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8)
2023(9831)
2022(8358)
2021(7971)
2020(6498)
2019(14584)
2018(14506)
2017(24951)
2016(14818)
2015(16648)
2014(16363)
2013(14671)
2012(13090)
2011(12171)
2010(12617)
2009(11064)
2008(10233)
2007(9282)
2006(8181)
2005(7088)
作者
(37014)
(30990)
(30498)
(29209)
(19548)
(14811)
(14132)
(12067)
(11960)
(10998)
(10550)
(10407)
(9739)
(9692)
(9662)
(9489)
(9320)
(9197)
(9102)
(8697)
(7818)
(7677)
(7423)
(7109)
(6984)
(6980)
(6896)
(6811)
(6296)
(6190)
学科
(50162)
经济(50021)
管理(32207)
(26635)
方法(23321)
教育(23083)
(23015)
企业(23015)
中国(20129)
数学(19040)
数学方法(18596)
理论(16387)
(13273)
地方(12983)
(12794)
业经(11547)
教学(11297)
(9632)
(9617)
农业(8431)
地方经济(8119)
(7938)
技术(7742)
环境(7425)
(6886)
贸易(6882)
(6771)
研究(6652)
(6614)
发展(6472)
机构
学院(186818)
大学(186706)
研究(65277)
管理(63178)
(61746)
经济(60052)
理学(54956)
理学院(54147)
管理学(52545)
管理学院(52161)
科学(40781)
(40756)
中国(40710)
(37534)
师范(37278)
教育(35983)
(32115)
师范大学(30122)
(29477)
研究所(29376)
中心(28575)
(28211)
技术(27611)
(26492)
北京(25989)
业大(25390)
职业(24916)
(24069)
(23637)
财经(22509)
基金
项目(127024)
科学(101767)
研究(101100)
基金(86669)
(74732)
国家(73944)
科学基金(63194)
社会(61871)
社会科(57350)
社会科学(57338)
教育(56903)
(53924)
(46957)
编号(45255)
基金项目(44403)
自然(38813)
成果(38243)
自然科(37968)
自然科学(37960)
自然科学基金(37192)
课题(35434)
资助(35106)
重点(30914)
(30242)
(29004)
(28903)
规划(27751)
(27069)
项目编号(26947)
教育部(25574)
期刊
(67791)
经济(67791)
教育(64214)
研究(61497)
中国(49106)
学报(27447)
科学(24944)
(24018)
技术(23252)
管理(22567)
大学(21849)
(20974)
职业(18920)
学学(18788)
农业(17106)
技术教育(12404)
职业技术(12404)
职业技术教育(12404)
业经(12113)
经济研究(11287)
(10698)
论坛(10698)
财经(10632)
(10369)
金融(10369)
统计(9733)
(9715)
图书(9445)
(9279)
(9095)
共检索到282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工匠精神作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应有之意,其价值主张包括建设技能型社会、推动技术创新、塑造新劳动观、促进全面发展。基于当前传统教育模式限制了工匠精神养成理念、技术创新变革分割了工匠精神养成场景、现代生产发展打破了工匠精神养成路径等现实矛盾,文章围绕改革培养模式、优化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价值嵌入、完善制度建设来构建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行动框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新琴  单婷  
分析了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从转变社会价值观、加强人文教育、增加跨学科知识、加强技能训练、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入手,提出培育勇于担当、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用户至上的高职技能型人才职业道德的主要措施。培育工匠精神是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南旭光  
新时代强国战略需要大量现代工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充沛动力。从关键要素、时代背景、目标导向、驱动力量等方面审视,技能社会建设、现代工匠培养与现代职业教育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从参与主体看,政府部门、职业教育、市场组织、社会力量等四个参与侧可组成现代工匠培养的"四面体通道"式系统性逻辑框架。作为现代工匠培养系统性工程中的重要一环,职业教育侧应该面向技能社会建设和产业工人技能形成过程,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人才培养功能目标和层次定位,在具体的行动路线选择上要着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工匠精神有效融入、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深化书证融通制度实施、深化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深化协同联动机制建设、深化社会政策支持建构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伟  李丽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于职业教育,体现在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培育"工匠精神"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同时,"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精神价值引领,不仅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现实需要,更是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呼唤。新常态下推进职业教育中的"工匠精神"培育,应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根基,打通"工匠精神"培育通道;以专业实训为手段,强化对受教育者"工匠精神"的启蒙作用;以专业课程为主阵地,将"工匠精神"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杨秋月  
重拾"工匠精神"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工匠精神",将工匠卓越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贯穿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及其职业道德建设,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起来,以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力敏  宫婷婷  祁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当将工匠精神明确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专业建设共同构建出工匠精神的培育环境与体系,并基于这个工匠精神的培育环境与体系,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帮助学生体悟、认同与传承工匠精神,最终实现技能型人才"德技并修"的培养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社会热衷的焦点所在,比之以往任何时代,我们都更迫切地渴求大批量工匠型高素质人才。"工匠精神"的内涵兼具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是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概念。将"工匠精神"的价值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过程中,以适应"中国质造"强国战略、彰显职业院校的办学魅力并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摒弃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关注人的主体价值,引入现代学徒制,建构亲密师生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  谭璐  
新时代工匠精神拥有了全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沉静执着的恪守之心、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技道合一的崇高境界。新时代加强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应以"双轮驱动"为导向,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传播和发展的环境;以"三元文化"为依托,构建集教育链、就业链与产业链为一体的工匠精神培育生态;以"四进"工程为载体,打造完善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以"五位合一"为保障,实现工匠精神培育的全流程化运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叶  
文章着眼于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了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与价值,提出了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树立以工匠精神培育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对接、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工匠精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伟  王子夺  
在认清建筑行业培育"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和深远意义基础上,根据建筑行业特点,概括提炼出建筑行业"工匠精神"的内涵特质,提出发挥职业教育的先行作用,为培育建筑行业"工匠精神"夯实基础;发挥建筑企业的主体作用,助力"工匠精神"成为建筑人的自觉追求;发挥建筑行业协会的先导作用,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风尚的培育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进  
2016年12月13日下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分会举办了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与有百余名代表围绕"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共同研讨交流,深化了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影响因素、价值和实施路径的认识。"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素养的范畴,而且居于核心地位,需要上升到哲学层面认识,理应成为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融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需要全体职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樊超  
在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进程中,需要将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的工匠精神融入到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和竞争力,这是当下强调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作为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职业教育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构建制度培育、文化培育、课程培育和实践培育四个方面的路径,为中国制造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秀娟  
培育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固有使命,产教融合模式在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政府在促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方面缺少政策顶层设计,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缺少对工匠精神培育问题的具体设计。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可沿着"六双培育"路径实施:政府顶层设计—双保险培育;教学管理渠道—双拓宽培育;行业大师与企业能人—双榜样培育;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双师资培育;校内实训与企业车间—双平台培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双载体培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向兵  
工匠精神应当是全社会倡导和培养的一种精神,应当具有全民性和全覆盖性。工匠精神为新时代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素材和思路。使工匠精神内化与心,外化于行,落实在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英  
重视工匠精神培育既是强国战略,也是高职院校新时代的育人责任。工匠精神培育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其最终教育旨归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然而,当前工匠精神培育中人的全面发展终极目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工匠精神中人的全面发展意蕴隐而不彰,工匠精神培育窄化为技术技能培训,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形成制约。因此,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建议从激发潜能、丰富社会关系、实现个性自由等维度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审思,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澄明和厘清工匠精神培育的本质与本真。同时,学校、企业、家庭应形成协同育人的新格局,生成全面性育人理念,促进主体全面性发展,创设全面性教育场域,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实现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