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5)
2023(5064)
2022(3937)
2021(3656)
2020(2766)
2019(5941)
2018(5749)
2017(9559)
2016(5072)
2015(5575)
2014(4992)
2013(4807)
2012(4426)
2011(3921)
2010(4098)
2009(3851)
2008(3880)
2007(3900)
2006(3502)
2005(2721)
作者
(13582)
(11393)
(11293)
(10512)
(6987)
(5338)
(4991)
(4270)
(4176)
(4081)
(3817)
(3772)
(3690)
(3510)
(3468)
(3410)
(3367)
(3240)
(3156)
(3093)
(2772)
(2707)
(2691)
(2604)
(2579)
(2551)
(2497)
(2465)
(2286)
(2264)
学科
管理(19802)
(19389)
经济(19379)
(17306)
(15515)
企业(15515)
技术(10710)
技术管理(8581)
中国(7929)
(7880)
业经(7382)
地方(6800)
农业(5490)
(4272)
(4222)
方法(4209)
(4067)
(4022)
银行(4016)
理论(3962)
(3906)
教育(3773)
(3722)
金融(3721)
环境(3350)
建设(3347)
农业经济(3297)
(3266)
发展(3228)
(3221)
机构
学院(66020)
大学(64767)
(25949)
管理(25495)
经济(25337)
研究(22895)
理学(21130)
理学院(20903)
管理学(20567)
管理学院(20428)
中国(17667)
(13726)
科学(12814)
(12360)
(11549)
中心(11013)
(10306)
(9439)
师范(9363)
(9227)
(9212)
研究所(9106)
(8926)
财经(8889)
业大(8629)
北京(8597)
技术(8489)
(8080)
(8042)
经济学(7666)
基金
项目(43836)
研究(35951)
科学(35128)
基金(29734)
(25519)
国家(25240)
社会(23130)
科学基金(22195)
社会科(21824)
社会科学(21819)
(19069)
教育(16191)
基金项目(15593)
(14902)
编号(14882)
(12769)
自然(12341)
成果(12310)
创新(12128)
自然科(12090)
自然科学(12088)
自然科学基金(11878)
课题(11299)
(10615)
重点(10075)
资助(9996)
国家社会(9561)
(9436)
(9428)
(9365)
期刊
(33673)
经济(33673)
研究(21465)
中国(20356)
教育(13125)
管理(12336)
(9858)
(9576)
科学(8458)
技术(8277)
学报(8249)
(6965)
金融(6965)
大学(6957)
农业(6832)
业经(6619)
学学(6055)
图书(5803)
科技(5366)
(5124)
论坛(5124)
经济研究(4921)
职业(4481)
书馆(4478)
图书馆(4478)
财经(4297)
技术经济(4077)
(3842)
问题(3771)
(3558)
共检索到111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李爱民  李大伟  
近年来,"东北现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严重滞后是制约东北振兴的根本性问题。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点状突破""示范带动"的经验,选择条件较好的大连建设新的经济特区,示范带动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可以作为促进东北地区振兴的重大突破口。为此,应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自由贸易港扩大开放、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三大改革为引领,大力推进大连经济新特区建设,加快东北地区振兴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靖  
东北地区的振兴是全方位的振兴,具有长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笔者认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快配套产业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扩大就业和加大区域合作等一系列问题,是当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突破口。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通过对黑龙江省亚布力、苇河、通北等8个林业局“以农养林,熟化速生丰产林用地”情况进行调研,认为该做法是国有林区当前缓解危困、减员增效、保护天然林、稳定职工队伍及林区社会的一个突破口。“熟化地”的基本形式有劳保田、工资田、就业田、补贴田、创收田等5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熟化地”工作取得一定效果。最后对“熟化地”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咸岳  
发展食品工业,用以代替分散的一家一户的食品加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促进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开展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我区,加速食品工业发展,对实现广西经济尽快翻身有着特殊的重大意义。一、我区食品工业的现状1984年我区食品工业已拥有粮食、制糖、制盐、烟草、酿酒、食用植物油、罐头、饮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史作廷  李冠霖  
本文针对我国完成消除绝对贫困艰巨任务后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新挑战,从我国品牌建设困境入手,论述以行政区品牌建设为重要突破口,引领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提出以"统购直销"模式作为行政区品牌建设促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通过总结"都兰优品"行政区品牌建设实践,为脱贫地区开展行政区品牌建设,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开忠  王媛玉  胡校  
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两阶段下降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转移—分享分析法定量分析东北地区工业增长中结构性和区位性转移增长变化,发现空间格局不经济是东北振兴的主要障碍。基于此,建立密度、距离、分割、异质性等"4D"空间特性计量模型分析造成东北地区经济地理低效的主要区位性因素。研究发现,人口集聚规模效应不显、距离劣势导致市场潜力偏低、市场分割程度较高、异质性竞争力不突出是导致东北地区空间格局不经济的主要因素。因此,应通过空间规划,促进城市之间协同发展;改善交通,积极融入新全球化流动空间;智能转型,以信息化、数字化改造克服空间分割劣势;因地制宜,建设别具一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措施重塑东北振兴经济地理的战略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玲  
县域城市是指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镇,即县城镇,简称"县城"。它是包括农村在内的所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信息交流中心,是连接城乡供需和商品交换、扩大农村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是县域经济的集聚极和辐射极。县域城市做大做强了,必然能发挥它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集聚作用、辐射作用,引领区域经济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因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正  
汉淮运河基本轮廓构思 1、汉淮运河沟通汉江水系和淮河水系,是南水北运,北煤南运的最大通道,是京广运河和全国河网化的关键,从而成为振兴长江和内河航运以及振兴中华的战略突破口。 2、汉淮运河自河南省丹江水库的陶岔闸引水,经汉淮分水岭垭口至平顶山和淮河支流沙颖河连通,全长258公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童书玮  盛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7日至8日在辽宁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调研中,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在听取辽宁省有关部门、部分市县和企业负责人发言后,李强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重要论述,把握新机遇,找准发力点,把长板拉长、短板补齐。他强调,营商环境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正中  
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应当首先以创业教育为突破,以构建创业型职业教育为先导,建设社会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创业型经济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应当首先以创业教育为突破,以构建创业型职业教育为先导,建设社会创业教育支持体系,主导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时代的大学生社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德勋  
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能否取得实效性,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要路径。一、教学方法仍是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所谓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实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列宁在《哲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白彦锋  吴粤  孟雨桐  
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指出了我国财政税收建设改革的两个突破口,即推进绿色税收、环保财政和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我国税制结构"腾笼换鸟",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助力我国税源告别过度依赖资源能源高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着更多知识和技术创新含量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桂朵  
面对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外部需求大幅萎缩的形势,扩大农村消费成为确保中国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当前农村消费现状来看,制约中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依然存在,要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必须在消费观念、农民收入水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消费环境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