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9)
2023(10010)
2022(8145)
2021(7276)
2020(6226)
2019(13503)
2018(13343)
2017(25725)
2016(13700)
2015(15150)
2014(15228)
2013(15125)
2012(13580)
2011(11951)
2010(12233)
2009(11890)
2008(12073)
2007(11227)
2006(10007)
2005(9558)
作者
(38771)
(32590)
(32573)
(30794)
(20941)
(15230)
(14611)
(12506)
(12211)
(11776)
(11251)
(10916)
(10620)
(10524)
(10225)
(9799)
(9748)
(9523)
(9352)
(9302)
(8118)
(8010)
(7854)
(7531)
(7423)
(7351)
(7251)
(7162)
(6373)
(6363)
学科
(79015)
(73920)
企业(73920)
管理(65508)
(63466)
经济(63353)
业经(26236)
(26080)
方法(25750)
(22423)
技术(20105)
(19779)
财务(19755)
财务管理(19735)
企业财务(18728)
(18056)
数学(17925)
数学方法(17815)
农业(16430)
中国(14206)
(14022)
(13449)
(12989)
体制(12499)
技术管理(12488)
理论(12401)
(12167)
企业经济(11211)
经营(10942)
(10174)
机构
学院(207964)
大学(201260)
(92501)
经济(90869)
管理(86997)
理学(74276)
理学院(73666)
管理学(72957)
管理学院(72551)
研究(62304)
中国(51036)
(46759)
(41437)
财经(36265)
科学(33650)
(33346)
(32790)
(32385)
(30204)
中心(28838)
经济学(27998)
业大(27372)
财经大学(26531)
研究所(26415)
北京(25752)
商学(25739)
商学院(25522)
(25419)
经济学院(25355)
农业(25168)
基金
项目(130299)
科学(105789)
研究(99687)
基金(96841)
(81829)
国家(81066)
科学基金(72731)
社会(66521)
社会科(63260)
社会科学(63248)
(51842)
基金项目(51175)
自然(45203)
教育(44675)
自然科(44222)
自然科学(44213)
自然科学基金(43521)
(41362)
编号(39359)
资助(38244)
(32885)
(31968)
(31710)
成果(30713)
(29703)
创新(28699)
重点(28574)
国家社会(27927)
(27791)
课题(26713)
期刊
(110196)
经济(110196)
研究(62504)
中国(42106)
(41515)
管理(39226)
(31950)
科学(26051)
学报(24129)
技术(22718)
农业(21920)
(20605)
金融(20605)
大学(20182)
业经(20076)
学学(19392)
财经(19137)
教育(17181)
经济研究(16749)
(16514)
技术经济(14182)
问题(13915)
(13620)
财会(12498)
现代(11480)
(10823)
世界(10813)
会计(10563)
商业(10467)
科技(10350)
共检索到319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巍  夏海利  
在中国投资驱动型增长背景下,基于生产过程的"资本-技能互补"性质,从人力资本加速技术扩散视角对制造业升级机制进行理论建模与实证检验,拓展了制造业升级机制的渠道。理论模型将厂商和家庭最优行为纳入到Nelson和Phelps技术扩散模型,研究表明:制造业"资本-技能互补"导致的技能溢价提高了制造业人力资本水平是技术扩散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实证分析采用2001—2016年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技术扩散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人力资本发挥了中介效应;技能溢价可以显著提高制造业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扩散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并于2010年发生了结构性转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并重点考察技能溢价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且技能溢价在二者关系中发挥显著部分中介效应;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技能溢价发挥中介作用的条件是平均劳动报酬处于双门槛效应下合理区间。据此,建议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深入融合,打造区域数字金融联动发展模式,建立多方位劳动技能溢价提升机制,借此加速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涛武  
本文估算了1999-2016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分行业劳动力技能结构及技能溢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数量占比和报酬占比均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尤其是2010年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且资本密集型行业显著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技能溢价则在2004年达到最大,此后逐渐下降,说明制造业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增速高于需求的增速,"新人口红利"正在逐渐形成,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技能溢价在样本期间一直低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为加速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未来尚需大力培养适应"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并积极完善工资的市场化决定机制,同时还要预防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拉高作用可能导致劳动者收入差距扩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新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并重点考察技能溢价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且技能溢价在二者关系中发挥显著部分中介效应;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技能溢价发挥中介作用的条件是平均劳动报酬处于双门槛效应下合理区间。据此,建议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深入融合,打造区域数字金融联动发展模式,建立多方位劳动技能溢价提升机制,借此加速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孙婷  
强化环境规制、保护生态环境是大势所趋,然而环境规制趋紧是否会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基于双层嵌套Dixit-Stiglitz模型的理论分析与面板估计,发现环境规制趋紧对技能溢价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差异,在重度和中度污染行业的正向效应更大。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出多维性,既有直接"环境—经济"效应,也有通过技能溢价所体现出的显著中介效应,但其作用方向与理论预期不完全一致。为此,进一步设定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介效应存在一定的非线性特征,技能溢价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在技能溢价处于较低水平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积极影响;当技能溢价较高时,由于技能—需求错配等原因而不利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但是,技能溢价有助于更好发挥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制定分类规制政策、强化技能型人才培养、优化要素禀赋结构、推进资本与技术的融合,能够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孙婷  
强化环境规制、保护生态环境是大势所趋,然而环境规制趋紧是否会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本文通过基于双层嵌套Dixit-Stiglitz模型的理论分析与面板估计,发现环境规制趋紧对技能溢价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差异,在重度和中度污染行业的正向效应更大。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出多维性,既有直接"环境—经济"效应,也有通过技能溢价所体现出的显著中介效应,但其作用方向与理论预期不完全一致。为此,进一步设定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介效应存在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磊  李宏兵  
本文在构建地区制造业出口升级指标的基础上,利用2012—2016年连续三期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就出口升级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检验,为中国不断扩大的技能工资差距提供新解释。结果表明:第一,出口升级显著扩大技能溢价,且使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及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出口升级更容易扩大女性、东部地区和非国有企业劳动力的技能溢价;第三,产业结构升级、创新、产品价格、企业利润提升和绩效工资五个方面是出口升级影响技能溢价的重要机制。研究结论为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和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路径选择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子凤  官建成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结合R&D投入指标和网络分析法,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进行了分析。从扩散系统的结构、动态演化和扩散表现三个方面对比了1997年和2002年的扩散模式,揭示了系统的动态演化特征、各部门的贡献、系统的薄弱之处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其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扩散高度依赖于少数几个传统部门,高新技术部门在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和贡献有待提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黄魏  洪蕾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内贸易通过影响消费者偏好多样性、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进而对技能溢价产生影响。然后,利用2001—2010年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通过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增加引致我国制造业的技能溢价扩大,通过促进行业产出规模扩大和FDI等增加引致我国制造业的技能溢价缩小;总体来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会缩小技能溢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东华  韦丹琳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基于A-H模型,选取2006—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互联网应用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了技能溢价在互联网应用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当互联网应用产生的创新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能够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替代效应大于创新效应时,互联网应用对制造业生产过程产生了非适应性冲击,出现"索洛悖论";技能溢价能够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调节互联网应用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增强互联网的创新效应,从而有效化解"索洛悖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子龙   和军  
保护知识产权可以推动创新发展,进而实现产业升级,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将知识产权保护、技能溢价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利用200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且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替换变量检验及外部冲击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技能溢价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但技能溢价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技能溢价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技能溢价水平较高时,不利于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作用的发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姚芊  毕克新  
本文从制造业工艺创新扩散过程中相关利益各方的期望收益出发,建立了工艺创新扩散的非对称博弈模型,揭示了在工艺创新扩散过程中最恰当的政策楔入点和政策扶持覆盖范围。研究发现,在从事工艺创新的企业中推行完全扩散策略和完全不扩散策略都不利于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而如果能够将参与工艺创新扩散的企业数量控制在从事工艺创新企业总数的50%左右,将是比较理想的发展状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旭升  徐晨鹏  
知识扩散可以促进产业降低研发成本、缩短新产品研制周期,使产业摆脱传统资源和资本限制,加快知识资本积累速度。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提高知识扩散绩效是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分析知识扩散对促进产业中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影响。首先,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其次,根据统计数据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知识扩散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知识扩散中外部引进产生的创新效果最高,自主创新能力最差;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知识扩散绩效的对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东华  李捷  
信息网络技术能够通过影响劳动者择业偏好、增加有效劳动供给、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本文在引入劳动者择业偏好的非线性特征和有效劳动供给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网络技术扩散背景下的企业、家庭和政府等市场主体行为,进而讨论了信息网络技术对行业间人力资本外部性和有效劳动供给弹性的差异化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劳动者择业偏好的非线性会影响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效劳动供给弹性小于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有效劳动供给弹性;当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时,高技能劳动者会不断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第一产业流向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最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由此可见,在信息网络技术作用下形成的人才红利足以弥补人口红利消失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信息网络技术扩散,提升劳动力供给的有效性,增加人力资本积累,能够形成有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东华  信婧  
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应用能够便利地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突破资源配置的地域隔阂和刚性约束,增强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服务型制造业发展,进而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分析信息技术扩散推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构建测度信息技术融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衡量指标,利用DEA方法测度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并采用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扩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扩散能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融入程度越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就越高,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加快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互联互通,普及计算机知识,提升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能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进而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