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4)
2023(12727)
2022(10664)
2021(9715)
2020(8021)
2019(17789)
2018(17433)
2017(33618)
2016(17921)
2015(19858)
2014(19669)
2013(19035)
2012(17824)
2011(16386)
2010(17108)
2009(16528)
2008(15975)
2007(14622)
2006(13439)
2005(12598)
作者
(50217)
(42005)
(41827)
(39974)
(27007)
(19830)
(18928)
(16049)
(15873)
(15201)
(14543)
(13898)
(13675)
(13471)
(13230)
(13031)
(12373)
(12210)
(12061)
(11998)
(10662)
(10233)
(10065)
(9641)
(9523)
(9464)
(9194)
(9169)
(8362)
(8135)
学科
(88254)
经济(88157)
管理(57557)
(49000)
(40644)
企业(40644)
方法(26538)
数学(22577)
中国(22350)
数学方法(22311)
(21743)
(21503)
地方(21307)
(20302)
业经(18948)
(15870)
(14690)
贸易(14681)
(14540)
银行(14532)
(14304)
金融(14301)
(14214)
(14206)
(14017)
农业(13828)
地方经济(13782)
环境(13529)
(13444)
(11992)
机构
学院(260894)
大学(257545)
(119887)
经济(117381)
管理(96147)
研究(92840)
理学(80668)
理学院(79796)
管理学(78636)
管理学院(78120)
中国(72309)
(58772)
(53516)
科学(50307)
(46080)
财经(44540)
中心(41976)
(41748)
研究所(40649)
(40049)
经济学(37947)
(36393)
北京(34115)
(33680)
经济学院(33614)
师范(33461)
(33379)
财经大学(32501)
(32403)
业大(31894)
基金
项目(160282)
科学(127617)
研究(123655)
基金(116392)
(98938)
国家(98102)
科学基金(84842)
社会(81338)
社会科(77115)
社会科学(77101)
(62151)
基金项目(59638)
教育(56557)
(51252)
自然(50816)
编号(50695)
自然科(49530)
自然科学(49514)
自然科学基金(48600)
资助(47529)
成果(43035)
重点(36345)
(36214)
(36069)
课题(36058)
(35582)
国家社会(33815)
(33151)
(32775)
教育部(31868)
期刊
(149642)
经济(149642)
研究(87986)
中国(56303)
(46069)
管理(39744)
(35161)
科学(32477)
学报(32236)
(30292)
金融(30292)
教育(28412)
大学(25958)
经济研究(24978)
学学(24493)
财经(23391)
农业(23315)
业经(22945)
技术(22658)
(20371)
问题(18640)
(16231)
国际(14786)
世界(13776)
技术经济(13586)
现代(12678)
理论(11867)
商业(11793)
统计(11686)
经济问题(11662)
共检索到420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玉秀  
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显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与投资和经济发展(GDP)有明显的相关性。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给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带来压力。耕地保护事关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事关亿万百姓的幸福指数;事关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当前耕地保护存在多头管理、体制不健全、登记制度分散且不规范。要在本世纪中期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必须通过转变耕地配置和利用方式来根本转变发展方式,就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耕地制度和耕地管理体系,创新耕地资源利用战略,通过健全耕地保护的法律体系、建立耕地保护新机制、实施管经分离的耕地管理模式等有效的体制、政策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如何看待2000以来的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在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拐点论”,认为2000年是上轮周期与下一轮周期的拐点,由此经济将进入到新的一轮快速增长轨道。这种观点有两层政策含义:一层政策含义就是前期连续几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与经济增长内在回升的要求已经重叠,经济已重新回到了自发性快速增长状态,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淡出”,或从2001起要逐步“淡出”;另一层政策含义是,由于新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胡哲一  万存知  
美国遭受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使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受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稳中趋缓。未来宏观政策应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新形势下的土地管理与耕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与耕地保护”高级研修班综述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宣教司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精神,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土地用途管制及耕地保护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国家土地管理局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扬  
当前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恢复过程缓慢,国际局势依旧动荡不安。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尚需时日,投资仍是近期关注的重点。国内外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将会面临很多全新的挑战,但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宗明  邱晓华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总体经济进一步趋向宏观调控目标,综合评分值由上年底的“红灯”、“黄灯”交界处转为现阶段的“黄灯”、“绿灯”交界处(见图1);财税、汇率等各项改革进展顺利,运转基本正常。但面临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是物价涨幅较大,国有企业相互拖欠、停产半停产现象突出,农业隐忧犹在,有待在下阶段的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梁雅楠  
只有供给端、需求端和分配端三方协同发力,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一方面,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局势和世纪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二波强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武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对各类经济主体和地方政府的意义是显见的。研判这类走向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对国民经济总体远行态势的判断 ;二是依据上述判断运用宏观调控原理演绎出的政策组合 ,由此得出宏观调控政策的可能趋势 ,做到未雨绸缪。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米建国  金三林  
2006年,在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等趋势性因素,以及中央政府适时适度宏观调控、世界经济增长强劲等周期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较好增长。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因素依然较好,周期性因素将有所变化,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协依然看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集聚期,体现在经济总量增长放慢和经济结构面临调整两个方面。随着经济进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新阶段,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当前新的重大挑战。我国需要以"降低结构失衡,提高要素效率"为核心目标,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优化中长期供给能力,在新的增长模式中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