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4)
- 2023(15475)
- 2022(13423)
- 2021(12614)
- 2020(10520)
- 2019(23978)
- 2018(23934)
- 2017(45538)
- 2016(25301)
- 2015(28460)
- 2014(28379)
- 2013(27280)
- 2012(24946)
- 2011(22445)
- 2010(22410)
- 2009(20572)
- 2008(19374)
- 2007(17020)
- 2006(14826)
- 2005(12629)
- 学科
- 济(97369)
- 经济(97187)
- 管理(69829)
- 业(64714)
- 企(55515)
- 企业(55515)
- 方法(46437)
- 数学(39665)
- 数学方法(39031)
- 中国(28709)
- 农(25352)
- 财(23370)
- 学(22190)
- 业经(21994)
- 地方(21612)
- 理论(19779)
- 制(17194)
- 和(16825)
- 农业(16598)
- 贸(15272)
- 贸易(15264)
- 技术(15117)
- 教育(14944)
- 环境(14841)
- 务(14767)
- 易(14753)
- 财务(14680)
- 财务管理(14657)
- 银(14320)
- 银行(14277)
- 机构
- 学院(344715)
- 大学(341733)
- 管理(134002)
- 济(128090)
- 经济(125060)
- 理学(116839)
- 理学院(115465)
- 研究(113733)
- 管理学(112953)
- 管理学院(112333)
- 中国(81856)
- 科学(73230)
- 京(72470)
- 财(58428)
- 所(57328)
- 农(54844)
- 研究所(52507)
- 业大(52039)
- 中心(51634)
- 江(50619)
- 范(49312)
- 师范(48849)
- 财经(47195)
- 北京(45504)
- 农业(42928)
- 经(42772)
- 院(41751)
- 技术(41452)
- 州(41110)
- 师范大学(39014)
- 基金
- 项目(241377)
- 科学(190141)
- 研究(178114)
- 基金(172608)
- 家(150282)
- 国家(148986)
- 科学基金(127868)
- 社会(110406)
- 社会科(103857)
- 社会科学(103829)
- 省(96801)
- 基金项目(91103)
- 教育(85302)
- 自然(83547)
- 划(81888)
- 自然科(81630)
- 自然科学(81613)
- 自然科学基金(80049)
- 编号(74846)
- 资助(71500)
- 成果(60231)
- 重点(54561)
- 课题(53051)
- 部(52649)
- 发(51628)
- 创(49924)
- 创新(46391)
- 科研(46141)
- 项目编号(45762)
- 教育部(45192)
- 期刊
- 济(137826)
- 经济(137826)
- 研究(97267)
- 中国(67565)
- 学报(55590)
- 教育(51521)
- 科学(50423)
- 农(49288)
- 管理(48136)
- 财(43418)
- 大学(41494)
- 学学(38927)
- 技术(35094)
- 农业(34328)
- 融(25623)
- 金融(25623)
- 业经(23912)
- 经济研究(22238)
- 财经(21852)
- 图书(18727)
- 经(18608)
- 职业(17992)
- 问题(17273)
- 业(17183)
- 统计(16984)
- 科技(16760)
- 版(16163)
- 技术经济(15850)
- 理论(15555)
- 策(15440)
共检索到495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一璇 唐锡海 高瑜
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职业体验为代表的职业启蒙教育逐渐成为技能型社会发展背景下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体验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开展对于个体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以及技能型社会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在政策、资源、需求三者的共同保障下,普职联动开展中小学职业体验活动具备较强的现实基础。就目前而言,普职联动还存在联而不畅、联而不深以及联而不焦三大现实问题,为促进技能型社会下职业体验共同体更好构建,需要巩固协同要素以夯实联动观念,规范实施过程以发挥联动效力,强化政府统筹以共筑联动合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康贤 林丽芳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制造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在教学中,要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德技并修,树立技能报国、技能强国的远大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主动承担历史使命。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盈盈 曾全胜
产业导师队伍建设当前虽受到政策重视,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任职外部支持不足、角色定位偏差、职业认同缺位等一系列难点堵点问题。对此,需进一步打通产业导师任职壁垒,营造技能共享共创生态;落实产业导师职责定位,拓展技能传承时空场域;激发产业导师内生动力,锻造工匠之师品牌标杆,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沿知 高瑜
职业体验涉及"人与身体、人与实践、人与岗位"三对关系,可从层次、过程、价值三个维度进行理解。在概念层次上,职业体验是职业启蒙教育的行动路径,是学生发展指导的实践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式,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小学职业体验在价值意义上体现为以学生发展为旨归的个体价值、普职深度融通的教育价值和价值引领实践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中小学 职业体验 概念理解 价值向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世平
技能型社会建设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离不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下称“新职教法”)将“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技能型社会”写入其中,不仅揭示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建设技能型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确立了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法律地位。由于社会构成的复杂性以及技术技能形成和积累的特殊性,使得技能型社会建设这一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并非单一社会主体所能推动,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及相关社会组织共同发挥作用,新职教法从实施者视角赋予了不同社会主体的法律义务。
关键词:
职教法 技能型 法律义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光明
由于对课程概念的重新理解,学校课程被看作是学生在校的全部生活经验,所以中小学生日常教室生活中的座位体验就构成学生在校潜课程的一部分。遵循“回到实事本身”的态度理解学生的座位体验,通过对学生座位体验的描述分析,从座位是学生在教室的“家”(空间意义)、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认同体验和学习环境意义等五个主题来展示座位对学生的意义,从而整体地把握学生座位体验的一般结构。通过研究发现,安排座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则或公平的问题,关键是教育者要理解座位对具体学生的意义,然后机智地做出合理的安排。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包兴先
校企合作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模式,当前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校企合作模式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量分标准。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校企合作视域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意见进行模糊层次分析,应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进行实例验证,所得结果证实了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莉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既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技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依托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形成、技术技能人才需要扩大、新旧动能快速转换和供给侧改革加速演进等多重背景,审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以建设职业教育专业集群为“先手棋”,推动专业与产业相衔接;以打造财力支撑体系为“关键棋”,增强资金保障力度;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为“保障棋”,强化教育资源供给;以激发多元主体合力为“致胜棋”,搭建创新发展生态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工匠精神作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支撑和应有之意,其价值主张包括建设技能型社会、推动技术创新、塑造新劳动观、促进全面发展。基于当前传统教育模式限制了工匠精神养成理念、技术创新变革分割了工匠精神养成场景、现代生产发展打破了工匠精神养成路径等现实矛盾,文章围绕改革培养模式、优化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价值嵌入、完善制度建设来构建了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行动框架。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凤翔 贾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历来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反映了国家构建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诉求。职普融通的学术表达在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内涵。推进职普融通的有效策略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内容上,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路径上,建立综合中学、实行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采用学分制以及构建国家资格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衡宇
基于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研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助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有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症结。通过系统梳理技能型社会和职业教育社会认同逻辑的价值意蕴,分析技能型社会产业需求特征与职业教育困境,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路径选择,践行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初心和使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认同 技能型社会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在文献分析与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我国文化背景的中小学生沉浸体验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生沉浸体验量表》由六个维度构成,分别是明确的目标、及时反馈、专注于任务、内在奖赏、时间感丧失和忘我,共25个项目。经检验,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结构效度,可以作为测评中小学生沉浸体验发展状况的有效工具使用。
关键词:
中小学生 沉浸体验 量表编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荃 金凤燕
工科院校与职教师资培养具有共通性、独特性、可持续性的内在逻辑关联,二者都是以服务技能型社会为根本价值取向、以扩展职教师资培养途径为重要目标、以提升职教师资综合能力为核心目标。文章梳理了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发展的四种转变,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视域下,提出了联合构建职教师资培养合作平台,专业、课程、教学协同创新,政府主导,工科院校、企业、职业学校多元参与,工科院校、企业、职业学校多元参与等师资培养优化策略。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工科院校 职教师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培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时代使命。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确保人才梯队结构对接产业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嵌合生产需求,人才发展层次融入技能类型。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面临着培养质量和结构失衡、职业教育资源滞后、校企间共育机制失活等现实困境。基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我国要打破“学历至上”导向,助力技能型社会经济发展;构筑“类型特色”体系,推动技能型社会人才进阶;弘扬“工匠精神”价值,营造技能型社会良好氛围,推动技能强国步入新征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