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
- 2023(915)
- 2022(848)
- 2021(827)
- 2020(696)
- 2019(1464)
- 2018(1524)
- 2017(3059)
- 2016(1530)
- 2015(1719)
- 2014(1686)
- 2013(1662)
- 2012(1529)
- 2011(1400)
- 2010(1377)
- 2009(1332)
- 2008(1334)
- 2007(1388)
- 2006(1338)
- 2005(962)
- 学科
- 济(6934)
- 经济(6804)
- 企(4346)
- 企业(4346)
- 管理(3923)
- 业(3675)
- 和(3644)
- 方法(3632)
- 理论(3550)
- 社会(3363)
- 业经(3345)
- 中国(2697)
- 经济理论(2686)
- 企业经济(2678)
- 农(2645)
- 财(1730)
- 障(1622)
- 保障(1621)
- 社会保障(1621)
- 学(1583)
- 福利(1566)
- 教育(1482)
- 制(1370)
- 农业(1355)
- 工作(1295)
- 地方(1135)
- 数学(1071)
- 数学方法(1063)
- 策(1055)
- 问题(1029)
- 机构
- 大学(22224)
- 学院(21510)
- 管理(8656)
- 济(8484)
- 经济(8295)
- 理学(7485)
- 理学院(7386)
- 研究(7277)
- 管理学(7260)
- 管理学院(7209)
- 中国(5051)
- 财(4690)
- 京(4547)
- 科学(3960)
- 财经(3624)
- 社会(3609)
- 范(3561)
- 师范(3556)
- 所(3372)
- 江(3342)
- 中心(3265)
- 经(3218)
- 研究所(2913)
- 师范大学(2899)
- 北京(2872)
- 农(2657)
- 财经大学(2627)
- 经济学(2504)
- 州(2469)
- 研究中心(2381)
共检索到34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静波 程斌
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和实践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科技创新通过促进科技进步、科技发展,引发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发展,发展的关键在创新。科技创新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社会发展 科教兴国 小康社会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胡亚文
在世界经济科技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下和综合国力激烈的竞争中,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新阶段。作为中部省区,湖南要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的条件下,改变落后面貌,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省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加强原始性创新,选择生物医药、农业科学等先进领域,继续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选择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以及电子信息等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与跨越,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通过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持续而强大的动力,支撑与保障。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科技创新 对策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曾培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曾培炎
一、勇于实践、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加快发展的新办法和新途径1998年以来的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计划系统在中央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经受了考验和锻炼。总结这些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方面,有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明旭
政策创新是党和政府管理社会、发展经济、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工具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手段。政策创新 ,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 ,遵循现实性与前瞻性统一、继承性与开拓性统一、系统性与开放性统一、平稳性与冒险性统一以及坚持“三个代表”要求的原则。政策创新需要改进政策制定系统 ,提高政策主体的素质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提高理论创新的水平
关键词:
政策创新 小康社会 手段 原则 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明
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海龙
苏北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与否、进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江苏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在苏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地方高校也应当发挥自身人才和技术优势,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计献策、贡献力量。为实现苏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苏北地方高校应当面向地方,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依托地方,促进政产学研的协同发展;服务地方,发展特色行业产业;奉献地方,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小康社会 苏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权典
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选择 ,建立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的环境法治系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环境法制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 ,环境法制创新的目标领域涉及立法基本原则与调整理念更新、立法体系重构、基本对策及管理机制完善等诸方面。
关键词:
小康目标 持续发展 环境法制 制度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赫福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应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出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科学制定这一战略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
小康 小康社会 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和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这次全会的突出贡献和亮点。五中全会不仅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且把创新理念放在五大理念之首。这个价值判断和理念序列,反映了创新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小黄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广东省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在这样的形势下,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将在总行党委的领导下,在地方政府和人民银行的具体指导下,一方面,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加强基础建设,优化业务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连仲 李连第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行动纲领。报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篇,科学地分析了我们面对的国际国内新形势,准确地作出了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判断,高瞻远瞩地规划了“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论及“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时,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玉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必然选择。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三个代表"思想丰富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