徐达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价值多元化、经济结构多样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不同的区域、不同行业对于人才需求不同,高等教育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复杂、丰富和多样的服务对象,高等学校的质量观也应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今后10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提高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才能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吉臻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入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质量意识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提升质量是每所高等学校在未来发展中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海峰
职业化、专业化和人的现代化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三维质量标准。职业化强调"用户"的视角及其质量标准;专业化强调高职专业教育的规律性和内在的质量标准;人的现代化强调超越工具性,寻求人的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具体目标。高职人才培养的三维质量标准体现了外适性、内适性和个适性的协调与统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廖春华 马骁 李永强
近年来,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成为我国本科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议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制过程也是高校查找培养问题、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本文就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从PDCA质量循环视角探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制路径,拟构建出契合国情、校情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