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4)
- 2023(9737)
- 2022(8628)
- 2021(8209)
- 2020(6694)
- 2019(15840)
- 2018(15862)
- 2017(30826)
- 2016(16666)
- 2015(18837)
- 2014(18854)
- 2013(18614)
- 2012(16884)
- 2011(15179)
- 2010(14924)
- 2009(13445)
- 2008(13033)
- 2007(11178)
- 2006(9581)
- 2005(8275)
- 学科
- 济(67412)
- 经济(67335)
- 管理(48360)
- 业(45062)
- 企(38753)
- 企业(38753)
- 方法(33525)
- 数学(28421)
- 数学方法(28110)
- 中国(16406)
- 农(16352)
- 财(15908)
- 学(15604)
- 业经(15023)
- 理论(13434)
- 地方(12775)
- 和(11569)
- 贸(11185)
- 贸易(11181)
- 农业(11039)
- 易(10820)
- 技术(10545)
- 环境(10329)
- 制(10276)
- 务(10242)
- 财务(10183)
- 财务管理(10168)
- 教育(9932)
- 企业财务(9669)
- 划(9360)
- 机构
- 大学(238187)
- 学院(235101)
- 管理(98328)
- 济(91487)
- 经济(89449)
- 理学(86381)
- 理学院(85458)
- 管理学(84083)
- 管理学院(83667)
- 研究(74838)
- 中国(53228)
- 京(50625)
- 科学(47247)
- 财(40546)
- 所(36465)
- 业大(34865)
- 财经(33623)
- 研究所(33617)
- 农(33613)
- 中心(33361)
- 北京(31918)
- 范(31782)
- 江(31671)
- 师范(31540)
- 经(30655)
- 院(27454)
- 经济学(27299)
- 州(26485)
- 农业(26349)
- 师范大学(25801)
- 基金
- 项目(167023)
- 科学(131522)
- 研究(123664)
- 基金(121451)
- 家(104856)
- 国家(103993)
- 科学基金(90024)
- 社会(76853)
- 社会科(72750)
- 社会科学(72731)
- 基金项目(65370)
- 省(64566)
- 自然(59040)
- 自然科(57622)
- 自然科学(57611)
- 教育(56737)
- 自然科学基金(56582)
- 划(54536)
- 编号(51106)
- 资助(50004)
- 成果(41048)
- 部(36906)
- 重点(36679)
- 创(34821)
- 发(34710)
- 课题(34472)
- 创新(32324)
- 项目编号(31956)
- 教育部(31952)
- 科研(31901)
共检索到325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兰 邹薇
尽管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假说为理解技能溢价和工资不平等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分析框架,但依然存在不一致的研究结果。争议主要集中在资本与技能之间的互补关系、劳动力市场制度变迁以及技术和贸易哪一个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等几个方面。未来的研究将会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分析各因素在解释工资不均衡程度增加时的相互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云辉
流动性溢价理论是在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的挑战和质疑的背景下形成的。继Sharpe (1964),Lintner(1965),Mossin(1966)推导出CAPM模型,Black(1972)又相继提出了零β的CAPM模型。尽管早期的一些实证研究支持了CAPM,但近年来已有许多实证研究对CAPM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邹红 喻开志 李奥蕾
消费不平等是经济不平等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相比收入不平等,消费不平等更能直接反映居民之间真实的福利差异。本文主要梳理了各种收入冲击与消费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对消费不平等的时间趋势和分项度量,以及消费不平等实证研究中的主要困难也给出了相应述评。消费不平等是未预期冲击的方差与未经保险冲击的方差之和,国外经验文献认为个人预期和风险分担机制平均减少了约20%的消费不平等。降低持久收入冲击和暂时收入波动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对于当前我国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消费不平等 收入冲击 形成机制 时间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王超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不平等的研究重心由收入层面转向消费层面。文章系统回顾了常用经济不平等测度方法,结果发现,经济不平等测度方法虽然理论上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但应用层面却相对滞后。基于此,提出了未来有关消费不平等测度的几个研究方向。
关键词:
消费不平等 统计测度 展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范从来 刘晓辉
近20年来,金融开放对收入不平等和收入差距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金融开放的定义和测度、资本账户开放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金融开放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渠道以及汇率和汇率改革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四个方面梳理了金融开放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研究文献。通过对近20年来上述四个方面研究的系统梳理和归纳,本文立足中国现实,进一步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未来应着力加强中国的案例研究、外汇市场开放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的研究以及中国的制度特征和双循环格局下金融开放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闫慧
从分析传统数字鸿沟研究的局限性出发,对国际学术界数字不平等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认为数字不平等的核心内涵是:ICT接入者和利用者的分层化和多样化;ICT接入和利用背后的动机、利用能力和效果的不平等及其所反映出的各类社会不平等;数字不平等是文化复制的结果;传统社会阶层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关系在ICT利用和接入中的表现等。数字不平等表现维度的研究有传统的ICT接入、利用、心理及技能视角,有从资本角度的研究,还有综合的衡量方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光明 徐曼 李彬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近年来国外收入分配研究越来越关注的机会不平等问题。理论上说,收入差异的机会不平等研究是以"内涵-政策-测度"为逻辑发展的:以因素划分为基础的机会平等内涵讨论是机会平等政策所需补偿原则和回报原则的理论基础,而当前最重要的四种机会不平等程度测度方法是这些内涵和原则在实证方法中的运用。实证方面,本文通过对调查和实验结果的总结发现,机会公平认知判断和机会不平等测度在不同国家得到了各种不同的结果,并根据环境的不同具有适用性的差异。这些研究对于中国收入分配的研究和政策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机会不平等 测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国安 洪丽
关于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但始终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进入21世纪以来,国外学者一方面从理论方面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从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劳动供给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得出了一些新的研究结论,另一方面运用最新的数据和计量研究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主要是采用面板数据和联立方程模型等新的计量方法进行了国际和国别研究。总的来看,这些研究对于两者关系的性质和相互影响的机制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其对明确两者关系的性质及作用机制从而对制定相关政策有着积极作用,但研究结论的分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依然存在,仍需要对两者关系进行全面和更深入的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翔华 赵亿
在我国住房改革的过程中,住房不平等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基于住房基尼系数,从住房不平等的权利不平等、空间不平等和财富不平等三个方面,总结国内外住房不平等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应由住房权利不平等、住房空间不平等转向住房财富不平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建东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关于中国收入不平等的文献,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是探讨中国收入不平等的热门话题,包括区域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城乡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二是新的研究领域,例如影响收入不平等的新因素以及收入不平等与福利水平之间的关系等。我们不仅归纳了上述文献的主要观点,还介绍了部分文献采用的方法和数据。我们认为当前研究我国收入不平等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数据源的限制。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收入分配 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巫瑞 李飚 李思雨
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迅猛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平均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渗透密度每增加1个单位,劳动力平均工资将增加215元,即工业机器人应用产生了明显的工资溢价。在不同区域,工业机器人应用产生的工资溢价具有很明显的差别,在东部区域、中部区域、东北部区域依次降低,在西部区域,工业机器人应用反而会对劳动力平均工资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可以通过促进技能升级这一途径产生工资溢价。本文结论对于促进智能制造和劳动力市场协同发展具有一定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曾国彪 姜凌
贸易开放将引起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追赶",这种技术"追赶"将导致发展中国家向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向,增加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提高技能溢价,扩大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的相对工资差距。本文基于CGSS数据库,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和两阶段GMM方法,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对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技术工人相对非技术工人工资提高了17.8%,即技术工人存在明显的工资溢价;(2)关税税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全样本工人工资水平、非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和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将分别提高13.5%,8.91%和30.8%,即中国贸易开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但也是造成技能溢价提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贸易开放 技能溢价 工资差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艳萍
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自20世纪50年代库兹涅茨提出著名的“倒U”假说以来,中西方学者围绕此假说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大量经济学家用事实来验证此假说的存在,即不平等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证据反对此假说,如有些西方学者针对20世纪70-80年代的“东亚奇迹”,得出了“增长和平等可以同时实现”的重要结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收入不平等程度开始在很多国家加深。因此,在21世纪初,经济学家对增长与分配之间关系的讨论还会继续,但是,讨论和研究的重点将发生变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不平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雯 常嵘
财富不平等的全球蔓延和持续恶化,使财富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借助丰富的史料和长期的宏微观数据,发达国家在财富不平等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而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同时面临着数据缺失和研究方法滞后的双重困境。本文着重从财富分布的测度、形成机制分析和政策效果评估三个方面,对国内外财富不平等的理论和政策研究进行归纳和比较,以期为我国财富不平等研究的发展和深化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财富分布 形成机制 政策评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闵晓平 严武 桂荷发 王磊
从流动性溢价角度解释"信用价差之谜"已成为信用风险和公司债券研究的一个最新内容。目前有关公司债券流动性溢价问题的研究,可以从流动性水平效应和流动性风险效应两个角度展开。基于动态期限结构模型的发展,在信用风险模型中综合考虑流动性水平和风险效应,以及考虑各种市场摩擦因素是未来公司债券流动性溢价研究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