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3)
2023(3085)
2022(2774)
2021(2531)
2020(2056)
2019(5103)
2018(5010)
2017(9490)
2016(4810)
2015(5774)
2014(5732)
2013(5533)
2012(5348)
2011(4898)
2010(5259)
2009(4668)
2008(4703)
2007(4297)
2006(3972)
2005(3698)
作者
(13163)
(10928)
(10855)
(10150)
(7287)
(5356)
(5129)
(4230)
(3991)
(3989)
(3660)
(3647)
(3611)
(3580)
(3425)
(3389)
(3321)
(3261)
(3204)
(3176)
(2776)
(2619)
(2605)
(2601)
(2508)
(2480)
(2442)
(2409)
(2190)
(2176)
学科
(21419)
经济(21402)
(17726)
贸易(17718)
(17205)
(13830)
管理(12816)
(12206)
企业(12206)
方法(8039)
关系(6829)
地方(6473)
(6453)
数学(6032)
数学方法(5952)
中国(5813)
出口(5589)
出口贸易(5589)
(5589)
国际(5380)
(5043)
金融(5043)
业经(4829)
(4713)
(4121)
(3921)
对外(3882)
(3853)
银行(3853)
理论(3850)
机构
学院(71873)
大学(71175)
(35635)
经济(34896)
管理(26579)
研究(26382)
理学(22247)
理学院(21998)
管理学(21824)
管理学院(21655)
中国(19295)
(14352)
(14289)
(12675)
科学(12419)
(11825)
财经(11379)
研究所(11217)
中心(11078)
(10504)
经济学(10485)
上海(10484)
(10229)
国际(10009)
(9865)
(9803)
师范(9757)
经济学院(9535)
北京(9166)
(8664)
基金
项目(41718)
研究(33552)
科学(32321)
基金(29742)
(24806)
国家(24632)
社会(20867)
科学基金(20538)
社会科(19989)
社会科学(19984)
教育(15444)
基金项目(14836)
(14723)
编号(14469)
(13037)
资助(12818)
成果(12225)
自然(11841)
自然科(11568)
自然科学(11567)
自然科学基金(11361)
课题(10412)
(10020)
(9778)
重点(9609)
(9044)
(8822)
项目编号(8767)
教育部(8756)
中国(8703)
期刊
(40897)
经济(40897)
研究(25532)
国际(13753)
中国(13309)
(13218)
管理(11476)
(9590)
(8473)
金融(8473)
教育(8390)
经济研究(8150)
科学(7174)
业经(6915)
问题(6860)
(6839)
贸易(6839)
(6650)
学报(6648)
世界(6327)
技术(5986)
国际贸易(5942)
大学(5665)
财经(5170)
学学(5148)
经贸(5141)
商业(5092)
农业(4855)
(4559)
(4272)
共检索到120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邦君  
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三个中心,是党的十四大的战略决策,也是邓小平同志对上海发展的战略构想。要实现这“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贸易必须先行。如何在21世纪前1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贸易中心,是当前急迫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此作些探索和思考。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骏阳  
虚拟国际贸易中心不是实体国际贸易中心的网络版,而是建立在网络贸易平台基础上、能够支配实体贸易资源的虚拟组织。它不依附于特定的城市,而是以信息港为核心,其创新之处在于集聚功能强、能级大大提升、体制灵活等。虚拟国际贸易中心可在B2B电子商务网站基础上升级而成,也可在实体贸易中心的基础上升华而成。建立虚拟国际贸易中心需要突破管理体制、贸易政策等瓶颈。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庭辉  
建设上海自贸区,主要是要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会在制度环境上进一步改善上海的商贸环境,吸引更多的市场交易主体在上海集聚,活跃市场交易,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增强上海在全球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促进上海各类要素市场的发育与完善,使上海对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逐步增强,进而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志阳  
近代上海是在白银通货短缺的货币环境中崛起的,以往研究较少关注上海崛起的货币因素。本文以白银通货为中心线索,论述了上海开埠初期“以货易货”的外贸交易制度,使得上海不仅成为丝茶等土货出口的集散地,也成为棉布等洋货进口的集散地。以上海钱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金融信用体系,缓解了白银短缺对于贸易扩展的阻碍,同时使得进出口商品在上海的集散得到进一步强化,使得上海成为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外贸总汇”之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国杰  
与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相比,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似乎一直没有破题,一些贸易新型业态、免税购物等功能尚未破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上海面临进一步深化国际贸易中心功能的新机遇,未来应在自由贸易区建设、免税购物功能以及离岸贸易功能等方面有所突破,加速向具有国际国内资源配置功能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迈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斯云  
上海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经历了起步、形成、巩固3个阶段,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对外贸易传统、专门人才和贸易主体的"集聚效应"、内外贸易的一体运作带来的两个市场资源集中配置、完善健全的服务体系和适于创业的社会环境等。对外贸易推动了近代上海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使上海成为全国的商品集散地、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工业中心。今天上海重建国际贸易中心,必须要有内外贸易的共同发展;要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与周边城市群建立共同发展的联动机制;要有相关行业的均衡发展;要有开放的促进贸易的社会和制度环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火灿  
上海曾是远东的重要国际贸易中心,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地位在过去几十年中已日渐丧失了。如今,改革开放和浦东的开发开放为上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重建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地位亦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沈玉良  高耀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卫平  
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上海要建设成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并形成以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三大中心为基础的21世纪国际经济大都市.通过上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之建成,最终确定上海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中的中心地位.世界的期望随两极格局瓦解而体现出的全球经济关系从分裂走向联合的趋势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目前世界按地域划分已形成20多个大小不等的经济圈,这些经济圈在一定层面上体现出区域经济的活力,同时在更高层面上揭示了区域经济走向更加一体化的世界趋势.全球经济引力重心已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这一趋势之出现,既因世界经济发展现实所促成,也因...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燕  王跃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上海体育产业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举措,提出了加快国际体育贸易中心建设的战略构想。目前关于国际体育贸易中心建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国际体育贸易中心建设进行了内涵界定和理论建构,剖析了上海建设国际体育贸易中心的有利、不利条件以及相应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上海建设国际体育贸易中心是上海"四大中心"之一——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增长点,也是建设"健康上海"的重要组成,是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重要载体,上海应抓住"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建设和举办进口博览会等发展良机,深挖体育贸易发展潜力,采用"一体两翼多引擎"模式建设上海国际体育贸易中心,创建全球知名体育城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泓铭  
长期来,上海商贸业担当着上海支柱产业的角色;多年来的发展也令人欣喜。但是,由于思想认识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有其隐忧。目前,上海商贸业同东京、香港、新加坡和纽约四个城市比较,有较大的差距和成长空间。上海商贸业未来的发展,必须以国际贸易中心的要求做大做强。其策略应该是:重点和要害是抓货物的批发贸易;组织形态要注重两类集聚;投资机制要注重以企业为核心的三方面力量的结合;交易手段要注重现代与传统两方面的结合;交易货币流要尽量经过上海;政府的规划、统筹和支持不可或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一项国家战略,必须更好体现国家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和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要求,参考借鉴成功国家体制机制和政府规制创新的经验,全面提升上海经济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先行开放,推动从战略思维、发展理念到技术、产业、管理模式的全方位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克华  彭羽  
贸易方式决定贸易功能,并最终反映和决定了贸易中心城市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本文从香港贸易方式的转变,分析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演变历程及其离岸贸易对其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的影响,并兼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浩  
货物贸易在国际贸易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从物流和供应链的角度来看,货物贸易其实就是一种"货物流",是一种在贸易合同规定下完成的国际物流或区间物流。当前,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城市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第四大影响因素,有必要从整合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绩效、推进货物贸易发展的角度研究上海的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上海与成熟的国际贸易中心代表——东京的国际货物贸易和货物流,随后通过对比差距和不足,明确了供应链整合视角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方向,最后提出了基于供应链整合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实施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匡增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供应链整合作为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重视。从供应链的视角来看,上海离真正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还有相当的差距。要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中心,上海须紧跟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整合潮流,提升自己在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布局中的地位,成为跨国公司的国际供应链中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