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53)
- 2023(4556)
- 2022(4085)
- 2021(3966)
- 2020(3361)
- 2019(7903)
- 2018(7945)
- 2017(15414)
- 2016(8339)
- 2015(9503)
- 2014(9343)
- 2013(8925)
- 2012(8103)
- 2011(7263)
- 2010(7064)
- 2009(6470)
- 2008(6069)
- 2007(5260)
- 2006(4526)
- 2005(3676)
- 学科
- 济(35230)
- 经济(35092)
- 管理(20328)
- 方法(19211)
- 业(18634)
- 企(16391)
- 企业(16391)
- 数学(15780)
- 数学方法(15441)
- 农(9389)
- 地方(8459)
- 理论(8450)
- 中国(8229)
- 业经(8105)
- 和(6949)
- 学(6377)
- 财(6143)
- 农业(6091)
- 环境(4741)
- 制(4606)
- 贸(4462)
- 贸易(4458)
- 技术(4265)
- 易(4263)
- 社会(4062)
- 经济理论(3970)
- 划(3967)
- 地方经济(3891)
- 教育(3780)
- 企业经济(3727)
- 机构
- 学院(109050)
- 大学(108285)
- 管理(42731)
- 济(40024)
- 经济(39080)
- 理学(37637)
- 理学院(37153)
- 管理学(36111)
- 管理学院(35900)
- 研究(33801)
- 中国(24716)
- 京(23031)
- 科学(22029)
- 财(17535)
- 农(16766)
- 业大(16459)
- 中心(16300)
- 范(16248)
- 所(16164)
- 江(16145)
- 师范(16137)
- 研究所(14738)
- 财经(14209)
- 北京(14085)
- 州(13197)
- 农业(12905)
- 师范大学(12902)
- 经(12753)
- 院(12306)
- 经济学(11614)
- 基金
- 项目(77503)
- 科学(61516)
- 研究(56831)
- 基金(55849)
- 家(47984)
- 国家(47527)
- 科学基金(41681)
- 社会(37255)
- 社会科(34052)
- 社会科学(34039)
- 省(31795)
- 基金项目(30004)
- 自然(27496)
- 教育(27387)
- 自然科(26890)
- 自然科学(26889)
- 划(26435)
- 自然科学基金(26375)
- 编号(23854)
- 资助(23006)
- 成果(18974)
- 重点(17082)
- 部(16829)
- 课题(16501)
- 发(16161)
- 创(15973)
- 科研(14796)
- 大学(14779)
- 创新(14726)
- 教育部(14670)
共检索到156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查伟大 张东
文章从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两方面诠释了技能型社会下传统技艺传承的价值意蕴,分析了传统技艺传承中需求侧及供给侧面临的困境,指出封闭性传习模式限制了传统技艺发展的市场空间、守旧的机制束缚了传统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借鉴苏绣技艺传承在传衍机制、保护机制、研习机制及集成推广机制方面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传统技艺传承的优化路径,具体包括促进传统技艺产业化发展、建立立体化传统技艺传承制度、推进传统技艺向现代化转型。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传统技艺 技艺传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圣燕 贾礼民
本文对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的传承与创新方面,以"苏绣"为例,通过"订单式培养"、依托"大师工作室"、引进现代技术教育手段等,探索了一条集传承与创新、技能实用与市场需求、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手工艺 传承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程秀峰 田园 舒科慧 王洲
传统建筑古籍是古代建造技术的重要载体,对其技艺与经验进行语义关联和组织,对古建筑建造技术的传承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经典建筑古籍《营造法式》的卷四、五所述“大木作制度”工种的文字信息为原始语料,以大木作营造技艺为对象,在《古建筑类文物元数据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宋式大木作营造技艺”本体的构建、复用与实例扩展,利用知识图谱对本体进行存储展示;利用知识图谱绘制构件组合“铺作”的3D模型,设计原型系统展示图谱数据,验证了所建本体的应用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文婷 王子成
社会生态系统中传统手工技艺的学校传承是在社会大系统中,以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为媒介的政府管理人员、学校教育者与学生等主体与自然、社会和制度环境于一体的稳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中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系统主要包括宏观系统因子——政府与社会,中观系统因子——院校与教师,及微观系统因子——学生与学徒。社会生态系统中传统手工技艺学校传承机制涵盖"政校室"协同的宏观运行机制、"班系区"共振的中观培育机制及"技艺道"融合的微观成才机制。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传统手工技艺 学校传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晓燕 张万红 刘月
传统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对维护我国文化命脉和民族特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技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诸多原因面临困境。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重要职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科技、区位等优势,通过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社团建设、品牌文化建设、塑造匠心精神等诸多途径来传承和创新传统技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蓝洁
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在家传世学、作坊式学徒制的历史形态中保持渐进的、相对独立的传承和发展。但与现代科技相遇后,少数民族传统技艺遭遇传承的危机。由于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与一般手工技艺、现代职业技能都存在区别,在培养目标、技能类型、培养形式等方面明确特殊指向的"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的有效模式。民族职教的"定技能培养"模式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在当前的生存环境和时代背景下保持活态化、特色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定技能培养 少数民族传统技艺 传承 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 徐珍珍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一个民族在历经风雨沉浮后的深厚积淀,以口传身授的形式沿袭,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但在现代化进程中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日渐式微,正面临着失传和断代等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因而,厘清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载体的个体性、传承时空的情境性、传承过程的实践性特点,梳理其内在生成机理,尝试探析现代学徒制传承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技能习得、基于情境的技能生成、基于实践共同体的技能内化特点,以及培养主体多元参与、培养目标多层融通、培养过程教学做一体的价值优势,以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琳 高涵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手工艺人纯手工或者利用一定工具手工制作的,具有实用性、创造性和观赏性且被人们视为文化遗产的技艺以及制作出来的产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院校传承困境:传承观念陈旧、传承内容零散、传承队伍薄弱、传承环境欠缺;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院校传承路径:转变传承观念、构建传承课程、加强传承师资、营造传承环境。
关键词:
传统手工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校传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 钱鉴楠
当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需要定位于服务发展共同富裕,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以工人技术技能提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引入多种要素优化工人薪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三是实现产业工人的终身发展与发展工人文化。通过对技术发展趋势的考察,发现今后的生产将会从"机器换人"转向"人机协同",产业工人成长周期变长,成长路径动态化,成长需求全面化。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布局、人才培养规格、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工人需求变化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建设技能型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明确职教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职业本科教育专业布局;强化学校职业技能培训职能,拓宽职业院校技能受教育群体;加强职教集团内部标准化建设,完善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积累。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产业工人 职业教育 共同富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蔼
书名:《中华优秀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实务》作者:陈思琦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43-8221-6出版时间:2021年9月定价:68元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由古至今发展中所产生的智慧结晶,不仅是充分展现我国优秀、珍贵文化基因的有效形式,也是将我国精神信仰物化的重要体现。科技与文化紧密融合发展的时代情境下,“工匠精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斌贝
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中国历史上无数匠人的智慧,承担着技艺传承与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手工艺能够与地方文旅产业、数字产业相结合以促进地方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在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加强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以继续发挥传统手工艺人在造物、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要在充分解析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诉求和传统手工艺行业现状的基础上,厘清技能型社会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关系,并从技能、责任、创新、人文四个层面对传统手工艺人才进行培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秀梅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如何使传统手工艺品在现代生活和市场经济中得以传承和发展,是事关民族传统手工艺和产品存亡的重大课题。"王星记"扇是杭州传统工艺的品牌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以"王星记"扇工艺的传承、保护及其市场开拓等为视阈,阐述了"王星记"扇制作技艺的基本工艺规律、文化意蕴与市场价值,并就"王星记"扇的传承保护与市场开拓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手工艺 王星记扇 传承保护 市场开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珍珍 刘晓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绕不开传承者的技能学习过程。《指尖上的传承》讲述了不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及传承者的成长故事,结合工作场所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等相关理论,构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者技能学习的分析框架,有利于探究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和技能水平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为促进传承者从"学徒"到"师傅"主体身份的建构,需完善学习内容体系,提升传承者理论素养;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培育传承者工匠精神;搭建学习交流载体,深化传承者交互学习。
关键词:
传统手工技艺 传承机理 技能形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凤敏 孙红艳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记录民族历史的重要符号,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的重要纽带。但是,随着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承观念、传承队伍、传承路径三个方面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而现代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对于传承传统手工技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指明了方向,具体策略是:转变传统观念,提高传承吸引力;加强传承队伍建设,增强传承的师资力量;构建传承新范式,提高传承有效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安成 常玉凡 曹耀
在家文化背景下,“父子有亲”的伦理规则在中国传统技艺传承性创新实践中表现出内生性的代际推动力。本文在调研汾酒酿造技艺传承的基础上,以纪录片《千城百味》中种类丰富的传统技艺传承事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驱动知识传承性创新活动的内生动力。研究发现,首先,“父慈子孝”的代际交往产生了知识传授与继承的个人意愿;其次,“父严子顺”的代际关系之道有利于技艺性知识的传授与吸收;再次,由“父子有亲”所形成的传承性动力有利于促进技艺知识继承性创新。进一步发现,随着个人身份从子辈到父辈的转变,父与子、师与徒的代际关系交往活动推动了传统技艺传承;在代际关系身份维持过程中,代际关系交往带动了新想法产生、接受与创造转化,推动了技艺传承性创新。研究表明,在“父子有亲”文化背景下,父子间或师徒间的代际交往塑造了中国传统技艺传承性创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