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4)
- 2023(15625)
- 2022(13571)
- 2021(12966)
- 2020(10906)
- 2019(25082)
- 2018(25124)
- 2017(47097)
- 2016(26402)
- 2015(30207)
- 2014(30417)
- 2013(29081)
- 2012(26661)
- 2011(23900)
- 2010(23909)
- 2009(21780)
- 2008(20817)
- 2007(18522)
- 2006(16116)
- 2005(13585)
- 学科
- 济(96903)
- 经济(96721)
- 管理(72001)
- 业(63469)
- 企(54421)
- 企业(54421)
- 方法(45925)
- 数学(38625)
- 数学方法(37969)
- 中国(27522)
- 农(26384)
- 财(23368)
- 学(23353)
- 业经(22404)
- 理论(21892)
- 地方(20634)
- 和(17833)
- 制(17741)
- 农业(17049)
- 教育(16286)
- 技术(15700)
- 贸(15355)
- 贸易(15346)
- 环境(15224)
- 易(14834)
- 务(14505)
- 财务(14411)
- 财务管理(14380)
- 银(13878)
- 银行(13830)
- 机构
- 学院(359731)
- 大学(354615)
- 管理(137245)
- 济(127929)
- 经济(124700)
- 研究(118639)
- 理学(118525)
- 理学院(117121)
- 管理学(114466)
- 管理学院(113835)
- 中国(85158)
- 科学(77646)
- 京(76525)
- 所(60028)
- 农(59767)
- 财(59333)
- 业大(55640)
- 研究所(54907)
- 江(54143)
- 中心(53647)
- 范(52034)
- 师范(51513)
- 北京(48184)
- 财经(47101)
- 农业(46763)
- 技术(46065)
- 州(44315)
- 院(43871)
- 经(42636)
- 师范大学(40960)
- 基金
- 项目(248130)
- 科学(193136)
- 研究(184047)
- 基金(173783)
- 家(151720)
- 国家(150359)
- 科学基金(128086)
- 社会(110893)
- 社会科(104140)
- 社会科学(104108)
- 省(101255)
- 基金项目(91805)
- 教育(89105)
- 划(84982)
- 自然(84151)
- 自然科(82186)
- 自然科学(82163)
- 自然科学基金(80570)
- 编号(78611)
- 资助(72412)
- 成果(64673)
- 重点(56374)
- 课题(56283)
- 部(53509)
- 发(52548)
- 创(51195)
- 项目编号(47764)
- 创新(47494)
- 科研(47400)
- 大学(46191)
- 期刊
- 济(142125)
- 经济(142125)
- 研究(102804)
- 中国(75929)
- 学报(59714)
- 教育(59579)
- 农(54481)
- 科学(52802)
- 管理(49692)
- 财(45004)
- 大学(44547)
- 学学(41259)
- 农业(37903)
- 技术(36642)
- 融(25585)
- 金融(25585)
- 业经(24898)
- 经济研究(22354)
- 图书(22220)
- 财经(21740)
- 职业(19376)
- 业(19361)
- 经(18532)
- 科技(17774)
- 问题(17715)
- 版(17348)
- 统计(16744)
- 坛(16532)
- 论坛(16532)
- 技术经济(16363)
共检索到525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甘迎春 白颖 陆冬梅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呈现出高素养、优结构、深合作的特质,具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凸显职业教育全民性、扩大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价值优势。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依旧存在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合作水平有待强化和师资结构亟待优化的问题。为实现以评促建,立足全面性、动态性和针对性等基本原则,以所在学校2个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作为参考,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由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利用AHP层次法测算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团队综合素养”“团队建设成果”“团队整体合作能力”“团队内部治理水平”“团队结构优化水平”以及“团队建设环境”的结论。据此,提出三方面实施建议:推进评价体系配套机制改革,强化专业教师团体综合素养;打造多方联动评价系统,提高专业教师团队治理水平;构建信息化管理评价模式,巩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成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良 王斌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被赋予了多样化的角色,包括在德行方面的“人师”,在育人方面的“经师”,在教学层面的“事师”,在技术层面的“技师”。从师德师风、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服务能力和实践基础六个方面构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指标体系。据此,可以从基于师德为先的“双师型”教师师德教育模式创新,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基于阶梯提升的“双师型”教师发展平台创新,基于制度保障的“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来优化“双师型”教师的成长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丽丹
随着建设技能型社会这一理念和战略的提出,以及“大智移云物”在各领域的应用与深度融合,产业企业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技能型社会背景下专业教学资源库转型升级应遵循的原则,并从优化资源库建设内容顶层设计、拓展资源库服务应用功能、创新资源库可持续发展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了教学资源库升级转型的具体实施策略,希望资源库能够更好地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高职教育 专业教学资源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鸿诗 吴克昌 张强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评价公平与效率在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界定了公平与效率的内涵,构建了公平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我国公平与效率状况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平 效率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有明 张薛梅
深化内涵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在"后示范时期"进一步巩固示范建设成果,实现科学发展,保持前行动力的根本路径。其中,专业内涵建设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当通过构建科学的专业内涵建设指标体系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指标体系的功能,分析了指标体系诸要素及指标体系各要素权重确定的原则、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专业内涵建设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 内涵建设 指标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湖庭 江锦祥 柴勤芳
根据高职专业教学团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以业绩为核心,建立教学团队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动态评价指标体系既要注重对团队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显性成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团队带头人影响力、团队凝聚力等隐性成果的评价。同时,要根据不同阶段教学团队的建设重点及时调整指标及其比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婵
终身学习背景下,教师培训能够实现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可持续发展,但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存在培训机会稀缺、培训模式不科学的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条途径,对新任教师入职、教学基础理论、教学专业实践三方面内容进行培训,并对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定期组织企业实践、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拓宽教师培训途径等。
关键词:
终身学习 高职院校 教师培训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刘红磊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教师教学团队评价事关教师队伍发展方向,科学的评价是引导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系统分析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背景、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建设目标、师德师风、团队带头人、团队成员、团队建设、团队业绩6个维度、25个领域、75个观察点构建了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评价指标,旨在为各级各类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和评价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师教学 创新团队 评价指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静 李梦卿
建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技精湛的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中国的重要支撑。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当前职业教育亟须突破在育人理念、产教融合、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困局。面向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应以“技能中国行动”方案中“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等行动为导向,遵循能力为重、管理先行、校企共进的实践原则,以提质培优为主线,以激励机制为依托,以双向交流为关键,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布局,构建多元共治育人新格局,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为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高素质 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旻 韩先满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坚持系统性、科学性、特征性、可行性和实效性的基本原则,并能够体现评价、描述和预测的基本功能,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3个一级指标,以及7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科研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隆平 向林峰 彭桂良
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制定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新时代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此,从哲学层面对能力的定义出发,结合已有研究和标准,提出了教学能力的哲学层次含义,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四维度评价模型,并利用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调查法,细化和确定了评价体系的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以期为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和职业院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据和工具。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能力 评价指标 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隋秀梅 高芳 唐敏
在"双高"背景下,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新的建设视角基础上,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例,介绍其在健全"双师型"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形成保障机制;开展分层分类教师培养工程,打造高水平团队;建立校企校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搭建教师发展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
“双高”建设 “双师型”教师 三教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国亮 吴海清
依据国家教师资格认定的法律法规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研究成果,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三个一级指标,德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评价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科研能力等11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忠华 甄昕宇
管办评分离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此政策背景下,民族院校必然面对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有一套适合民族院校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管办评分离改革背景下民族院校评价机制问卷调查表",对9所民族院校的125位专家学者和领导进行问卷调查,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和专家访谈,结合民族院校工作实践,设计提出适用于民族院校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含有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109个三级指标,并突出民族团结进步、中国特色的大学治理两个指标在民族院校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的是通过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民族类院校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宗旨,走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
管办评分离 民族院校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辉 侯元元 张惠娜 付宏 吴晨生
文章基于情报3.0背景下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的总体架构及内容,研究了科技情报服务能力评价思路,并借助调查法与统计方法、德尔菲法、灰色数学统计法、层次分析法具体论证了情报资源保障能力、情报交互能力、情报分析判断能力和情报协同服务能力的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设计了指标权重,提出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