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
2023(608)
2022(533)
2021(567)
2020(518)
2019(1241)
2018(1078)
2017(1806)
2016(1060)
2015(1218)
2014(1260)
2013(1153)
2012(1116)
2011(1067)
2010(1104)
2009(1031)
2008(1011)
2007(812)
2006(758)
2005(736)
作者
(2716)
(2210)
(2198)
(2047)
(1360)
(1021)
(968)
(931)
(837)
(786)
(781)
(703)
(696)
(687)
(672)
(667)
(645)
(628)
(615)
(611)
(571)
(563)
(533)
(533)
(508)
(475)
(458)
(454)
(453)
(449)
学科
(3270)
经济(3263)
(2993)
管理(2835)
(2746)
企业(2746)
教育(1960)
方法(1850)
数学(1657)
数学方法(1628)
中国(1547)
(1457)
(1367)
体制(1226)
(1135)
(816)
财务(814)
财务管理(814)
理论(793)
企业财务(788)
思想(742)
(741)
政治(733)
学校(699)
(669)
思想政治(668)
政治教育(668)
治教(668)
德育(655)
公司(547)
机构
大学(14852)
学院(13140)
研究(5285)
管理(4663)
(4551)
经济(4430)
教育(4184)
理学(4110)
理学院(4010)
管理学(3868)
管理学院(3803)
(3762)
师范(3750)
中国(3421)
(3400)
师范大学(3241)
科学(2891)
(2569)
(2535)
北京(2420)
中心(2308)
研究所(2294)
(2045)
财经(1886)
(1875)
(1738)
教育学(1636)
(1591)
研究中心(1445)
研究院(1443)
基金
项目(8429)
科学(7170)
研究(6874)
基金(6218)
(5276)
国家(5183)
科学基金(4569)
教育(4398)
社会(4343)
社会科(4086)
社会科学(4086)
(3123)
基金项目(3004)
(2990)
自然(2978)
成果(2925)
自然科(2922)
自然科学(2922)
自然科学基金(2876)
编号(2777)
资助(2726)
课题(2460)
(2420)
教育部(2280)
重点(2123)
规划(2021)
(1969)
人文(1954)
项目编号(1842)
大学(1797)
期刊
教育(6533)
研究(6028)
(4762)
经济(4762)
中国(4184)
管理(2156)
(2153)
学报(2011)
技术(1842)
科学(1753)
大学(1706)
职业(1409)
学学(1313)
(1180)
金融(1180)
技术教育(1172)
职业技术(1172)
职业技术教育(1172)
(1120)
统计(1090)
(1077)
财经(1000)
发展(943)
(943)
(850)
图书(806)
(804)
决策(800)
(747)
论坛(747)
共检索到23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次林  
青少年道德风貌既是我国道德发展现状的映照,也是我国未来道德主流的决定性力量。学校德育要体现针对性,就要认真了解青少年的道德风貌,并在德育要求与青少年道德发展水平之间保持一种适应性关系。尤其在我国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及时对青少年道德风貌做调查研究更有利于"记载"这个群体的道德发展历程,研判道德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规律,并对青少年道德风貌予以客观评判。而学校德育测评正是对青少年学生道德风貌进行的测查和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  
有一首儿歌,歌名叫做《种太阳》,其中的几句歌词印象很深,是这么唱的:"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播种一颗,一颗就够了,会结出许多的太阳。一颗送给南极,一颗送给北冰洋。一颗挂在冬天,一个挂在晚上。到那个时候,世界每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在这里,笔者不是想跟这首儿歌较劲,而是想借此谈谈由这首歌里渗透出的一种极端理想主义的价值取向。对于职业教育,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与功能,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想必大家从教科书或者近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次林  
本文介绍了学校德育测评中的三种典型取向:内容取向的测评、形式取向的测评以及中层概念测评。内容取向的测评以国际公民教育研究所的测评为例,重点介绍其测评点的确定、测评题的研制、测评结论的表达和推论,并且对我国德育测评中的常见问题做了分析。形式取向的测评以科尔伯格学派和关怀伦理的测评为例,重点介绍了如何紧扣推理形式和思维结构开展测评的思路。中层概念测评在测评点的确定、测评题的研制、测评分数的计算上也有自身的特色。文章最后提出,三种测评对象不同,功能有异,全面的德育测评需要借助三者综合进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洪明  龙宝新  
道德叙事,就是教育者对道德事件的讲述或重叙,它是帮助学生净化心灵、升华德性、迈向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道德叙事负载着两种价值——原初价值和附加价值,每个道德叙事都有一定的价值载荷。在学校德育中,道德叙事是道德知识、规范的传递者,是道德行为图式的储蓄所,是道德情感的传达者,是道德经验的转述者,是道德思维的传承者。道德故事的遴选、聆听视角的建立、道德故事的重叙和价值立场的形成是学校德育的"四部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贤君  李明汉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结构、社会文化、教育和道德等方面的急剧变化,给学校德育带来各种各样的冲突和困惑。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目前学生思想道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则是有效地实施德育的基础。 本文根据1993年4月间,广州教科所德育研究室对广州市所属的市区、经济较发达的番禺、经济较落后的从化三个地区,15所不同层次的普通中学,2400多名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檀传宝  
讨论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构建的前提是研究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结构性变化 (一)当代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变迁 研讨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应从环境因素(子系统)及其物质和精神结构两个角度子以展开。所谓社会环境的子系统包括客观系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中观系统的社区,微观系统的家庭和作为中间系统的大众传媒。 当代社会就其宏观角度来看,全球正处在后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巨变过程之中。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在经济、文化诸领域均已达到了目前人类社会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但是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又带来了技术专制、金权社会、紧张的人际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秀军  
完整的德育视野,既要在德育过程之中,也需在德育过程之外,必须关注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德育生态环境的整体构成具有系统性,影响机制具有复杂性,形成发展具有建构性,存在属性具有价值性,存在样态具有动态平衡性。德育生态环境通过支撑与制约、熏染与陶冶、引发与导向、检验与反馈等作用机制发挥其德育影响。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中蕴含着学校德育的深刻变革,其生态建构需遵循生态学的理念与原则,构建国家、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生态联盟",实现学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无缝对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文彦  
20多年来,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经济、法律,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观念、意识、教育,当然也包括学校德育。这一崭新的历史转型期具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它怎样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德育?学校德育如何积极改革并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这是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向东  
香港学校德育评介许向东只有弹丸之地的香港,近几十年创造了世界第三金融中心、第三黄金市场、第一集装箱港等经济奇迹。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成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香港政府确立“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开发智力资源以弥补自然资源不足”的战略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檀传宝  
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 ,应有一个与 1978年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相联系的重点转移。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德育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和教育的根本。奠基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的学校德育、学校教育是中国大陆改进基础教育品质 ,迎接 2 1世纪必将出现的新的开放、新的挑战的必然抉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向阳  
在价值多元社会中 ,学校德育面临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本文对激进的道德主义进行批判和分析 ,并基于一种温和的相对主义观点提出学校德育改革若干建议 :从求同转向求同存异 ,从规范转向规范和描述相兼顾 ,从对抗转向对话 ,从德目教学转向道德判断力、敏感性、行动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邱昆树  王小飞  王真  
随着学校德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回归生活"的理念指引下,学校德育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学校德育依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如道德主体上"自我"的个体化、德育内容上"德性"的边缘化、德育方法上"对话"的形式化等。破解这些困境,学校德育应该居于中道,在"个体"与"关系"之间确立道德主体、在"规则"与"德性"之间确立德育内容、在"灌输"与"对话"之间确立德育方法,并由此融合汇通而逐步积淀形成我国现代德育的文化根基,使学校德育真正地实现其培育整体的"人"的目标和使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建国  
笔者总结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创新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喻学林  
学校肩负着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因此学校德育被赋予了众多的功能,寄予着社会的厚望。但以今日的德育理论研究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和德育的现实状况而论,德育不是万能的。学校德育的有限作用决定了学校德育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层次和水平上对个体品德进行培养,对个体的社会教化只能起引导而不是决定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