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
2023(68)
2022(63)
2021(62)
2020(48)
2019(116)
2018(124)
2017(175)
2016(123)
2015(137)
2014(145)
2013(135)
2012(113)
2011(89)
2010(116)
2009(120)
2008(133)
2007(136)
2006(112)
2005(102)
作者
(245)
(208)
(204)
(196)
(130)
(93)
(91)
(79)
(79)
(74)
(71)
(71)
(69)
(66)
(65)
(65)
(63)
(61)
(59)
(57)
(55)
(53)
(53)
(50)
(50)
(49)
(47)
(47)
(47)
(46)
学科
教育(752)
理论(337)
中国(273)
教学(235)
政治(230)
思想(216)
德育(201)
思想政治(201)
政治教育(201)
治教(201)
高等(186)
高等教育(145)
(136)
学法(135)
教学法(135)
学校(124)
管理(118)
(116)
学理(109)
学理论(109)
改革(101)
研究(100)
教育学(86)
(85)
发展(85)
(77)
教育改革(75)
(64)
研究生(56)
(54)
机构
大学(1657)
学院(1265)
教育(904)
师范(617)
(617)
研究(595)
师范大学(512)
(455)
科学(366)
教育学(357)
北京(342)
(306)
职业(264)
(247)
教育学院(242)
研究所(236)
技术(231)
(221)
中心(217)
(209)
中国(207)
教育科(201)
教育科学(200)
研究院(185)
京师(180)
职业技术(175)
(170)
(163)
技术学院(161)
管理(159)
基金
研究(766)
项目(686)
教育(680)
科学(556)
成果(462)
编号(427)
课题(426)
社会(408)
(382)
社会科(365)
社会科学(365)
(335)
基金(326)
(314)
规划(291)
(266)
大学(265)
项目编号(261)
年度(254)
研究成果(251)
(237)
(237)
国家(233)
(227)
(226)
(226)
阶段(226)
教育部(223)
阶段性(211)
(209)
期刊
教育(1660)
研究(990)
中国(831)
高等(360)
高等教育(336)
职业(303)
(226)
经济(226)
大学(209)
教研(206)
高教(206)
技术(195)
技术教育(183)
职业技术(183)
职业技术教育(183)
成人(171)
成人教育(171)
学报(146)
比较(126)
(118)
论坛(118)
科学(101)
职教(97)
学学(85)
(84)
发展(77)
(77)
(77)
图书(74)
清华(74)
共检索到2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振远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把握“和谐”理念,以“和谐教育”为手段,充分发挥“和谐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丽丽  唐玲芝  
文章在论述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创造条件,为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做贡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孔增强  苗琳  
构建和谐人格是当今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和谐人格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具有丰富内涵,其作为一种和谐的人格形态,与和谐社会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文章通过呈现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格培养的现状,透过各类道德"失范"问题,进一步剖析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的迫切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伦理学相结合的视域下,探索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现实途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利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塑造"三观"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生内在发展和外在社会需求多元化,多元化需求呼唤优质匹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在供给侧改革理念的指导下,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不匹配。高等院校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个性需要和社会需求,导致有供给无需求;无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机制和方式的创新改进,导致有需求无供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改革是人才培养战略的时代要求,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从国家战略和个人发展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匹配,优化育人方式、措施和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心大学生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方式;针对大学生的需求提供有效供给,细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措施;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达到供需匹配,构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育人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步云  房正  
更加注重以文化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着眼实现全面育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履行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甘慕仪  徐刚  
本文结合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徐晓影  代宏丽  李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给我国各领域发展提供了新理路,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启示。本文以民族地区高校为例,探讨新发展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侧重结合民族地区高校的地域特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点,探索新发展理念在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可以增强教育活力,协调发展可以凝聚教育合力,绿色发展可以提高教育品质,开放发展可以拓展教育格局,共享发展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五大路径,致力于完善思政育人制度,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打造绿色育人空间,建设网络育人阵地,实现民族团结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清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课题中最基本和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因为它是全面、深入、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所必备的理论基石。然而考究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伴随学科的不断交融已被援引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但专门厘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概念的可谓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从概念切入,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解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石书臣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支撑,要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和纠正把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窄化"、"泛化"、"通识化"、"替代化"等倾向;要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支撑特点,主要体现在边界性、意识形态性、整体性、综合性等方面;要从核心学科、主干学科、相关学科等三个层次上理解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支撑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雪霞  
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强调"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胸怀党和国家事业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春华  上官苗苗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学首先要阐明的前提性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价值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在该问题的总体方向上基本取得共识,但对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上还需深入研究。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应坚持客观性、普遍性、内在性原则,以使自身更加逻辑自洽、严谨缜密,在更大程度上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超  
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高校学生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有全新的内涵,其体系也面临着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内容创新以及手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林  
从广义上说,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在科学内涵上是一致的。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巩固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晓文  
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内涵、提出的时代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等,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一致。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