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7)
- 2023(10708)
- 2022(8840)
- 2021(8442)
- 2020(6652)
- 2019(15125)
- 2018(15140)
- 2017(26448)
- 2016(15528)
- 2015(17563)
- 2014(17197)
- 2013(15521)
- 2012(13930)
- 2011(12677)
- 2010(13017)
- 2009(11560)
- 2008(10864)
- 2007(10064)
- 2006(8895)
- 2005(7521)
- 学科
- 济(47979)
- 经济(47836)
- 管理(35310)
- 业(28934)
- 企(24745)
- 企业(24745)
- 教育(23779)
- 方法(21600)
- 中国(21435)
- 数学(17209)
- 理论(16991)
- 数学方法(16730)
- 农(16112)
- 业经(13232)
- 教学(12123)
- 学(11727)
- 财(10508)
- 地方(10449)
- 农业(10188)
- 和(9630)
- 发(8836)
- 技术(8251)
- 制(8083)
- 环境(7705)
- 发展(7326)
- 贸(7322)
- 贸易(7316)
- 展(7202)
- 易(7080)
- 学法(6989)
- 机构
- 学院(192507)
- 大学(191389)
- 研究(66563)
- 管理(65209)
- 济(62470)
- 经济(60637)
- 理学(55835)
- 理学院(55065)
- 管理学(53414)
- 管理学院(53019)
- 中国(42374)
- 京(42297)
- 科学(40233)
- 范(38057)
- 师范(37812)
- 教育(36814)
- 所(32053)
- 江(31412)
- 师范大学(30268)
- 财(29757)
- 中心(29660)
- 技术(29017)
- 研究所(28969)
- 北京(27373)
- 农(27352)
- 职业(27194)
- 业大(26243)
- 州(25271)
- 院(24798)
- 财经(23154)
- 基金
- 项目(127340)
- 研究(104528)
- 科学(101141)
- 基金(84996)
- 家(72487)
- 国家(71643)
- 社会(62690)
- 科学基金(61108)
- 教育(58783)
- 社会科(57984)
- 社会科学(57966)
- 省(54590)
- 编号(47747)
- 划(46929)
- 基金项目(43227)
- 成果(41214)
- 课题(37605)
- 自然(36666)
- 自然科(35838)
- 自然科学(35834)
- 自然科学基金(35111)
- 资助(34209)
- 年(32439)
- 重点(30662)
- 发(29013)
- 规划(28660)
- 部(28651)
- 项目编号(28436)
- 创(27223)
- 性(26425)
- 期刊
- 济(73470)
- 经济(73470)
- 教育(68158)
- 研究(65477)
- 中国(54039)
- 学报(27035)
- 农(26571)
- 技术(24735)
- 科学(24402)
- 管理(24326)
- 财(22525)
- 大学(22284)
- 职业(20224)
- 学学(18801)
- 农业(18737)
- 业经(13937)
- 技术教育(13217)
- 职业技术(13217)
- 职业技术教育(13217)
- 融(12343)
- 金融(12343)
- 经济研究(11619)
- 图书(11601)
- 坛(11588)
- 论坛(11588)
- 财经(10773)
- 发(10295)
- 业(9478)
- 经(9411)
- 高等(9132)
共检索到302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海兰 赵聪 李焱
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人才。面对“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建设要求,首先,要厘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基于素质教育导向,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就业岗位导向,培育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基于职业生涯导向,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其次,要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突出能力本位、强化精神培育、注重终身学习、坚持面向人人。最后,要确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即大力落实1+X证书制度,坚持育训并举;强化校企协同,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高度重视文化育人,构建崇尚技能的校园文化环境;深入推进普职融通,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加快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服务好技能型人才职业生涯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通 郄海霞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亟需提上日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关系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有利于适配“工业4.0”人力资源需求变革的需要,使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有标准可依。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需要立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着眼“工业4.0”技术知识建构,并致力于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有机耦合。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科学规范研制和修订;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激活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主体动力;衔接职业技能等级与资格证书制度,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落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静 李梦卿
建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技精湛的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中国的重要支撑。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当前职业教育亟须突破在育人理念、产教融合、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困局。面向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应以“技能中国行动”方案中“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等行动为导向,遵循能力为重、管理先行、校企共进的实践原则,以提质培优为主线,以激励机制为依托,以双向交流为关键,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布局,构建多元共治育人新格局,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为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高素质 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芳
拟以上海为视角,通过对职业教育技能型创新人才内涵的界定及基于上海区域特点的需求解读,关注到职业教育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两种可行的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期望能够给予职业教育改革以启示,以期待在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中有不断实践的可能。
关键词:
技能型 创新人才培养 可行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胜炳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夯实高技能人才基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职责。浙江省始终致力于推进高技能人才教育机制建设,加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倾斜力度,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做出诸多积极努力。目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发展理念,对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四新经济"视域下,要严格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政策方针,明确自身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问题,并从精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慧青 邵文琪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根本落脚点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乡村振兴背景下,面对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职业教育应与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携手建立"职业院校牵头,多方协同"的职业教育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并采取明确多阶段协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政行校企协同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国内外协同的人才培养资源库等措施,致力于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而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协同理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立群 和震 陈尔建
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技能”和“技能形成”,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可提高职业教育“技能供给”的有效性,对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反观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技能供给主体单向化、供给需求错位化、供给培训短缺化、供给文化边缘化等问题。以新制度经济学和新供给经济学理念为指导,根据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和机制设计理论,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在供给主体、供给运行、供给培训和供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合理制度化建议,可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 制度供给 技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良 张琪 白丽君
文章针对会计专业如何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探讨,建议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应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能力导向、实践教学体系、质量评价标准、校企合作、国际化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完善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培育出具有特色的会计人才,满足社会对应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祥武
技能型创新人才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出发,职业教育必须肩负起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是一项艰巨工程,必须要形成政府、企业、职业学校共同努力的建设格局,要创建开放的创新教育环境,注重教育各领域及教育教学内部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多元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动力和潜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型 创新人才 体系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斌贝
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中国历史上无数匠人的智慧,承担着技艺传承与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手工艺能够与地方文旅产业、数字产业相结合以促进地方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在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加强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以继续发挥传统手工艺人在造物、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要在充分解析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诉求和传统手工艺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厘清技能型社会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关系,并从技能、责任、创新、人文四个层面对传统手工艺人才进行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英霞
建设技能型社会要求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有较高技能水平。文章构建了技术技能人才要素模型,并提出了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落实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促进学生有效积累专业知识和锻造专业技能;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深化评价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斯杰
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视角阐述福建高职院校办学面临的重大机遇,围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强调福建高职院校必须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福建省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六点建议。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高职院校 技能型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技能”实有必要澄清。技能型社会所强调的技能并非普遍意义上的技能,而是有明确的范围指向,从技能的身心属性来说主要是操作技能,在技能的活动属性上指向社会一线生产和服务活动。技能人才所需要的智力技能不能脱离操作技能而存在,其智力活动指向具体的操作实践。从技术和技能关系的历史梳理来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技能具备了更多的技术理论属性,而技术理论的教育必须经由学校组织实施,因而现代社会的“技能”离不开职业教育。针对目前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紧迫问题,职业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发力:强化高技能人才供给,保障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低技能群体的技能形成,提升劳动致富能力;重视零工就业模式,深挖平台经济技能增长点;推动技能培养渗透中小学,破除体脑分化的教育形态。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 技能 技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衡宇
基于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研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助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有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症结。通过系统梳理技能型社会和职业教育社会认同逻辑的价值意蕴,分析技能型社会产业需求特征与职业教育困境,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路径选择,践行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初心和使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认同 技能型社会 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凯强 冯旭芳
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之举和重要任务,其逻辑旨归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提质培优、应需而变、主动适应是现代职业教育回应技能型社会的应为之要。然而,在推进落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面对社会认同度不高、人才供需失衡、多元适应秩序失位等难为之境。破解之道在于创设社会认同新维度,延伸职业教育办学空间与内涵;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承接产业需求的适配性;筑牢专业根基,增强人才供给服务产业转型的适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