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3)
2023(14158)
2022(11732)
2021(10726)
2020(8586)
2019(19300)
2018(18940)
2017(34711)
2016(18968)
2015(21064)
2014(20705)
2013(19716)
2012(18226)
2011(16583)
2010(17010)
2009(15575)
2008(15228)
2007(13885)
2006(12330)
2005(10947)
作者
(52315)
(43389)
(43284)
(41076)
(27586)
(20684)
(19742)
(16827)
(16588)
(15754)
(14787)
(14699)
(13977)
(13878)
(13330)
(13321)
(12757)
(12721)
(12604)
(12492)
(10893)
(10850)
(10629)
(10048)
(10010)
(9893)
(9772)
(9741)
(8867)
(8646)
学科
(78251)
经济(78090)
管理(49867)
(46280)
(37236)
企业(37236)
方法(28067)
中国(26961)
(24764)
地方(22711)
数学(22295)
数学方法(21829)
业经(21296)
理论(16993)
农业(16697)
(15977)
(14846)
(13739)
(13369)
(13320)
教育(13073)
(12820)
环境(12807)
银行(12803)
(12632)
(12624)
金融(12622)
贸易(12618)
(12405)
(12133)
机构
学院(257483)
大学(250739)
(97516)
经济(95142)
管理(92778)
研究(90071)
理学(78321)
理学院(77366)
管理学(75582)
管理学院(75101)
中国(67231)
科学(54700)
(54438)
(46282)
(44985)
(41676)
(41662)
中心(41158)
研究所(40281)
(39077)
师范(38702)
业大(36122)
财经(35238)
北京(34888)
(34080)
(33349)
技术(32125)
农业(31930)
(31738)
师范大学(30351)
基金
项目(167518)
科学(131336)
研究(129923)
基金(115321)
(99538)
国家(98554)
科学基金(84184)
社会(81293)
社会科(75884)
社会科学(75866)
(70024)
教育(62466)
基金项目(59383)
(57643)
编号(55987)
自然(51033)
自然科(49821)
自然科学(49815)
自然科学基金(48843)
资助(46520)
成果(46330)
(41598)
课题(41266)
重点(38833)
(35697)
(35389)
(34943)
发展(33518)
项目编号(33498)
创新(33001)
期刊
(120987)
经济(120987)
研究(79719)
中国(64220)
教育(46554)
(41121)
学报(37655)
管理(36643)
(35741)
科学(35054)
大学(29348)
农业(28559)
学学(26889)
技术(26728)
(24449)
金融(24449)
业经(22857)
经济研究(19270)
财经(16967)
职业(15211)
图书(14982)
(14862)
问题(14819)
(14707)
(13150)
论坛(13150)
科技(12396)
(12372)
统计(12232)
技术经济(12001)
共检索到409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通  郄海霞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亟需提上日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关系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有利于适配“工业4.0”人力资源需求变革的需要,使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有标准可依。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需要立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着眼“工业4.0”技术知识建构,并致力于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有机耦合。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科学规范研制和修订;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激活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主体动力;衔接职业技能等级与资格证书制度,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落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静  李梦卿  
建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技精湛的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中国的重要支撑。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当前职业教育亟须突破在育人理念、产教融合、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困局。面向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应以“技能中国行动”方案中“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等行动为导向,遵循能力为重、管理先行、校企共进的实践原则,以提质培优为主线,以激励机制为依托,以双向交流为关键,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布局,构建多元共治育人新格局,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为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胜炳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夯实高技能人才基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职责。浙江省始终致力于推进高技能人才教育机制建设,加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倾斜力度,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做出诸多积极努力。目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发展理念,对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四新经济"视域下,要严格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政策方针,明确自身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问题,并从精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海兰  赵聪  李焱  
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人才。面对“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建设要求,首先,要厘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基于素质教育导向,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就业岗位导向,培育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基于职业生涯导向,形成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其次,要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突出能力本位、强化精神培育、注重终身学习、坚持面向人人。最后,要确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即大力落实1+X证书制度,坚持育训并举;强化校企协同,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高度重视文化育人,构建崇尚技能的校园文化环境;深入推进普职融通,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加快国家资历框架建设,服务好技能型人才职业生涯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英霞  
建设技能型社会要求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具有较高技能水平。文章构建了技术技能人才要素模型,并提出了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落实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促进学生有效积累专业知识和锻造专业技能;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深化评价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培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时代使命。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确保人才梯队结构对接产业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嵌合生产需求,人才发展层次融入技能类型。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面临着培养质量和结构失衡、职业教育资源滞后、校企间共育机制失活等现实困境。基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我国要打破“学历至上”导向,助力技能型社会经济发展;构筑“类型特色”体系,推动技能型社会人才进阶;弘扬“工匠精神”价值,营造技能型社会良好氛围,推动技能强国步入新征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罗冠群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为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推进"技能中国行动",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中国,职业院校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知行合一与工匠精神的培育。须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围绕产业升级转型需求,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职教方案,激发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提高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须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滕春燕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对复合型外语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一带一路"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的外语人才具备综合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模糊、缺乏相关教材、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同质化、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可以借鉴高层次本科院校的外语人才培养经验,从明确培养目标、革新多样化培养路径、改革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实践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快,对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支撑,还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职教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以培养技艺精湛的“职业人”为起点逻辑,以培养爱岗敬业的“社会人”为层进逻辑,以培养综合拔尖的“创新人”为集成逻辑。基于此,应通过建立“多元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个性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包容开放”的人才评价体系等助推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良  张琪  白丽君  
文章针对会计专业如何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探讨,建议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应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能力导向、实践教学体系、质量评价标准、校企合作、国际化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完善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培育出具有特色的会计人才,满足社会对应用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斌贝  
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中国历史上无数匠人的智慧,承担着技艺传承与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手工艺能够与地方文旅产业、数字产业相结合以促进地方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在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加强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以继续发挥传统手工艺人在造物、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要在充分解析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诉求和传统手工艺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厘清技能型社会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关系,并从技能、责任、创新、人文四个层面对传统手工艺人才进行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春美  
外贸转型对国际经贸人才的营销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也是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一项新任务。为了适应外贸企业的转型发展,国际经贸人才国际营销技能的培养必须从培养理念、培养思路和培养方式等环节进行创新,从而构建国际经贸人才国际营销技能的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斯杰  
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视角阐述福建高职院校办学面临的重大机遇,围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强调福建高职院校必须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福建省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六点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崴  李娇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新型产业集群。在智能化背景下,如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耦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政策的价值目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具主义取向到当前的跨界融合价值取向,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与调适。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尚存在主体自适应性匮乏、主体单向聚集、信息流失序、共生性弱化等多重困境。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解释框架,可从四个层面重塑跨界融合型人才的培育路径:主体自适应方面加强系统外界跨界融合,主体聚集性层面形成学校、企业和政府三者互动机制,信息流层面加强系统内部知识域与技能域、专业群与产业链及师资建设跨界融合,共生性层面建构“智能技术→教育→产业→区域经济”的有机循环交互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芳  
拟以上海为视角,通过对职业教育技能型创新人才内涵的界定及基于上海区域特点的需求解读,关注到职业教育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两种可行的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期望能够给予职业教育改革以启示,以期待在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中有不断实践的可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