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9)
- 2023(13467)
- 2022(11023)
- 2021(9861)
- 2020(8415)
- 2019(18682)
- 2018(18777)
- 2017(35095)
- 2016(19178)
- 2015(21398)
- 2014(21732)
- 2013(21092)
- 2012(19465)
- 2011(17553)
- 2010(18194)
- 2009(17618)
- 2008(17425)
- 2007(16020)
- 2006(14718)
- 2005(13969)
- 学科
- 济(101567)
- 经济(101426)
- 业(83092)
- 企(77313)
- 企业(77313)
- 管理(76093)
- 方法(32610)
- 业经(31696)
- 财(30618)
- 农(26951)
- 制(24569)
- 数学(24084)
- 数学方法(23928)
- 中国(22800)
- 地方(22064)
- 务(21208)
- 财务(21172)
- 财务管理(21146)
- 体(20255)
- 企业财务(20038)
- 农业(19110)
- 技术(17487)
- 理论(16950)
- 策(16933)
- 划(16279)
- 和(16191)
- 体制(16058)
- 学(15139)
- 融(14761)
- 金融(14754)
- 机构
- 学院(283911)
- 大学(277798)
- 济(129230)
- 经济(126753)
- 管理(109746)
- 研究(95235)
- 理学(92288)
- 理学院(91408)
- 管理学(90321)
- 管理学院(89776)
- 中国(76483)
- 财(64649)
- 京(58150)
- 科学(52010)
- 财经(49057)
- 所(47517)
- 江(46492)
- 经(44175)
- 农(44041)
- 中心(42884)
- 研究所(41812)
- 经济学(39888)
- 北京(36811)
- 业大(36298)
- 州(35633)
- 财经大学(35624)
- 经济学院(35428)
- 农业(34060)
- 院(34041)
- 范(33242)
- 基金
- 项目(171954)
- 科学(137028)
- 研究(131785)
- 基金(124660)
- 家(105953)
- 国家(104942)
- 科学基金(91864)
- 社会(86635)
- 社会科(82043)
- 社会科学(82023)
- 省(68635)
- 基金项目(64977)
- 教育(60031)
- 自然(55564)
- 划(55174)
- 自然科(54258)
- 自然科学(54242)
- 自然科学基金(53345)
- 编号(52692)
- 资助(50147)
- 成果(43796)
- 创(38714)
- 重点(38516)
- 部(38416)
- 制(38267)
- 发(38110)
- 课题(37773)
- 业(37071)
- 国家社会(36054)
- 创新(35419)
- 期刊
- 济(163543)
- 经济(163543)
- 研究(93339)
- 中国(62954)
- 财(55846)
- 管理(49543)
- 农(42606)
- 学报(35972)
- 科学(35749)
- 融(30668)
- 金融(30668)
- 教育(29906)
- 大学(29231)
- 技术(28603)
- 农业(28399)
- 学学(27750)
- 财经(26633)
- 业经(26375)
- 经济研究(26054)
- 经(23182)
- 问题(20208)
- 技术经济(17300)
- 业(16566)
- 世界(15464)
- 贸(14980)
- 现代(14600)
- 财会(14433)
- 经济管理(13958)
- 商业(13868)
- 国际(13218)
共检索到458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张连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至今已走过了17个年头,在即将过去的17年中,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为数不少的国有企业目前却已陷入生产经营困难、发展举步维艰的境地,一些企业甚至徘徊在倒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殿昆
构建激励机制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工业与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殿昆激励,即如何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是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必须回答的关键性问题。一种成功的经济体制,应当是激励相容的。即在这种经济体制中,劳动者在追求个人目标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非
企业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基础。搞好企业统计改革,对于推进整个统计改革向纵深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经过整顿,企业统计的活力得到了增强,统计基础工作有所加强,统计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微电脑在一些大中型企业统计工作中开始得到运用。但是企业统计改革仍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特别是企业统计如何为经营管理服务,基础工作如何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统计成果如何实现多样化、优质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绍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雅妮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立足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伟业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一历史方位,分析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鲜明时代特征及丰富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探讨国有企业在新发展阶段的定位及功能,据此提出要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二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三是深化分类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创新;四是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高水平开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振一
论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责任物质化机制·何振一·经过多年改革探索,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总思路和目标模式已初步确立,并在改革的实践中取得了喜人的成就,这表明我们确定的改革方向十分正确。但在前进中也碰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国有产权约束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强化起来。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宗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井明
利用“四个一点”的有利时机,加快对赣南的改革,开放、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企业资金不足、缺乏规模效益,经营机制不灵活等,是赣南工业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按老办法不行。按照“试验区试着办,促进生产发展”的原则,努力在赣南培育新型的企业运行机制,无论是对于迅速发挥赣南现有企业的作用,加快赣南开放,开发的步伐,还是对于积极探索搞活我省企业的道路,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那末如何培育新型的企业运行机制呢?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与大家商榷: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体卫 宗合
199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恢复正常增长,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利条件。1991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好的,既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又牢牢地把握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一、1991年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全国改革的势头越来越好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小川 银温泉
本文针对最近几年来流行的关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的"三驾马车"及"休克疗法"的论点,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的改革道路及其中的争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胜玲
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综述经济研究所白胜玲1993年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道路上迈出关键步伐的一年,是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具体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确立1993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二十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把全党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启动了改革进程,他们为改革的暂时失利而焦虑,为改革的巨大成果而欣喜。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人民的实践和现实,无疑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篇章。二战后欧亚、美洲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逐步启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合乎历史规律而产生,但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摸索寻找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制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茅于轼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一个社会要能正常运转,必须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目的,包括生活比较富裕,较长的平均寿命,良好的治安,社会各成员之间生活水平的不过分悬殊等。这些目的之间各有联系,有的彼此相辅相成,有的又彼此抵触。而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生活富裕的目的,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真实购买力都有较快的增长,日子过得宽裕,不那样“紧巴巴”。至于其它的目的则还要靠法治、教育、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