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0)
2023(9242)
2022(7699)
2021(7227)
2020(5795)
2019(12894)
2018(12674)
2017(25150)
2016(13327)
2015(14802)
2014(14634)
2013(14649)
2012(13222)
2011(12067)
2010(12137)
2009(11154)
2008(10702)
2007(9735)
2006(8512)
2005(7362)
作者
(35802)
(30728)
(30182)
(28779)
(18786)
(14492)
(13726)
(12042)
(11569)
(10638)
(10319)
(10080)
(9495)
(9371)
(9112)
(9006)
(8782)
(8759)
(8649)
(8571)
(7520)
(7507)
(7456)
(7175)
(6963)
(6893)
(6586)
(6515)
(6199)
(6031)
学科
(65721)
经济(65567)
(45875)
(45193)
管理(31253)
农业(30594)
方法(26883)
(25764)
企业(25764)
数学(22277)
数学方法(21920)
业经(20860)
中国(15966)
地方(13841)
(10971)
(10800)
理论(10589)
农业经济(10513)
产业(10487)
(10299)
技术(10277)
(9896)
(9313)
(9096)
农村(9090)
(8938)
贸易(8934)
(8878)
(8686)
发展(8482)
机构
学院(192666)
大学(185637)
(85919)
经济(84538)
管理(77727)
理学(68751)
理学院(68125)
管理学(66820)
管理学院(66477)
研究(62040)
(48809)
中国(46654)
农业(36990)
(36660)
科学(36142)
(34122)
业大(33781)
中心(29915)
(29913)
(28234)
财经(27791)
研究所(27025)
经济学(25740)
(25331)
(24896)
师范(24742)
经济管理(24268)
经济学院(23334)
农业大学(22947)
北京(21961)
基金
项目(132168)
科学(106661)
研究(101149)
基金(97102)
(82917)
国家(82114)
科学基金(71846)
社会(68840)
社会科(64067)
社会科学(64053)
(53652)
基金项目(51560)
教育(44712)
自然(43430)
(43059)
自然科(42466)
自然科学(42463)
编号(42205)
自然科学基金(41709)
资助(37848)
成果(32709)
(30787)
(29905)
(29551)
重点(29002)
(28419)
国家社会(28271)
课题(27488)
(26219)
创新(26218)
期刊
(100118)
经济(100118)
(54493)
研究(53622)
中国(37710)
农业(37110)
学报(26943)
科学(26901)
管理(25606)
业经(23744)
(23613)
大学(22255)
学学(21341)
教育(18448)
(17226)
金融(17226)
(16832)
技术(16745)
问题(14520)
农业经济(13828)
经济研究(13693)
农村(13503)
(13503)
财经(13435)
(11752)
世界(11013)
经济问题(10894)
(10765)
技术经济(10738)
统计(10490)
共检索到277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石伟平  
2023年1月,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学英教授的新作《新时期产业工人技能形成——农民工的视角》,该著作也是其主持的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期产业工人技能形成:农民工的视角”(课题批准号:19FJKB017)的结题成果。全书共44.1万字,分5编15个章节。该著作建构了技能形成、就业、减贫的理论分析框架,阐释了新时期多元扰动下复杂多变的技术/技能变迁、就业迭代、人力资本投资,追溯了国内外低技能劳动力技能形成实践,调研了农民工接受在职培训、正规教育(高职扩招)的现状,分析了农民工技能形成的内在机理。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技能型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宏大背景下,该著作非常值得一读,主要基于如下几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  钱鉴楠  
当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需要定位于服务发展共同富裕,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以工人技术技能提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引入多种要素优化工人薪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三是实现产业工人的终身发展与发展工人文化。通过对技术发展趋势的考察,发现今后的生产将会从"机器换人"转向"人机协同",产业工人成长周期变长,成长路径动态化,成长需求全面化。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布局、人才培养规格、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工人需求变化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建设技能型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明确职教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职业本科教育专业布局;强化学校职业技能培训职能,拓宽职业院校技能受教育群体;加强职教集团内部标准化建设,完善产业工人技术技能积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子舟  
我国产业工人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技能形成是农民工、传统产业工人、青年技术工人等群体转型发展的关键;加快推动技能形成,是国家长治久安、产业转型升级、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技能形成体系存在培训政策取向工具化、雇主参与意愿偏低、劳动者学习风险偏高、认证机制失灵等问题。新时期构建新型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要从技能投入、技能供应、技能使用、技能评价四个环节着手,分别构建多元的成本分担体系、持续的生涯教育体系、开放的劳动力用工体系、产出导向的质量评估体系。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要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性"三个关键词,推动职业教育的供给侧发力,着眼育人系统的结构性调整,促进技能形成体系的改革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庆国  
张学英教授团队的新著《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来自日、新、韩、印的观察》 (新华出版社2021年7月版)是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期产业工人技能形成:农民工的视角" (项目编号:19FJKB017)的中期成果,全面考察了亚洲四个典型国家致力于促进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为经济发展战略匹配"适销对路"产业工人的实践轨迹。全书共26.3万字,4个篇章,系统梳理了各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经济发展背景及技能需求演变的历史轨迹,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管理机构、制度和政策、项目实践等,从制度设计的理念、立足点、落脚点、目标、覆盖对象、作用机制等方面阐释了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制度特征。该著作有四个突出特点。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星  纪欣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建构了单位制,为中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奠定了制度基础,公私关系取代劳资关系、产业工人国家雇佣以及单位福利主义是其中影响技能形成的核心要素。这段时期,中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始终在技工养成与新社会力量塑造之间摇摆,其演变围绕着两个核心逻辑主线展开:一是国家卷入的统与放;二是技能形成与改造人并行。在思想改造与“学用一致”的目标导向驱动下,产生了诸多政策行动。由“用工配额制”衍生出来的“招生即招工政策”激励了国有企业兴办技校、参与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的动机,这对中国国有企业工业能力的积累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玉照  苏亮  
刘玉照、苏亮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中撰文,分析了中国产业工人制度技能养成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从师徒制的式微、技能认证体系的衰落和职业教育体系的萎缩三个角度分析了传统产业工人技能培养体系的瓦解及其原因。作者在分析国内外研究后,得出了制度变化会改变技能养成的模式的结论,但是,已有的研究中并没有给出是哪些制度发挥了作用,在其变迁的过程中如何影响技能养成的完整解释。因此,作者试图在梳理建国以来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制度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雪松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走过的三十年道路坎坷曲折,经过了控制流动、允许流动、控制盲目流动、由限制到逐步规范流动、走向公平流动等不同的历史阶段,终于从"盲流"走进了产业工人的行列。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既在改革开放中孕育、发展,又用他们的劳动与探索推动着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柯燕燕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势在必行。基于CAS理论视角,分析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演化过程的复杂性和涌现性,并对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与CAS理论兼容性的七个指标进行诠释,在此基础上,运用CAS理论对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主体建模提出分析框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佳慧  傅小龙  
当前,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矛盾,对于制造业大国而言,即须走向“技能型社会”。在宏观上,政府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对供给端职业结构进行及时调整;在微观上,则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产业工人职业素质与技能。结合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强化政治引航作用,精准培育,完善技能竞赛体系,完善技能评价体系,加大企业投入,发挥企业在技能提升中的主体作用,强化政府职能精准履行,优化公共服务顶层设计等策略,推动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晓娟  谢登斌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技能型社会建设促成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重要使命。技能型社会助力共同富裕的逻辑底蕴表现为技能致富、技能育人、技能调节。技能型社会以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为直接的技能供给主体,政府为间接主体;其助力共同富裕的发展层级为想象层、现实层和象征层,彰显出全民参与、共享和包容的气质。推进技能型社会助力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为以持续的制度供给消解路径依赖,以营造崇尚技能的氛围衰减文化阻抗,以多元技能形成体系筑构富裕之基,以技能培训的包容性形塑社会终极格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基于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我国社会特征变化以及由此对产业工人就业的影响,运用系统分析法、耦合研究理论,从政府、行业企业、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等不同界面出发,从技能匹配的角度对产业工人和新工业革命的耦合关系,产业工人和新工业革命的相互支持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性提出新工业革命进程中的产业工人技能促进策略以及我国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制度创新与政策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文川  鲁银梭  
农民工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考察国外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员工流动,以及中国有关农民工流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民工流动的独特性及其对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提出企业和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采取长效机制降低并合理引导农民工流动,并在农民工的流动中对其实施技能培训等战略措施来提高农民工素质,从而提升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桂清  
农民工作为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劳动大军,以其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以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这两大基本特征,已经成为当代工人阶级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还将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加入这一群体。做好农民工工作,促进农民工群体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化是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重要决策的政治责任,是促进企业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新进  
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打造一支与其相匹配的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但实现此目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产业工人的技能进行全方位提升。当前,由于校企合作、师徒制、激励机制、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难题,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效果大打折扣。N市在产业工人的技能引入、技能提升、技能成熟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此为鉴,应从构筑多部门协调联动体系、激发企业技能提升动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美英  
经济结构调整向广大产业工人提出了全面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MOOC的发展为这种大规模的职业培训提供了可行的模式。从MOOC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情况出发,结合产业工人对MOOC教育的需求背景,从大规模性、微课程和分层教学3个方面探讨MOOC在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优势。进而从平台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和MOOC制作手段、终端设备与网络和产业工人自身意愿4个角度分析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采用MOOC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