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39)
- 2023(20856)
- 2022(18010)
- 2021(17162)
- 2020(14462)
- 2019(33402)
- 2018(33380)
- 2017(63143)
- 2016(35050)
- 2015(40005)
- 2014(40232)
- 2013(38880)
- 2012(36133)
- 2011(32510)
- 2010(32937)
- 2009(30268)
- 2008(29850)
- 2007(27053)
- 2006(23664)
- 2005(20658)
- 学科
- 济(132931)
- 经济(132714)
- 管理(97540)
- 业(91797)
- 企(76442)
- 企业(76442)
- 方法(62718)
- 数学(53935)
- 数学方法(53078)
- 中国(40304)
- 农(38418)
- 财(35873)
- 学(30703)
- 业经(29802)
- 地方(27383)
- 理论(26793)
- 教育(26042)
- 农业(25001)
- 制(24882)
- 贸(24590)
- 贸易(24576)
- 易(23846)
- 务(22246)
- 和(22216)
- 财务(22141)
- 财务管理(22092)
- 技术(20942)
- 企业财务(20860)
- 银(20208)
- 银行(20152)
- 机构
- 大学(489740)
- 学院(488493)
- 管理(186490)
- 济(186462)
- 经济(182013)
- 研究(164650)
- 理学(160725)
- 理学院(158825)
- 管理学(155482)
- 管理学院(154580)
- 中国(119931)
- 京(105354)
- 科学(103145)
- 财(87865)
- 所(83346)
- 农(79754)
- 研究所(75746)
- 中心(75602)
- 江(74659)
- 业大(72772)
- 范(72135)
- 师范(71518)
- 财经(69408)
- 北京(67196)
- 经(62888)
- 农业(62396)
- 州(59968)
- 院(59740)
- 师范大学(57488)
- 技术(56399)
- 基金
- 项目(326450)
- 科学(255864)
- 研究(241895)
- 基金(232441)
- 家(202036)
- 国家(200101)
- 科学基金(170892)
- 社会(148538)
- 社会科(139970)
- 社会科学(139929)
- 省(129518)
- 基金项目(122017)
- 教育(117417)
- 自然(111522)
- 划(109852)
- 自然科(108871)
- 自然科学(108841)
- 自然科学基金(106813)
- 编号(102036)
- 资助(96874)
- 成果(85092)
- 重点(73934)
- 部(72522)
- 课题(72292)
- 发(69581)
- 创(67111)
- 科研(62432)
- 教育部(62372)
- 创新(62370)
- 项目编号(62169)
- 期刊
- 济(206092)
- 经济(206092)
- 研究(147220)
- 中国(101592)
- 教育(80366)
- 学报(77819)
- 农(72515)
- 科学(69887)
- 财(68686)
- 管理(67436)
- 大学(59625)
- 学学(54658)
- 农业(49835)
- 技术(47883)
- 融(40463)
- 金融(40463)
- 业经(34742)
- 财经(33288)
- 经济研究(32774)
- 经(28512)
- 图书(27928)
- 问题(26359)
- 业(26101)
- 版(23585)
- 统计(23197)
- 技术经济(23017)
- 职业(22415)
- 科技(22136)
- 理论(21891)
- 坛(21472)
共检索到730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璟怡 杨方正 张文鹏
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政策作为党和政府加快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应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政策主体、职业教育发展领域三个维度量化分析16份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政策发现,供给型政策工具运用较均衡、环境型政策工具结构失衡、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不足,政府运用的政策工具最多,职业学校和企业次之,行业组织和职业培训机构运用的政策工具相对较少,职业培训中投入的政策工具高于职业学校教育。因此,为加快发挥国家层面职业教育政策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应尽快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嵌入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协同发展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金岭 徐浩璠
推动全民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是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基于2018年以来我国颁布的34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文本,从政策工具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要素维度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整体呈现环境型政策工具占主导地位、供给型政策工具功能显著、需求型政策工具作用欠缺的状态;政策执行者对培训载体和培训内容较为重视,对培训保障和培训对象的支持尚不充分,对培训方式的支持较为欠缺。为加快技能型社会背景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建议以顶层设计为引领,以协同发展为路径,以综合选择为导向,挖掘我国人力资源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鹏
建设技能型社会是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国家战略,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建设技能型社会两者具有天然的耦合性。通过对23个省份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文本的分析发现,各省份主要以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完善产教融合办学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特色职业教育品牌五个方面为主要任务,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省域化。为加快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地方政策执行的效能,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共生互促,各省份应传承创新,注重政策设计的统筹与协同;释放活力,注重目标任务的分解与落实;对标对表,注重政策执行的效果与评价;理念先行,注重理论研究的指导与应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永强 王莉
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46份区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政策文本的分析表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积极运用政策工具,汇聚多方力量,发挥内外优势,擘画具有本区域特色的技能型社会建设图景。相关政策从理念、目标、举措等方面为推进区域技能型社会建设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但在政策供给、技能培训制度内部融通、政策激励举措、技能“培养—应用—转化”衔接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来应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增进职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的协调融通,优化政策激励举措,增强技能培养、应用与转化的衔接性,以更好地发挥区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政策对实践行动的引领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忠昌
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是职业教育国际化行动的依据和指南,借助质性分析工具NVivo,以42份国家层面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建构政策文本分析的理念、目标、内容、路径和保障五个维度,阐释改革开放40年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逻辑变迁四个阶段,即认知阶段(1978-1992年)、成型阶段(1993-2003年)、细化阶段(2004-2012年)和升华阶段(2013-2018年),提出未来一段时期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应通过实施国际品牌机制、参与国际治理机制、服务国家战略机制和促进人文交流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的不断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衡宇
基于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研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助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有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症结。通过系统梳理技能型社会和职业教育社会认同逻辑的价值意蕴,分析技能型社会产业需求特征与职业教育困境,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路径选择,践行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初心和使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认同 技能型社会 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凯强 冯旭芳
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之举和重要任务,其逻辑旨归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提质培优、应需而变、主动适应是现代职业教育回应技能型社会的应为之要。然而,在推进落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面对社会认同度不高、人才供需失衡、多元适应秩序失位等难为之境。破解之道在于创设社会认同新维度,延伸职业教育办学空间与内涵;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承接产业需求的适配性;筑牢专业根基,增强人才供给服务产业转型的适应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欢 周俊华
美国职业教育P-TECH创新模式历经十年探索,已经初步显示出成效,各种制度日臻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高职衔接、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等关键难题亟待破解。P-TECH模式在学制改革、"三位一体"利益相关者协同机制、教学设计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保证学术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的前提下,学生经过整合的4+2学年培养路径,取得了多方共赢的结果。该模式对于贯彻我国职业教育大会所提出的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战略,以及职业教育的基础在中职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职业教育 P-TECH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伟光 宋洪玲
借助于相关政策设计,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各省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新动能及关键驱动力。本文以近年来不同地区出台的数字经济政策文本为对象,运用ROSTCM6.0软件对政策样本进行文本挖掘,构建PMC指数模型,并结合PMC曲面对中国数字经济政策的区域化属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政策对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在31个省(区、市)62项政策样本中,87.1%的省份其数字经济政策属于优秀和完美等级,其中,25个省份为优秀等级,4个地区为完美等级;其余12.9%为可接受等级。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省份的数字经济政策,无论是从政策性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等层面看,还是从政策效果等方面看,均处于较为完善的水平。未来区域数字经济政策设计在充分激发数字经济的外溢性和网络性的同时,更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技术发展特质,动态优化政策体系。
关键词:
数字经济 PMC指数模型 量化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龙婷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新兴产业进程快速推进,社会对于高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呈直线上升趋势。要实现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赖于一个庞大的人力资源作支撑。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深化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地位不断升级,我国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培养目标定位已经由"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化为"技能型人才",只有迎合地区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职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倪朦 潘庆云
省级政府统筹管理的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主渠道,是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现实基础。通过构建政策工具、政策要素和利益相关者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47份省级分类考试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省级分类考试政策存在政策工具整体配置结构不均衡、政策工具与政策要素配置契合度不高、对紧密型利益相关者政策供给不均衡等问题。建议进一步优化分类考试政策工具使用结构、调节政策工具与分类考试政策要素契合度、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政策供给。
关键词:
分类考试 高等职业教育 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立群 和震 陈尔建
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技能”和“技能形成”,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可提高职业教育“技能供给”的有效性,对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反观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技能供给主体单向化、供给需求错位化、供给培训短缺化、供给文化边缘化等问题。以新制度经济学和新供给经济学理念为指导,根据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和机制设计理论,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在供给主体、供给运行、供给培训和供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合理制度化建议,可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 制度供给 技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海兰 赵聪 李焱
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人才。面对“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建设要求,首先,要厘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基于素质教育导向,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就业岗位导向,培育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基于职业生涯导向,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其次,要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突出能力本位、强化精神培育、注重终身学习、坚持面向人人。最后,要确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即大力落实1+X证书制度,坚持育训并举;强化校企协同,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高度重视文化育人,构建崇尚技能的校园文化环境;深入推进普职融通,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加快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服务好技能型人才职业生涯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琛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澜湄合作机制的重要参与者,越南的相关经验值得重视。通过设计三维度政策研究模型,采用系统分析法,深入分析越南职业教育政策背景、政策目标和政策框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背景下越南职业教育改革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外因更显著,核心要素是阻止外资流失、服务国内产业政策改革和应对同类型竞争;政策建设目标是服务国家提出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战略愿景,重点围绕吸引数字经济的连带性外资和提升就业竞争力;政策框架的主要特点是建立"政府领导-社会参与"的总体架构、建成五级培训体系、以法治为引领、确立标准化和网络化发展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燕 曾绍玮
大规模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职业技能培训实施面临着诸多难点亟待破解,突出表现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有待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较为薄弱,职业技能培训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不够成熟。对此,我国应从营造劳动光荣、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建设覆盖全民的终身性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提升行动,确立职业技能培训的市场化导向等方面发力,夯实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的基础,为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助力。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技能培训 市场化 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