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5)
- 2023(9968)
- 2022(8322)
- 2021(7857)
- 2020(6528)
- 2019(14743)
- 2018(14870)
- 2017(27737)
- 2016(15251)
- 2015(17295)
- 2014(16737)
- 2013(15589)
- 2012(13930)
- 2011(12522)
- 2010(12783)
- 2009(11669)
- 2008(11085)
- 2007(10007)
- 2006(8761)
- 2005(7393)
- 学科
- 济(53215)
- 经济(53063)
- 管理(39322)
- 业(33820)
- 企(29846)
- 企业(29846)
- 方法(24907)
- 数学(19840)
- 中国(19444)
- 数学方法(19283)
- 农(16217)
- 理论(15304)
- 业经(14290)
- 财(11608)
- 和(10882)
- 地方(10881)
- 学(10788)
- 农业(10051)
- 教育(10040)
- 制(9337)
- 教学(9251)
- 贸(8894)
- 贸易(8887)
- 技术(8864)
- 易(8601)
- 环境(7799)
- 策(7752)
- 划(7480)
- 银(7115)
- 银行(7111)
- 机构
- 学院(197307)
- 大学(191767)
- 管理(73056)
- 济(69416)
- 经济(67573)
- 研究(63009)
- 理学(62606)
- 理学院(61878)
- 管理学(60188)
- 管理学院(59825)
- 中国(45522)
- 京(40993)
- 科学(38478)
- 财(32913)
- 江(31172)
- 所(30570)
- 范(29835)
- 师范(29591)
- 中心(29590)
- 农(28182)
- 技术(27659)
- 业大(27538)
- 研究所(27523)
- 财经(25618)
- 北京(25559)
- 职业(24973)
- 州(24771)
- 院(23328)
- 经(23119)
- 师范大学(23097)
- 基金
- 项目(131968)
- 科学(104393)
- 研究(102574)
- 基金(91614)
- 家(78813)
- 国家(78091)
- 科学基金(67494)
- 社会(62942)
- 社会科(58468)
- 社会科学(58448)
- 省(54738)
- 教育(52560)
- 基金项目(47378)
- 划(46154)
- 编号(45866)
- 自然(42770)
- 自然科(41819)
- 自然科学(41813)
- 自然科学基金(40990)
- 资助(37356)
- 成果(36880)
- 课题(33395)
- 重点(30561)
- 发(28758)
- 部(28692)
- 年(28607)
- 创(27921)
- 项目编号(27680)
- 规划(26299)
- 创新(25785)
- 期刊
- 济(80373)
- 经济(80373)
- 研究(55370)
- 中国(47092)
- 教育(40880)
- 管理(28581)
- 学报(27392)
- 农(26931)
- 科学(25867)
- 财(25752)
- 技术(25551)
- 大学(21708)
- 学学(19618)
- 农业(18746)
- 职业(17442)
- 业经(15124)
- 融(14387)
- 金融(14387)
- 经济研究(13047)
- 图书(12784)
- 财经(12202)
- 技术教育(11851)
- 职业技术(11851)
- 职业技术教育(11851)
- 坛(11344)
- 论坛(11344)
- 经(10581)
- 统计(10021)
- 业(9880)
- 问题(9459)
共检索到297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智勇 郝延春 王茜雯
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完善的职业技能倾向测试模式提供助力。对此,在理念层面,梳理职业技能倾向测试模式在测试理论、测试工具以及测试方法上的历史脉络;澄清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倾向以及职业技能倾向模式等概念内涵;澄明职业技能倾向测试模式在测试原理、测试程序以及测试结果上的理念定位。在结构层面,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和双边匹配理论,建立职业技能倾向测试模式的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燕 曾绍玮
大规模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职业技能培训实施面临着诸多难点亟待破解,突出表现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有待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的质量较为薄弱,职业技能培训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不够成熟。对此,我国应从营造劳动光荣、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建设覆盖全民的终身性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提升行动,确立职业技能培训的市场化导向等方面发力,夯实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的基础,为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助力。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技能培训 市场化 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金岭 徐浩璠
推动全民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是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基于2018年以来我国颁布的34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文本,从政策工具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要素维度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整体呈现环境型政策工具占主导地位、供给型政策工具功能显著、需求型政策工具作用欠缺的状态;政策执行者对培训载体和培训内容较为重视,对培训保障和培训对象的支持尚不充分,对培训方式的支持较为欠缺。为加快技能型社会背景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建议以顶层设计为引领,以协同发展为路径,以综合选择为导向,挖掘我国人力资源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欢 周俊华
美国职业教育P-TECH创新模式历经十年探索,已经初步显示出成效,各种制度日臻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中高职衔接、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等关键难题亟待破解。P-TECH模式在学制改革、"三位一体"利益相关者协同机制、教学设计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保证学术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的前提下,学生经过整合的4+2学年培养路径,取得了多方共赢的结果。该模式对于贯彻我国职业教育大会所提出的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战略,以及职业教育的基础在中职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职业教育 P-TECH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衡宇
基于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研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助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有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症结。通过系统梳理技能型社会和职业教育社会认同逻辑的价值意蕴,分析技能型社会产业需求特征与职业教育困境,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路径选择,践行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初心和使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认同 技能型社会 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凯强 冯旭芳
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之举和重要任务,其逻辑旨归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提质培优、应需而变、主动适应是现代职业教育回应技能型社会的应为之要。然而,在推进落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面对社会认同度不高、人才供需失衡、多元适应秩序失位等难为之境。破解之道在于创设社会认同新维度,延伸职业教育办学空间与内涵;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承接产业需求的适配性;筑牢专业根基,增强人才供给服务产业转型的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静 李梦卿
建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技精湛的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中国的重要支撑。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当前职业教育亟须突破在育人理念、产教融合、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困局。面向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应以“技能中国行动”方案中“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等行动为导向,遵循能力为重、管理先行、校企共进的实践原则,以提质培优为主线,以激励机制为依托,以双向交流为关键,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布局,构建多元共治育人新格局,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为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高素质 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军 张文忠
教学创新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也是提升职校学生学习效能的重要任务,需要职业院校把握新要求、适应新形势、采取新方法。基于敏捷理念提出的敏捷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线性教学顺序,依据阶段性学习任务的确立将课程学习过程拆分为多个阶段,并通过校企联合组建敏捷教学团队、重组教学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和建立职业技能测评系统实现学生对阶段性知识的快速掌握及对下一阶段教学内容的有效调整,更契合了职业技能的学习规律,最终达到职业技能学习要求,为职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立群 和震 陈尔建
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技能”和“技能形成”,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可提高职业教育“技能供给”的有效性,对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反观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技能供给主体单向化、供给需求错位化、供给培训短缺化、供给文化边缘化等问题。以新制度经济学和新供给经济学理念为指导,根据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和机制设计理论,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在供给主体、供给运行、供给培训和供给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合理制度化建议,可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 制度供给 技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海兰 赵聪 李焱
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人才。面对“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建设要求,首先,要厘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基于素质教育导向,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就业岗位导向,培育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基于职业生涯导向,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其次,要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突出能力本位、强化精神培育、注重终身学习、坚持面向人人。最后,要确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即大力落实1+X证书制度,坚持育训并举;强化校企协同,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高度重视文化育人,构建崇尚技能的校园文化环境;深入推进普职融通,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加快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服务好技能型人才职业生涯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雨桐
"汉语+职业技能"是职教国际化服务更深层次全面对外开放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教育实践项目,也是职业教育与汉语教育融合的特色项目。该项目在疫情期间开展了常态化线上教学。为了深入了解该项目的线上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运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对"汉语+"留学生发放问卷,并有针对性地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汉语+职业技能"线上教学发展策略,包括深化教育融合、发展"职教汉语"、建立情感指向课堂教学共同体、优化线上教学、营造课堂氛围、发展虚拟大学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凤珍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为了拓展市场,企业对营销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经济转型对营销人才需求的特点,剖析了高职高端技能型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就培养具有较强营销策划能力的高层次、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营销人才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旨在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端技能型营销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转型升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英霞
建设技能型社会要求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有较高技能水平。文章构建了技术技能人才要素模型,并提出了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落实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促进学生有效积累专业知识和锻造专业技能;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深化评价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胜炳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夯实高技能人才基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职责。浙江省始终致力于推进高技能人才教育机制建设,加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倾斜力度,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做出诸多积极努力。目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发展理念,对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四新经济"视域下,要严格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政策方针,明确自身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问题,并从精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通 郄海霞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亟需提上日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关系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有利于适配“工业4.0”人力资源需求变革的需要,使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有标准可依。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需要立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着眼“工业4.0”技术知识建构,并致力于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有机耦合。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科学规范研制和修订;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激活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主体动力;衔接职业技能等级与资格证书制度,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落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模式构建——评《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前瞻——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政策的量化研究——基于16份国家层面政策文本的分析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价值基础、内在要求及实现路径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1+X证书制度的提升策略研究
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价值追求与实施路径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转型升级策略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动因、依据与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