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4)
- 2023(10650)
- 2022(9009)
- 2021(8435)
- 2020(7095)
- 2019(16184)
- 2018(16212)
- 2017(30816)
- 2016(17572)
- 2015(20120)
- 2014(20452)
- 2013(20089)
- 2012(18789)
- 2011(17082)
- 2010(17431)
- 2009(16068)
- 2008(16070)
- 2007(15113)
- 2006(13153)
- 2005(11619)
- 学科
- 济(71060)
- 经济(70985)
- 业(48458)
- 农(47406)
- 管理(39772)
- 农业(31262)
- 方法(28207)
- 企(27128)
- 企业(27128)
- 数学(25132)
- 数学方法(24887)
- 中国(20008)
- 业经(19109)
- 财(18668)
- 制(15926)
- 地方(15850)
- 学(14652)
- 贸(12649)
- 贸易(12647)
- 易(12291)
- 理论(12143)
- 收入(12093)
- 体(12077)
- 银(11551)
- 发(11531)
- 银行(11514)
- 行(11014)
- 农业经济(10711)
- 教育(10693)
- 融(10573)
- 机构
- 学院(252097)
- 大学(244953)
- 济(100876)
- 经济(98536)
- 管理(90131)
- 研究(87539)
- 理学(77020)
- 理学院(76193)
- 管理学(74751)
- 管理学院(74324)
- 农(66329)
- 中国(66217)
- 科学(55249)
- 京(52029)
- 农业(51339)
- 所(46044)
- 业大(45872)
- 财(45177)
- 研究所(41770)
- 中心(41509)
- 江(41006)
- 财经(35035)
- 范(34482)
- 师范(34110)
- 北京(32351)
- 州(31757)
- 农业大学(31690)
- 经(31686)
- 院(30351)
- 省(30199)
- 基金
- 项目(164145)
- 科学(126094)
- 研究(124225)
- 基金(113150)
- 家(98712)
- 国家(97753)
- 科学基金(81230)
- 社会(75075)
- 社会科(70479)
- 社会科学(70454)
- 省(68547)
- 基金项目(60010)
- 教育(58182)
- 划(55993)
- 编号(54956)
- 自然(50116)
- 自然科(48846)
- 自然科学(48829)
- 自然科学基金(47905)
- 资助(45642)
- 成果(44945)
- 课题(38453)
- 发(37519)
- 重点(37392)
- 农(36340)
- 部(36180)
- 创(34126)
- 性(32183)
- 创新(31816)
- 年(31245)
- 期刊
- 济(119290)
- 经济(119290)
- 研究(71585)
- 农(69288)
- 中国(57120)
- 农业(46699)
- 学报(43884)
- 科学(37867)
- 教育(35160)
- 财(34463)
- 大学(33187)
- 学学(31472)
- 管理(27213)
- 业经(25913)
- 融(24789)
- 金融(24789)
- 技术(23928)
- 业(22733)
- 问题(17183)
- 经济研究(16891)
- 财经(16717)
- 版(15580)
- 农村(14808)
- 村(14808)
- 农业经济(14503)
- 经(14384)
- 世界(13005)
- 业大(12641)
- 经济问题(12349)
- 技术经济(12254)
共检索到382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军 孙福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使农民成为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社会结构合理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把农民培育成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所面临的困境,重点阐述了把农民培育成中等收入群体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农民 中等收入群体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丹
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农产品短缺状况彻底终结,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广大农民的收入增长却不太理想。要使得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农村经济保持永久活力,探索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路径,就成为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 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晓然 蔡军 苏跃辉
借力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全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多年来河北省农民收入也持续快速提高,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进入新常态,河北省农民收入增长也将进入中高速增长的轨道。心理上怎样调整、正确面对收入在增速和结构上的变化,行动上如何采取合理措施、促进农民增收,是我们在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河北省农民收入的构成着手,分析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不同来源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新形势下的体现,能够为我们提出有针对性地农民增收措施带来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
新常态 河北省 农民收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玲妹
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它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在具备一定经济条件时逐步解决。从我国国情看,解决农民保障问题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尚不具备完全由政府买单的物质基础,而是要先建立城乡有别、各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再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及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变,使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保障体系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
关键词:
经济学 农民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浩军
伴随农村经营体制的转型,蛰伏于传统社队经济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显露并加速释放。从实际出发,多措并举,对其进行合理有序的分流安置既是解决三农痼疾的良方,又能够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于此理念,文章从更广的视域探析了农民分流安置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钧
农民职业化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也是我国农民走出传统身份束缚的最终之路。在我国农民职业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本文在分析农民职业化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制度经济学的层面探索对农民职业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农民职业化 新型农民 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志国 刘慧哲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依照Milanovic和Yitzhaki提出的中等收入标准(人均每天收入12—50美元),2012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只占8.4%,到2018年已经达到28.9%。从收入流动的视角看,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主要来自于低收入阶层的向上流动。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低收入家庭能否向上流动进入中等收入阶层受到个体家庭微观特征的影响。文章运用有序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家庭中就业人口的比例、体制内就业及城镇户籍等因素都对低收入家庭向上流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主要包括促进低收入群体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低收入群体就业质量、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中等收入群体 共同富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敏芳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是主体,工资性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但比重偏低,收入不稳定。只有拓展非农产业、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特别是通过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
西部 欠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 增长途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土兴
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区间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集合。它具有唯一性、时空性、集合性和变动性四大特征。中等收入群体与中等收入者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概念。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的概念界定和测量模型,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比重变动规律。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路是低等收入群体免交个人所得税,中等收入群体实行低税率,高等收入群体实行高税率;劳动收入实行低税率,投资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非劳动收入实行高税率,彩票中奖税率实行特高税率。
关键词:
中等收入 中等收入群体 收入比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乃云 李青
住房问题是当今民众最为关心的生存问题之一。房价居高不下,让广大民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陷入困境。尽管这几年政府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先后推出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等一系列住房保障的措施,但政策实践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积极地运用财税政策,切实地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益,已然成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关键词:
低收入群体 保障性住房 财税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江华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新常态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促进经济转型软着陆,有效地减少或消弥经济意识形态带来的潜在不利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避免出现"被小康"的问题,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实现帕累托最优获益;同时减少社会阶层的对立与"撕裂",弥合社会摩擦裂痕,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社会根基。但是,当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面临诸多问题,陷入了困局,比如收入分配格局扭曲、需求结构性失衡、城镇化空心化与人力资本悖论困境等紧迫问题,必须通过发展共享经济、服务型政府现代转型、以内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江华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新常态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促进经济转型软着陆,有效地减少或消弥经济意识形态带来的潜在不利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避免出现"被小康"的问题,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实现帕累托最优获益;同时减少社会阶层的对立与"撕裂",弥合社会摩擦裂痕,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社会根基。但是,当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面临诸多问题,陷入了困局,比如收入分配格局扭曲、需求结构性失衡、城镇化空心化与人力资本悖论困境等紧迫问题,必须通过发展共享经济、服务型政府现代转型、以内涵式城镇化拓展经济空间以及建构技能型人力资本"旋转门"式流动机制等途径来化解矛盾,逐步消解发展的二律背反困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凯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如何改革创新、合理设计、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这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有限、宅基地流转受限、政府垄断土地供应市场、农民缺少利益表达权等问题。我国应从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合理界定农村建设用地价值、规范宅基地流转机制和制定科学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四个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效益最大化,切实保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