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6)
2023(6329)
2022(5638)
2021(5113)
2020(4649)
2019(11175)
2018(11009)
2017(22079)
2016(12183)
2015(13525)
2014(13780)
2013(13888)
2012(13304)
2011(12175)
2010(12222)
2009(11501)
2008(11646)
2007(10807)
2006(9276)
2005(8367)
作者
(37873)
(31787)
(31711)
(30326)
(20144)
(15417)
(14515)
(12496)
(12037)
(11274)
(10851)
(10647)
(10194)
(10153)
(10141)
(10132)
(10102)
(9493)
(9315)
(9273)
(8166)
(7945)
(7756)
(7362)
(7361)
(7099)
(7098)
(7056)
(6565)
(6472)
学科
(52977)
经济(52923)
管理(32642)
(31077)
方法(27070)
(24598)
企业(24598)
数学(24377)
数学方法(24172)
(14334)
(13355)
中国(12754)
(12387)
(9971)
贸易(9970)
(9747)
(9670)
地方(9536)
业经(9379)
农业(9206)
(8037)
财务(8023)
财务管理(7995)
(7614)
企业财务(7560)
(7406)
银行(7367)
理论(7313)
(7304)
金融(7302)
机构
大学(180748)
学院(178410)
(74039)
经济(72467)
管理(65523)
研究(63908)
理学(56378)
理学院(55708)
管理学(54661)
管理学院(54344)
中国(47395)
科学(41550)
(38853)
(38400)
(34577)
(33430)
研究所(31657)
农业(30905)
业大(30859)
中心(29266)
(27679)
财经(26704)
北京(24438)
(24215)
经济学(23360)
(22817)
(22524)
师范(22472)
(21482)
经济学院(21306)
基金
项目(117935)
科学(90917)
基金(84829)
研究(81516)
(76032)
国家(75406)
科学基金(62379)
社会(50096)
社会科(47369)
社会科学(47350)
(46292)
基金项目(44870)
自然(42102)
自然科(41094)
自然科学(41074)
自然科学基金(40372)
(40009)
教育(38145)
资助(36103)
编号(32887)
重点(27258)
成果(26901)
(26642)
(25530)
(24041)
计划(23622)
科研(23586)
课题(23125)
创新(22598)
教育部(22137)
期刊
(78642)
经济(78642)
研究(50105)
中国(34416)
学报(34359)
(33914)
科学(29208)
(26799)
大学(24825)
学学(23519)
农业(22617)
管理(21926)
教育(17262)
(15412)
金融(15412)
技术(15268)
财经(13614)
经济研究(13176)
(12610)
业经(12331)
(11710)
问题(10979)
(9734)
技术经济(9422)
(8890)
理论(8874)
统计(8847)
业大(8684)
商业(8126)
实践(8015)
共检索到261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彬云  
技能报酬溢价是指高技能劳动工资与低技能劳动工资之比,反映一国经济中的技能供求状况。技能供给可通过技能报酬溢价效应影响总产出。本文以技能报酬溢价和技能供给的这种相互作用为基础,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技能供给不足的成因,并就如何增加我国高技能劳动的供给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雪梅  叶宇平  
随着技能劳动者与非技能劳动者之间报酬差异越来越大,技能溢价现象在各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通过模型推导出技能溢价的表达式,本文利用CHNS数据库的数据与拟合回归的方法估算了我国的技能溢价水平,同时采用1989-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技能溢价水平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能溢价水平受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最为显著,技能劳动相对供给和对外贸易也对其有正向影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红旗  
在我国物质资本与劳动技能互补性逐步增强的宏观背景下,文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资本—技能互补"与技能溢价1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物质资本与劳动技能互补性的增强,物质资本的积累扩大了我国技能型劳动和非技能型劳动之间的工资差距(即技能溢价),而且这一效应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而下降。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沿海地区技能溢价对"资本—技能互补"效应的弹性明显低于内陆地区,且沿海地区技能溢价对"资本—技能互补"效应的反应具有滞后性,而内陆地区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这说明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和较强技能吸引力的沿海地区会延缓技能溢价的上升,而内陆地区则不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少俊  郑江淮  
就业升级和就业极化是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结构演进中的显著特征。在中国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现实背景下,信息化水平提升将如何作用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溢价这一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首先以19个门类行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变动现象,发现中国在行业层面已经呈现出了就业极化与升级并存现象,然后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就业极化和就业升级如何影响了信息化对技能溢价的作用方向和影响效应,并采用3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化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效应受到就业极化和就业升级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就业极化条件下,信息化对技能溢价产生促进效应;就业升级条件下,信息化与技能溢价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先促进了技能溢价,后抑制了技能溢价。本文研究对缓解劳动收入不平等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王阳  
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工资水平的方法,并据此对我国1990—2014年的技能与非技能劳动工资水平以及技能溢价水平进行了估算。然后使用具有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双层嵌套CES生产函数,通过标准化供给侧方程组方法估计了我国在此期间资本与技能劳动、技能与非技能劳动、资本与非技能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以及资本、技能劳动、非技能劳动各要素的技术进步函数;并基于本文提出的技能溢价变化的构成因素分解式,分别测算分析了资本-技能互补效应、技能-非技能效率效应、技能-非技能供给效应对技能溢价变化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磊  
新常态背景下,技能溢价是必然衍生的经济特征。厘清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技能溢价的作用机理与效应,对高等教育发展适应新常态具有重要启示意义。首先,本文基于高等教育外部性与大学学制的理论分析,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影响技能溢价的数理模型。然后,本文使用中国31个省份1999-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技能溢价存在显著影响,毕业年投入与入学年投入均存在显著影响,且毕业年效应系数大于入学年,具体效应呈现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以及全国层面高等教育财政入学年投入可以显著缩小当地技能溢价,东部则呈现扩大效应;毕业年投入效应相对于入学年发生效应逆转。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的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葛美瑜  张中祥  张增凯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提供的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对国际生产分工从功能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刻画,并基于计量模型重点从空间维度实证分析空间生产分割对技能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来看,参与全球生产分割确实会扩大技能溢价,发达国家(地区)技能溢价的扩大主要是其服务业参与全球分工的结果,而发展中国家技能溢价扩大主要是因为制造业参与全球分工。进一步进行行业细分时发现,各行业参与全球生产分工的技能溢价效应不尽一致,需要根据行业特点与行业发展阶段具体分析。本文建议,各国在积极融入全球生产分工的过程中要加强构建完善的教育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努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避免可能出现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琬琨   金刚   张霁雯  
子代技能溢价使子代工资率在高技术部门人力资本门槛值处跃升,为将子女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至预期门槛值处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大多数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少数子女天赋较低的高收入群体和子女天赋较高的低收入群体)会在子女教育方面进行额外的支出。数量-质量权衡下,该群体的生育率低于其余群体,且对子女教育额外支出越高的群体,生育率越低。同时,子代技能溢价程度的提高会提高该群体占比,这不仅会降低该群体的平均生育率,也会降低社会平均生育率;一般情况下,子代人力资本门槛值的提高也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影响,但如果子代技能溢价程度很低或者子代人力资本门槛值很高,该群体占比会降低、社会平均生育率会提高,不过该情况现实中极为罕见。因此,在合理降低人力资本门槛值、适度降低技能溢价程度的同时加大公共教育投入,能够成为提高生育率的有效政策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巫瑞  李飚  李思雨  
本文基于工业机器人迅猛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力平均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渗透密度每增加1个单位,劳动力平均工资将增加215元,即工业机器人应用产生了明显的工资溢价。在不同区域,工业机器人应用产生的工资溢价具有很明显的差别,在东部区域、中部区域、东北部区域依次降低,在西部区域,工业机器人应用反而会对劳动力平均工资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可以通过促进技能升级这一途径产生工资溢价。本文结论对于促进智能制造和劳动力市场协同发展具有一定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善成  韩律  张彦彦  
本文构建了分析互联网影响技能溢价的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并基于中国城市数据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2011—2018年)估计了互联网应用造成技能溢价的程度。研究发现:互联网应用每增加1%,高-低技能溢价提高0.3%~0.7%,高-中技能溢价提高0.1%~0.3%,中-低技能溢价提高0.1%~0.5%。进一步探究其中可能存在的机制发现,互联网通过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流动性集聚以及职业分层加剧技能溢价。另外,互联网应用造成的技能溢价还表现出了城市规模、中心城市和地区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中国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使之惠及更广泛群体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昭  欧阳秋珍  
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出发,结合技能溢价理论与国际技术扩散理论,构建了技术溢出视角下的我国技能溢价模型,接着利用我国与主要贸易投资伙伴1990-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和检验了国外技术溢出与技能溢价的变动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自主创新能明显地改善我国技能溢价的现象;通过进口方式获得的国外有效技术溢出明显缩小我国的技能溢价现象;然而,FDI、国外专利申请与信息技术的技术溢出与技能溢价呈现正相关关系;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的增加也会提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提高我国工资不平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飞  
市场化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技能溢价。本文通过建立内生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研究市场化进程中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模型表明,市场化能够更多地缩短高技能偏向性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时间,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进而提升技能溢价。本文进一步利用1995-2009年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高技能偏向性,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而且市场化主要通过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渠道提高技能溢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飞  
市场化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技能溢价。本文通过建立内生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研究市场化进程中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模型表明,市场化能够更多地缩短高技能偏向性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时间,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进而提升技能溢价。本文进一步利用1995-2009年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高技能偏向性,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而且市场化主要通过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渠道提高技能溢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爱萍  周泰云  王炽鹏  
本文基于技能劳动供求的视角,运用2000—2014年中国工业行业数据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计法,检验技能劳动相对供给效应、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和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对技能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工业和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是偏向于技能劳动,而技能溢价扩大的主要原因正是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的作用,它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通过增加技能劳动需求,致使技能劳动者和非技能劳动者收入差距拉大;(2)工业和制造业中物质资本与技能劳动的互补性是存在的,并且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对技能溢价产生正向推进作用,而技能劳动相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黄魏  洪蕾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内贸易通过影响消费者偏好多样性、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进而对技能溢价产生影响。然后,利用2001—2010年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通过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增加引致我国制造业的技能溢价扩大,通过促进行业产出规模扩大和FDI等增加引致我国制造业的技能溢价缩小;总体来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会缩小技能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