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3)
- 2023(2198)
- 2022(1909)
- 2021(1965)
- 2020(1647)
- 2019(3833)
- 2018(3378)
- 2017(6146)
- 2016(3268)
- 2015(3199)
- 2014(3166)
- 2013(2998)
- 2012(2818)
- 2011(2509)
- 2010(2493)
- 2009(2341)
- 2008(2362)
- 2007(2301)
- 2006(1956)
- 2005(1654)
- 学科
- 管理(12192)
- 业(11728)
- 济(9876)
- 经济(9845)
- 财(7374)
- 农(7163)
- 企(6808)
- 企业(6808)
- 农业(5968)
- 家(5685)
- 国家(5607)
- 收入(5264)
- 财政(4420)
- 分配(4123)
- 政(3924)
- 中国(3789)
- 方法(3423)
- 出(3306)
- 国家机关(3297)
- 机关(3297)
- 工作(3062)
- 数学(3020)
- 数学方法(2974)
- 人事(2936)
- 人事管理(2936)
- 技术(2770)
- 制(2587)
- 地方(2509)
- 业经(2456)
- 支出(2443)
- 机构
- 大学(42680)
- 学院(42228)
- 济(18171)
- 经济(17803)
- 管理(17146)
- 理学(14834)
- 理学院(14690)
- 管理学(14574)
- 管理学院(14479)
- 研究(13972)
- 财(12047)
- 中国(10599)
- 财经(8552)
- 京(8355)
- 经(7825)
- 科学(7078)
- 中心(6826)
- 所(6369)
- 财经大学(6332)
- 经济学(6115)
- 江(6070)
- 范(5956)
- 师范(5931)
- 农(5607)
- 经济学院(5599)
- 研究所(5486)
- 北京(5322)
- 院(5150)
- 州(4933)
- 师范大学(4861)
共检索到64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蒋南平 田媛
中国的贫困标准与政府的扶贫投入关系到抉择公平。确立客观的贫困标准,是抉择公平的前提;有效的扶贫投入是抉择公平的基础;而抉择公平的实现,则有赖于贫困标准与扶贫投入的和谐。在现有贫困标准下,政府的扶贫投入应首先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其次应解决贫困人口受教育、培训等根本性脱贫问题,最后再解决贫困人口普遍福利的问题,从而实现抉择公平。
关键词:
抉择公平 贫困标准 扶贫投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永锋
一、要明确"扶持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人民、发展过程需要人民支持、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从而在共同富裕中增强发展的动力。从这个维度上讲,新发展理念中共享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由于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边疆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永锋
一、要明确"扶持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人民、发展过程需要人民支持、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从而在共同富裕中增强发展的动力。从这个维度上讲,新发展理念中共享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由于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边疆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邢成举
政府主导是中国贫困治理的重要经验和基本特征,理解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偏离现象需要从政府贫困治理的逻辑入手。本文研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级政府在贫困治理当中遵循的主导行动逻辑及其在贫困治理中的主要表现。研究发现,不同层级间政府拥有差异化的贫困治理逻辑,其中中央与省级政府在贫困治理当中主要遵循政治逻辑,地市级地方政府主要遵循行政逻辑,而县乡(镇)地方政府主要遵循治理逻辑,不同的贫困治理逻辑在实践中形成紧张关系甚至是带来目标冲突,进而导致精准扶贫实践的偏离。因此,解决精准扶贫的实践偏离问题,本文认为需要系统地弥合多层级政府贫困治理的逻辑张力,形成责权利深度融合的贫困治理机制,强化对基层政府贫困治理逻辑的支持,避免行政逻辑对贫困治理逻辑的不当干预,以此形成政府贫困治理的强大合力,推动脱贫攻坚任务的早日完成。
关键词:
贫困治理 多元逻辑 精准扶贫 逻辑弥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棣
贫困标准是制定反贫困行动计划、衡量反贫困效果的重要指标,它的确定直接能决定国家消除农村贫困的战略布署。一、贫困标准的理论选择与研究(一)贫困标准的理论基础由于贫困概念性问题和真实贫困数据的不完全,贫困标准的基础理论可以依据福利效用函数理论予以确定。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国旭
一、反群体贫困与反地域贫困的政策分野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识别和度量贫困则是缕析这一复杂社会现象的基础和关键。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将贫困定义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最近的研究(魏后凯、邬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薇 屈广玉
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销号,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引导下,聚焦减贫、脱贫的研究成为了"官产学"各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资产扶贫新模式弥补了原有收入扶贫的不足,建立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将扶贫资金由"不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从资产贫困视角制定扶贫战略和标准,能抓住贫困人口的贫根,并且能激发或改善脱贫家庭的未来发展现状,因为资产具有长期的发展功能。同时通过与传统扶贫政策的效率相比,可以为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资产贫困 资产扶贫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薇 屈广玉
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销号,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在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目标引导下,聚焦减贫、脱贫的研究成为了"官产学"各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资产扶贫新模式弥补了原有收入扶贫的不足,建立起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将扶贫资金由"不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从资产贫困视角制定扶贫战略和标准,能抓住贫困人口的贫根,并且能激发或改善脱贫家庭的未来发展现状,因为资产具有长期的发展功能。同时通过与传统扶贫政策的效率相比,可以为政策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资产贫困 资产扶贫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饶育蕾 陈地强 费哲恒
【目的】精准扶贫政策总体提升了贫困家庭的绝对福利水平,但其在改善家庭相对福利,如消费相对剥夺的作用尚待讨论,上述问题的解答对现阶段政府帮扶政策如何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2013—2019中国家庭金融追踪调查(CHFS)数据,首先使用Kakwani指数法计算城市(省份)层面的家庭消费相对剥夺;其次,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效果;最后,通过消费分类、引入扶贫方式交互项模型以及致贫成因异质性分析检验精准扶贫政策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靶向影响。【结果】(1)精准扶贫政策总体上降低了贫困家庭消费相对剥夺,但其经济效果较弱,在经过一系列安慰剂检验与匹配样本回归后结果仍然成立;(2)对消费类型、扶贫方式与致贫成因的进一步分类检验发现,贫困家庭在医疗保障与文教方面的消费相对剥夺因扶贫政策得到明显的减轻。因为保障型的扶贫政策如医疗保障、住房生活帮扶、子女教育帮扶能显著改善贫困家庭的消费福利,而其他发展型帮扶方式未能发现统计效力。【结论】精准扶贫政策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总体影响较弱,且集中于保障型扶贫政策如医疗帮扶与教育帮扶,未来政府帮扶需要在发展型帮扶上进行增效优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后凯
80年代初,我国即开始酝酿并着手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乡村贫困问题正在逐步缓解。然而,要根本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还需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为此,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明确扶贫开发的目标,选择正确的策略,并采取有效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实行分类指导、重点参与;提高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
关键词:
贫困地区 经济开发 脱贫致富 温饱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管睿 王倩 余劲
扶贫资源作为惠及部分贫困人口的特殊公共资源,其本质上带有公平属性。而在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现实背景下,扶贫资源分配对收入分配公平的积极作用亟待检验。基于此,本文利用2017年集中连片贫困地区909户农户样本数据,通过PSM模型与带有交互项的OLS模型考察了扶贫资源输入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以转移支付及机会供给这两种方式向乡村社会输入了大量扶贫资源,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分配公平,具体表现在贫困人口年均收入增速高出非贫困人口4.2%,且其分配公平感也高出非贫困人口0.470。但贫困人口对转移支付的非理性偏好问题也随之产生,因此一方面要发挥乡村熟人社会的治理功能,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脱贫主体性,改善其对转移支付的非理性偏好;另一方面也要优化扶贫资源分配结构,对不同类型贫困家庭实行差异化的扶贫政策,以此保障精准扶贫政策在促进分配公平的同时,提高扶贫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温雪 钟金萍 潘明清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识别,本文使用CHNS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收入、健康、教育、饮用水、燃料和环境卫生六个维度对中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仅考虑单一的收入维度贫困和多维贫困时识别贫困户差别,研究发现:多维贫困视角下,仅考虑收入维度的贫困户识别方法有效覆盖率仅为12.09%,瞄准效率较低;属于多维贫困户而非收入贫困户的漏出率达到87.91%,属于收入贫困户而非多维贫困户的误评率达到43.03%,因此,从单一收入维度向多维贫困识别方式转变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就贫困户本身而言,其具有较强的社会资本对贫困人口的漏出具有负向影响,而对贫困人口的误评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精准扶贫 瞄准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本健 葛宇航 马九杰
缺乏资金是贫困户的核心特征,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作为为贫困户提供资金的两种主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减贫事业。本文基于扶贫对象贫困程度差异和多维贫困的视角,从理论上比较了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的减贫绩效,并使用112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有序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均能显著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且在精准扶贫时期,无论是否考虑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财政扶贫促进贫困户增收的效果均显著好于金融扶贫;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促进增收的效果因扶贫对象不同而存在差异,财政扶贫短期内更有利于边缘贫困户增收,而金融扶贫则更有利于深度贫困户增收且具有长期效应;金融扶贫能显著改善贫困户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财政扶贫会使多维贫困状况恶化;财政扶贫可以提升金融扶贫缓解多维贫困的效果,金融扶贫也可以抑制财政扶贫带来的多维贫困状况恶化。
关键词:
金融扶贫 财政扶贫 扶贫绩效 多维贫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凡 杨越
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本文试图以国外新增长理论为研究出发点 ,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解释中国政府扶贫投资政策对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