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5)
- 2023(10641)
- 2022(8721)
- 2021(7925)
- 2020(6242)
- 2019(14216)
- 2018(13438)
- 2017(26009)
- 2016(13819)
- 2015(15222)
- 2014(15292)
- 2013(15164)
- 2012(14463)
- 2011(13201)
- 2010(13696)
- 2009(12969)
- 2008(12110)
- 2007(11047)
- 2006(9969)
- 2005(9744)
- 学科
- 济(64113)
- 经济(64058)
- 业(39513)
- 管理(36230)
- 企(30642)
- 企业(30642)
- 融(27815)
- 金融(27815)
- 中国(27200)
- 银(25647)
- 银行(25633)
- 行(24994)
- 地方(21614)
- 方法(20338)
- 农(17736)
- 数学(17707)
- 数学方法(17573)
- 制(15949)
- 财(15938)
- 业经(15509)
- 农业(12320)
- 贸(11833)
- 贸易(11813)
- 中国金融(11459)
- 学(11412)
- 易(11371)
- 地方经济(10933)
- 务(10584)
- 发(10566)
- 财务(10556)
- 机构
- 学院(197143)
- 大学(194518)
- 济(87199)
- 经济(85262)
- 研究(74625)
- 管理(70373)
- 中国(64260)
- 理学(58420)
- 理学院(57707)
- 管理学(56861)
- 管理学院(56479)
- 财(43107)
- 科学(42539)
- 京(41964)
- 所(38474)
- 中心(35648)
- 研究所(34311)
- 农(34246)
- 财经(33087)
- 江(30851)
- 经(29999)
- 经济学(27864)
- 北京(27356)
- 院(26450)
- 农业(26392)
- 范(26277)
- 业大(26150)
- 州(26063)
- 师范(25984)
- 经济学院(24968)
- 基金
- 项目(122698)
- 科学(96734)
- 研究(91147)
- 基金(88257)
- 家(76727)
- 国家(76020)
- 科学基金(64828)
- 社会(58761)
- 社会科(55956)
- 社会科学(55942)
- 省(48281)
- 基金项目(45623)
- 划(40587)
- 教育(40567)
- 自然(40181)
- 自然科(39283)
- 自然科学(39274)
- 自然科学基金(38591)
- 资助(36702)
- 编号(36112)
- 发(32694)
- 成果(29809)
- 重点(28217)
- 部(26742)
- 发展(26610)
- 课题(26500)
- 创(26228)
- 展(26170)
- 性(25185)
- 创新(24578)
共检索到330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云鸿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当前我们国家决定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是,发展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现仅就发展金融市场并使之成为全国性的大市场,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明桂 安剑锋 郑馨睿 李金洋
中国债券市场主要由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构成。大部分银行一直以来只能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直到2019年8月才被允许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本文以此次交易所债券市场的银行准入改革为政策冲击,研究打破债券市场分割是否能够提高资本市场效率,促进金融发展。研究结果发现,银行准入显著降低了交易所债券的二级市场信用利差。机制分析表明,银行准入提高了交易所债券的流动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了债券信用利差。进一步地,银行准入也降低了交易所债券的一级市场信用利差,从而降低了债券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二级市场,民营企业债券和中小规模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降低更明显;在一级市场,经营业绩好和信用评级高的债券的信用利差降低更明显。经济后果检验发现,银行准入促进了企业投资。本文拓展了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为进一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华强 才国伟 何婧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文章利用相对价格方差均值方法测度了全国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发现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在逐渐上升,但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并未呈同样上升趋势。地方竞争导致的地方保护和分割负面现象、要素市场流动管制行政色彩较重、基础设施缺乏互联互通、疫情冲击是造成我国现在市场分割的直接原因。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内涵。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市场提供统一的基础性制度供给,统筹好安全和发展、全国和地方、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单一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市场分割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圆
高质量对内开放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保证,也是“双循环”战略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较为活跃,对内开放相对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大市场的形成及其规模优势的发挥,约束了经济主体“成本/效益”原则的灵活应用和自主治理。面对外部市场环境对经济组织成本或收益的冲击,政府应从宏观层面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与措施,优化企业等经济组织的成本管理。“统一大市场”下的统一制度、统一技术或标准,以及产业与集群区域组织的有机协调,可以为企业等经济主体提供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等经济组织实践中的流通成本、制度性成本等各项制约供应链与产业链畅通的不利因素,提高企业等经济组织的成本管理效率与经济效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文龙 陈雅玉
商业是从事商品流通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在阐述再生产理论时指出:“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现实的生产过程是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86页)这充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成龙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现对社会主义市场认识的新高度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需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反映了对社会主义市场认识的深化,表明我国将更好发挥政府建设市场的作用。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开发性金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礼伯 沈坤荣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但制约我国内需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这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挑战。供给体系的状况是影响需求的核心因素,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是需求扩大的深层影响因素,而市场体制不完善是造成供给体系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做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决策,以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市场体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与内在要求,它既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提升经济发展的自立自强水平,扩大内需,进而推进形成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格局,又有助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燊成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则是文化建设层面的重要内容。基于社会政策耦合性分析视角,研究发现,尽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文旅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结构耦合性,但是考虑到资源整合与共享性、产业链的融合度、标准化建设程度、政策设计与实践的张力等,目前文旅融合发展尚未完全实现功能的有机耦合。文章从社会政策的面向,提出了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耦合路径:一是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推动政策的动态调整有机匹配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二是处理好统一与差异的关系,建设全国统一文旅大市场的同时应注重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三是处理好应然与实然的关系,防止政策规制发挥作用的时滞性造成政策作用预期的不确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昌政 张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夏亮
银行业务就其主客体而言分为四种:①本国贷款者、投资者与本国筹资者之间的业务;②本国贷款者、投资者与外国筹资者之间的业务;③外国贷款者、投资者与本国筹资者之间的业务;④外国贷款者、投资者与外国筹资者之间的业务。上述第一种业务为国内业务,后三种业务为国际业务,再细分之,第二、三种业务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在岸业务”,第四种业务为非居民之间的“离岸业务”。与此相适应,金融市场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在岸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咸月 何光辉
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一国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中国也不例外 ,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也相当可行。但是 ,离岸金融市场的定位必须切合中国国情 ,符合中国经济腾飞和国内金融市场培育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离岸金融市场 必要性 可行性 功能定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莹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即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改革开放全局做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地位的必然要求。2012年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提出了5年阶段性目标,力争到2015年基本确立上海全球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密不可分,这更突显了在岸金融市场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岸金融市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首要任务,更是核心任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益智 张为群
上海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选址及发展步骤的思考益智,张为群一、在上海首建离岸金融市场已成空论关于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讨论已持续一年有余。与上海同时探讨这个问题并也曾试图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还有深圳。深圳与早已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距离太近,两者同时成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维祥 周梦瑶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能有效把握经济发展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统一大市场对高质量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3~2020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高质量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并利用双固定效应模型、SYS-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和考察。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实现;机制分析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通过推动市场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较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助力作用只在东部地区显著。高质量发展分项检验结果显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创新驱动和绿色环保。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从战略层面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抓好贯彻落实,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一、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提出明确要求。
关键词:
统一大市场 国内市场 指定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