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2)
- 2023(14842)
- 2022(12876)
- 2021(12119)
- 2020(10144)
- 2019(23641)
- 2018(23901)
- 2017(46500)
- 2016(25245)
- 2015(28669)
- 2014(29065)
- 2013(28856)
- 2012(26812)
- 2011(24443)
- 2010(24971)
- 2009(22990)
- 2008(22420)
- 2007(19942)
- 2006(17865)
- 2005(16144)
- 学科
- 济(111740)
- 经济(111632)
- 管理(69796)
- 业(68006)
- 企(54694)
- 企业(54694)
- 方法(48272)
- 数学(42113)
- 数学方法(41432)
- 中国(32368)
- 农(30050)
- 地方(27018)
- 业经(25069)
- 财(23180)
- 学(21726)
- 贸(20733)
- 贸易(20717)
- 制(20264)
- 易(20083)
- 农业(19826)
- 银(18079)
- 银行(18039)
- 理论(17681)
- 行(17392)
- 技术(17305)
- 和(16967)
- 融(16911)
- 金融(16910)
- 环境(16580)
- 发(15169)
- 机构
- 大学(366638)
- 学院(366569)
- 济(148220)
- 经济(144919)
- 管理(144750)
- 理学(124372)
- 研究(124099)
- 理学院(122993)
- 管理学(120715)
- 管理学院(120058)
- 中国(93514)
- 京(80091)
- 科学(76437)
- 财(67929)
- 所(62946)
- 农(57990)
- 研究所(56889)
- 中心(55489)
- 江(54412)
- 财经(53770)
- 业大(53399)
- 北京(51672)
- 范(49612)
- 师范(49178)
- 经(48550)
- 农业(45167)
- 院(44868)
- 州(44774)
- 经济学(43785)
- 财经大学(39703)
- 基金
- 项目(241233)
- 科学(189189)
- 研究(178406)
- 基金(172509)
- 家(149351)
- 国家(148084)
- 科学基金(126929)
- 社会(110540)
- 社会科(104819)
- 社会科学(104792)
- 省(95346)
- 基金项目(91130)
- 教育(82279)
- 自然(81956)
- 自然科(80014)
- 自然科学(79998)
- 划(79872)
- 自然科学基金(78518)
- 编号(74238)
- 资助(72600)
- 成果(60786)
- 发(54993)
- 重点(53894)
- 部(52852)
- 课题(51781)
- 创(49879)
- 创新(46480)
- 科研(45467)
- 项目编号(45323)
- 教育部(45223)
- 期刊
- 济(168562)
- 经济(168562)
- 研究(112328)
- 中国(72273)
- 管理(55006)
- 学报(54253)
- 农(53382)
- 科学(51343)
- 财(48361)
- 教育(44779)
- 大学(41273)
- 学学(38504)
- 农业(37304)
- 技术(34002)
- 融(33918)
- 金融(33918)
- 业经(29473)
- 经济研究(27042)
- 财经(25538)
- 问题(22567)
- 经(21818)
- 图书(20016)
- 业(19103)
- 技术经济(18973)
- 理论(18466)
- 商业(17805)
- 统计(17713)
- 科技(17701)
- 贸(17014)
- 现代(16983)
共检索到550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友富 汤艳丽 向清凯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猛增,进口量由1999年的432万吨猛增至2001年的1394万吨,我国由大豆出口大国变成世界第一进口国。虽然进口量2002年降至1132万吨,但2003年1月~7月剧增至1226.8万吨,同比增长147%。同期豆油进口66.4万吨,增长5.9倍。大豆进口猛增问题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曾学明
[目的]从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等3个层面和研发、种植、加工、消费等4个领域提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思路和具体内容,为政府制定全面、系统的大豆产业支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统计分析和数据对比的定量研究方法,选取美国农业部和我国农业统计年鉴1996年以来的大豆产业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大豆产业在国内市场开放和进口转基因大豆双重冲击下逐步沦陷的原因;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演义的定性研究方法,针对目前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粮食安全战略及《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东北大豆产业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
大豆产业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产业 ,产业链较长 ,是我国东北主产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攸关4200多万农民的就业、增收和社会稳定 ,也是当地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目前我国大豆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增产能力。只要措施得力 ,我国可以迅速提升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成为大豆种植强国 ,不仅可以完全满足国内发展需要 ,逐步取代进口 ,而且还能增加出口 ,成为加工和出口强国。因此 ,我国应按照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 ,制定大豆产业政策 ,支持和加快大豆产业发展 ,把这一产业培育成为农业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
中国 大豆产业 发展战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建斌 乔娟 乔颖丽
本文回顾了中国大豆进出口的历史和现状,通过进口量与产量的对比,认为中国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度在不断增加。同时分析了我国大豆大量进口的原因以及进口对我国大豆产业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进口 大豆产业 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金传 吴文良 夏友富
为探讨中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可行性,利用公布的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全球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及中国种植转基因大豆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1996—2004年,美国、阿根廷和巴西转基因大豆种植率分别从2%、1.7%和0增至85%、98%和22%。2)美国和阿根廷转基因大豆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种植转基因大豆可使杂草管理便利化和高效率。3)可能存在问题是:提高单产和增加利润存在不确定性;中国是大豆原产地并具有独特的消费结构,而转基因大豆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隐患会对中国大豆产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生产转基因大豆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建议:继续禁止在中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大豆。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商业化种植 中国大豆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洪兴 王占禄 刘武兵
入世以来,我国农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在资源条件与生产规模制约和缺乏有效的调控与监管手段的共同作用下,大豆进口和外资进入对国内生产造成了过度挤压和打压,直接影响到国内大豆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大豆产业进行准确定位,在尽可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增强竞争力的同时,切实加大对大豆产业的国内支持和产业补偿,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监测预警以及对外资监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梅 何微 孔令博 杨小薇
大豆是优质的植物蛋白资源,也是健康的食用植物油来源。目前我国大豆年需求量约1.1亿吨,进口依赖度高达80%以上。加快突破大豆卡脖子问题对于缓解我国大豆供求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大豆产业发展中的三个主流论断做一些基于数据的概要分析和观点剖析,以期为冷静地判断和思考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与瓶颈,探寻大豆产业发展思路和途径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琴 李建平 刘冬梅
国内大豆需求刚性增长与国内供给有限之间的矛盾,导致转基因大豆进口不断增加,中国大豆产业遭受严重冲击。转基因大豆几乎垄断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国产大豆丧失国内大豆市场定价权、大豆产业链受跨国粮商控制的风险加剧、大豆生产可持续性降低等问题凸显,亟需稳定国内大豆生产、广辟境外大豆生产基地、加快建立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自主价格体系、完善国内大豆期货期权市场、鼓励内资企业做大做强,以振兴中国大豆产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大豆产业 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钦先 李军 张东升
我国作为大豆曾经的最大生产国和现在的最大消耗国,加入WTO以后的近7年来,大豆产业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有明显的"五化"特点:种植占据高位,作物大宗化;区域特征明显,趋向集中化;购销早已放开,完全市场化;加工结构转变,规模扩大化;进口数量巨大,严重依赖化。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主产区。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面对大豆产业的危机,巾国农业发展银行应该调整信贷思路,有针对性地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大豆产业进行信贷支持,充分发挥金融的支农作用,采取切实措施,为中国大豆产业走出困境、振兴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做出贡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毕井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组 倪洪兴 于孔燕 徐宏源
加入WTO以来,中国大豆进口持续快速增加。大豆进口有效增加了国内农产品供给,减缓了农业对国内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但对国内大豆产业也造成了过度挤压,给大豆长期供给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中国大豆问题的实质不是要不要进口的问题,而是贸易政策的问题。中国关税政策与大豆产业基础竞争力不相适应,不能起到应有的"门槛"保护作用,国内大豆产业支持政策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也因缺乏贸易政策配套而成效有限。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定好位、保重点、保基本。当前,中国农产品贸易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对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统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和重要,统筹的核心是确保农业产业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以及大宗农产品基...
关键词:
大豆产业 对外开放 发展定位 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颖 郑志浩 吕明霞
本文对中国大豆的进口需求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检验,选择了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大豆和大豆油进口之间存在产品竞争关系,而不同来源进口的同种产品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定量分析中国大豆及大豆油的进口结构最好采用差异化的需求函数进行分析;随着外资企业的逐步渗透,进口大豆油的数量会进一步减少,这将引起大豆进口数量更大幅度的增加,从巴西的进口量增长幅度可能会更加显著高于阿根廷和美国的进口增长幅度。
关键词:
大豆产品 差异化进口 需求函数 模型检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鹏 韩静静 王磊
大豆是我国开放最早、进口量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国际接轨最彻底的大宗农产品,其运行战略、经验及成败,对我国未来的小麦、大米、玉米、粮油行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延书 夏友富
面对国际市场对中国大豆产业的严重冲击,如何提升中国大豆产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我国大豆进口猛增的代价及根源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规范进口且高度重视现有跨国资本垄断格局、政府加强对大豆产业链的支持和补贴力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豆产业 进口冲击 根源 垄断操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晓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