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8)
- 2023(14799)
- 2022(12099)
- 2021(11106)
- 2020(9175)
- 2019(20196)
- 2018(19663)
- 2017(37052)
- 2016(20129)
- 2015(22322)
- 2014(21971)
- 2013(20790)
- 2012(18371)
- 2011(16212)
- 2010(16549)
- 2009(15420)
- 2008(14815)
- 2007(13592)
- 2006(11820)
- 2005(10538)
- 学科
- 济(85181)
- 经济(84990)
- 业(82899)
- 企(75742)
- 企业(75742)
- 管理(72444)
- 方法(35882)
- 业经(29502)
- 农(27515)
- 数学(27434)
- 数学方法(26942)
- 财(24622)
- 中国(22549)
- 技术(21835)
- 农业(19699)
- 理论(19116)
- 务(18456)
- 地方(18431)
- 财务(18419)
- 财务管理(18408)
- 企业财务(17371)
- 和(15926)
- 制(15869)
- 划(15058)
- 策(14595)
- 技术管理(13807)
- 贸(12922)
- 贸易(12911)
- 易(12496)
- 环境(12388)
- 机构
- 学院(279606)
- 大学(264049)
- 济(112135)
- 管理(111059)
- 经济(109954)
- 理学(96018)
- 理学院(94994)
- 管理学(93225)
- 管理学院(92695)
- 研究(82799)
- 中国(64485)
- 京(54304)
- 财(51482)
- 科学(49383)
- 江(43487)
- 财经(40720)
- 农(40101)
- 所(39612)
- 中心(38630)
- 经(36845)
- 业大(36457)
- 范(35774)
- 研究所(35547)
- 师范(35503)
- 州(34910)
- 技术(34350)
- 北京(33504)
- 经济学(33105)
- 农业(31155)
- 商学(30707)
- 基金
- 项目(184325)
- 科学(149628)
- 研究(143481)
- 基金(131916)
- 家(111986)
- 国家(110884)
- 科学基金(98747)
- 社会(93198)
- 社会科(87659)
- 社会科学(87639)
- 省(77794)
- 基金项目(69081)
- 教育(68750)
- 划(62523)
- 自然(61146)
- 编号(60665)
- 自然科(59865)
- 自然科学(59857)
- 自然科学基金(58816)
- 资助(51876)
- 成果(47282)
- 创(44414)
- 课题(42942)
- 重点(41791)
- 发(41501)
- 创新(40376)
- 部(39921)
- 业(38330)
- 国家社会(37382)
- 项目编号(37149)
- 期刊
- 济(129049)
- 经济(129049)
- 研究(78684)
- 中国(59036)
- 管理(47086)
- 教育(42540)
- 财(42254)
- 农(38843)
- 科学(34794)
- 学报(32835)
- 技术(31462)
- 农业(27060)
- 大学(26695)
- 学学(25077)
- 业经(24699)
- 融(22636)
- 金融(22636)
- 经济研究(20357)
- 财经(20133)
- 经(17546)
- 职业(16804)
- 业(16495)
- 技术经济(16313)
- 问题(15813)
- 策(14125)
- 科技(14070)
- 商业(13830)
- 统计(13798)
- 现代(13635)
- 坛(13229)
共检索到412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彩霞 周勇成
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服务产业升级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技能型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应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研究对象。高职院校应在规划定位、师资团队、课程与专业群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培养出一批理念先进、知识广博、技术扎实、乐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文章从国家层面、教育层面、社会层面三个视角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价值进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面临的关键挑战及能力提升路径。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高职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缪顾贤 赵秀芳
本文以高职电商专业为例,以浙江省电商学科竞赛为依托,针对浙江省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参赛师生进行广泛调研,分析高职电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困境,结合当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通过构建"赛创融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搭建校政行企协同育人的"众创空间"平台,探索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电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路径。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高职电商 创新创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纯华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增强大学生就业资本,提高就业竞争力;加深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度不够;师资力量缺乏,针对性培养和联动性效果不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高校就业指导需遵循文化引领、知行合一、协同推进等原则,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构建创业型就业服务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开发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等,树立“创业光荣”的就业观,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和就业形态,最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莉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既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技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依托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形成、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扩大、新旧动能快速转换和供给侧改革加速演进等多重背景,审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以建设职业教育专业集群为“先手棋”,推动专业与产业相衔接;以打造财力支撑体系为“关键棋”,增强资金保障力度;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为“保障棋”,强化教育资源供给;以激发多元主体合力为“致胜棋”,搭建创新发展生态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国奉
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推动与政府的支持,高职院校益发重视产教融合,着力建设产教融合基地,为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供了优质平台。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着重将创新创业素质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教育中有机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多样化产教深度融合基地并实施利益驱动的运行机制,从而有效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数量偏少、质量偏低等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将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基地有机融入产教融合基地,依托后者的商业氛围与经营优势,不断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大力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添更多的生力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芬 陈忠林 孙璐
自我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两个概念后,我国创新创业正步入"黄金时期"。经济良好发展、思想不断解放都为高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成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在阐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和困境的同时,结合发达国家经验,提出了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创新创业 能力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春英
"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给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带来了机遇,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中,既是近年来政府所倡导的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的既定导向与必然趋势,也是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将给高职思政课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内容的转变。而其融入路径主要包括: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后的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意识向实践成果的转化建构完整的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兆国
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实现毕业生良性就业的重要选择。强化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教育观念,实施"融入式"教育及分层指导,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构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形成创新创业引领合力机制等,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宁高倩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推动乡村振兴有效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为农业农村提供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文章从乡村振兴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概括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在全面了解相关情况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提出具体的提升路径和策略。达到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优化创新创业效果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创新创业 路径探究 高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宗辉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这条道路。文章呈现了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提出了打造高校创业文化,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策略,以期能对学生创业的探索有帮助。
关键词:
高校 创业文化 创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雄伟 彭桂良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着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文章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认为创新创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忽视思政元素、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钩、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创业心理教育等问题是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不高的重要原因。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着力于:思政引领,夯实创业根基;专创结合,增强创业动力;理实融通,提升创业能力;心理助力,保障创业实践。
关键词:
创新创业素养 职业院校学生 提升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永强 王莉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当前我国的重要社会任务之一。技能型社会作为我国本土话语,天然彰显中国特色,是以中国特色的技能文化和制度为基础、以技能教育和学习服务体系为保障、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发挥技能的生产力要素作用为目标的社会形态。当前,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基础,但仍然在技能文化建设、社会资源整合、企业作用发挥、技能人才供需和技能要素贡献度等方面存在建设短板。为此,通过加强技能文化建设、整合技能教育学习资源、完善多元主体共建格局、优化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以及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效应等举措,将有利于加快中国特色技能型社会建设步伐。
关键词:
中国特色技能型社会 成就 挑战 建设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宫法明
文章指出,为了更好地凸显高校创业教育的功能性,高校需要在创业教育战略上做出转变,将功利性的教育理念上升到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层面上来,并提出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途径:构建以战略性为导向的目标体系,构建以系统性为导向的内容体系,构建以基础性为导向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
就业视域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娜迪拉·阿不拉江 段世飞
"一带一路"建设与"创新创业"给边疆各族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研究以有关大学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材料。研究发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既面临着优惠政策、特色文化、市场经济、"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机遇,又面临着语言基础薄弱、对文化附加值的挖掘不足、创新创业教育针对性不足以及客户群体存在局限等挑战。为迎接这些挑战,基于文化-时代可持续创业理论提出对策建议: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多语水平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充分挖掘文化资源附加值;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把握"一带一路"新时代机遇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